APP下载

快闪广告的理论依据与作用机制

2017-09-15文/黄

传媒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整合营销群体受众

文/黄 玮

快闪广告的理论依据与作用机制

文/黄 玮

随着快闪运动的出现,以此为依托的广告宣传案例越来越多,快闪广告逐渐发展成为全新的广告模式。本文结合快闪广告发展现状,在简要阐述快闪广告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快闪广告的作用流程和作用模式,以加深对快闪广告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把握。

快闪广告 理论依据 作用机制

快闪广告就是以快闪活动为载体,以3到10分钟的短视频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品牌宣传推广为目的的商业化广告。快闪广告传播与新媒体传播达到了高度契合,为传统广告传播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学界对快闪广告还没有给出明确界定,且相关理论研究基本停留在案例分析层面,很少将其与相关理论结合进行深入探讨。对此,本文以传播学和营销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尝试对快闪广告作用机制进行深度剖析。

一、快闪广告的理论依据

快闪广告传播与群体传播、整合营销理论有着较强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为快闪广告传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1.群体传播理论。群体传播就是群体内外部信息的传播行为,是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形成的重要前提,而后者的形成又可以为群体传播提供框架,对个体行为和意识进行规范,以确保群体共同性生成。某种意义上讲,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由于需要引发更为广泛的关注,网络用户在多维互动中必然会形成一种共识,自我价值和利益诉求会在这种机制下转化为无个性的、可实践、可操作、集体的东西,并最终形成群体传播。换句话说,快闪广告传播就是对共同诉求和协作意愿进行连接的过程,属于群体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

2.群体意识理论。群体传播是群体发展的前提,并对群体意识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群体意识主要是指群体归属、群体目标、群体感情、群体规范等内容,其形成会对群体内部个体行为层面和思想层面进行规范,是一种外在的、规范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当然,群体意识也会对群体传播行为产生反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作为群体传播的快闪广告必然会逐步构建起独特的社会体系,并在无组织和无领袖的情况下,在集体意识作用下,形成不同的社会抉择。可以说,快闪行为可以实现较高的集体价值诉求和更多的群体意义,其影响范围广、聚合效应高,再加上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快闪广告很容易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3.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整合营销传播就是为了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充分利用广告、直销、促销、公关等传播手段,不断拓展广告传播附加空间的整合性、综合性传播模式。而快闪广告传播也需要整合各种传播手段进行立体化、双向营销,这充分体现了整合营销的本质特征。例如,T-Mobile快闪活动,在实施之前就制定了完整的宣传计划和实施步骤,属于典型的、独立的事件营销。而在活动结束后,还会有广告视频发布、社交网站推广等一系列后续动作。

二、快闪广告的作用机制

研究快闪广告的作用流程和作用模式,对加深快闪广告的本质把握,并为快闪广告的设计、传播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1.快闪广告的作用流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心理过程,包括动机、知觉、态度、整合和学习,而快闪广告传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影响消费者动机上。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消费者购买动机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许多购买动机是由深层次动机驱使的,消费者也无法作出合理解释,而这种动机源于个体潜意识,所以需要对消费者潜意识进行探索。

有别于传统广告,快闪广告包含了微妙的潜意识渗透,形成了个性十足的作用机制。在快闪广告传播过程中,受众并不会意识到广告信息的存在,但实际上却完成了广告信息的渗透。当快闪广告以视频形式进行大范围传播时,会对受众意识形成深度刺激,以进一步加深受众对广告信息的记忆印象。而当相关品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在受众眼前时,就会有效激活受众的潜意识,然后激发其对相关品牌的好感,最终促成品牌消费欲望,形成购买行为。

当前,针对用户购买行为的分析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89年由美国学者E. S.刘易斯专门针对消费者购买心理所提出的AIDMA模式。所谓“AIDMA”就是Attention(关注)、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和Action(行为)的缩写。这也是一个逐步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购买的过程。随后,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市场环境,日本电通公司在AIDMA模式基础上提出了AISAS模式,即Attention(关注)、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为)、Share(分享),这是针对新媒体时代消费者购买心理提出的全新消费模式。

AIDMA消费模式呈倒金字塔结构,消费者购买行为生成后,产生的口碑传播效果很有可能就此结束,但全新的AISAS模式却呈现出沙漏型结构,消费者购买行为生成后,会通过分享环节继续产生口碑传播效应,再加上社交媒体营销的影响,相关品牌和产品信息会在消费者购买行为结束后持续传播。因此,相比AIDMA消费模式,AISAS消费模式不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而且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形式多样。不仅如此,AISAS的传播效果还能够被监测和统计,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及时调整。

快闪广告传播属于典型的AISAS模式,以口碑传播为主,进行线上线下的整合营销。前期线上营销提高知名度,线下通过快闪活动制作热点话题。中期通过视频进行社交媒体大范围传播,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后期则要维持话题热度,并对传播结果进行监测分析。

当然,快闪广告也需要传统广告手段的支持,包括推销、直销和公关等。如果快闪广告只是短暂地出现一两次,或没有后续视频传播等就很难引发受众的广泛关注。所以,快闪广告必须构建完整的运作流程,并有效整合传统广告营销手段,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2.快闪广告的作用模式。快闪广告是特殊的广告类型,而广告属于一种典型的传播行为。因此,笔者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范式,在充分考虑快闪广告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快闪广告传播的作用模式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快闪广告作用模式图

由图1可知,快闪广告传播的信息不同于传统广告,这里的信息主要由快闪活动和视频广告组成,彼此互为补充。其中快闪活动具有信息和媒介双重属性,受众会将对快闪活动的好感转移到相关品牌和产品上。此外,快闪广告作用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达给受众后需要激活,需要通过明显刺激来激活受众潜意识中的消费动机。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传统广告传播手段进行全过程的整合营销,一旦缺乏激活环节,受众就无法受到刺激,最终造成快闪广告传播的无效性。

当然,快闪广告传播的作用模式属于整个营销计划的重要构成,其传播仅仅是一种辅助形式,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实施,需要站在整体层面进行全局把控和规划。在快闪广告传播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噪音干扰,很可能会造成信息传播的失真。

受众从接收快闪广告传播的信息到做出购买行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其中有些受众被转化为消费者,而部分受众则被转化为潜在消费者。而只有发生了购买行为,才能获取具体的传播效果,而通过反馈结果的分析可以找到快闪广告传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为后续调整或再次营销提供可靠依据。

三、总结

可以说,快闪广告的作用模式,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优化的过程。但快闪广告信息是否得到了全面渗透,有多少受众被转化为消费者等都无从考量,快闪广告缺乏一个完善的、可行的评估体系。对此,构建快闪广告传播的评估反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这也是未来快闪广告发展需要重点把握的地方。

在实践层面,以快闪活动为媒介的品牌营销案例越来越多,快闪广告传播的正面效应已经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但整体而言,快闪广告传播尚处于自发盲目的阶段,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和专业策划,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

作者单位 莆田学院

[1]徐茂利.无法复制的“朋友圈快闪”[J].国际公关,2015(03).

[2]马剑.快闪:媒体融合营销的市场利器[J].传媒评论,2015(01).

[3]陈培爱,葛在波.媒介融合时代广告传播的流变[J].今传媒,2011(08).

[4]张恒军.论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新闻界,2010(03).

猜你喜欢

整合营销群体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工业企业整合营销问题以及对策思考
整合营销:区域媒体拓展路径的新选择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整合营销传播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