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于环保理念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2017-09-13王巧萍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生态平衡新模式环保

王巧萍

摘 要:论文研究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还介绍了基于环保理念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土壤再生能力下降,同时存在乡镇企业干扰生态平衡。论文提出“播种—施肥—收割—消化—播种”的闭路循环模式,取之土壤用之土壤的发展理念,从模式思想引入,科学种植和减少生态破坏,废弃物集中处理模式,充分调研协调规划,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有效组织和大力宣传等5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新理念的思想、实施及保障。

关键词:环保;农业;生态平衡;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2063

随着我国农业的大力发展,农业环保势必是农业发展必然道路。 在追求产量的同时, 更需做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新环境下保护土壤,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活环境更要求农业发展模式走可持续、环保和低碳之路。因此,发展可持续闭路循环生态农业新模式,减少农业环境的额外负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1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环境遭受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发展,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农业发展技术有待提高,农民环保理念缺乏。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施肥,过量使用高浓度高残留的农药和化肥等化工合成产品,不仅对当地水和土壤造成严重破坏,而且致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板结严重,沙化严重;过量施肥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加,抑制农作物正常生长,反而使产量降低。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不仅过量使用农药化肥,肆意乱丢废旧地膜和塑料大棚等高分子废物,造成严重白色污染;随意堆放畜禽粪便及尿液,致使来自于粪便中的病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对周围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田里农作物秸秆不能采取合理资源化利用,而是直接焚烧,除不能有效利用资源外,造成严重空气污染。

1.2 土壤再生能力下降

过量的化肥、农药和地膜的使用,虽有效防治病虫,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微生物和田间的害虫天敌,导致土壤再生能力下降,分解有机营养物质能力不足,致使土壤贫瘠,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此外,由于害虫对农药的耐药性较强,为了更好控制病虫害,单靠一种或常规农药往往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必须不断更换新的农药,对土壤的生态平衡破坏更加严重,长期的恶性循环,致使土壤再生能力严重下降。

1.3 乡镇企业干扰生态平衡

随着我国工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但乡镇企业建厂和生产等经营活动却对农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厂房的修建及扩建,占用了部分农田,个别企业管理不科学,工艺技术落后,肆意排放污染物,导致土壤平衡破坏,水资源和生活环境污染,部分生态破坏。

2 建设农业闭路循环平衡生态模式

2.1 “取之土壤用之土壤”是新模式主要思想

基于环保理念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更加强调农业自身发展的可循环性,平衡生态坚持“播种—施肥—收割—消化—播种”的闭路循环模式。该模式以土壤为基准,取之土壤,用之土壤,避免破坏土壤本身的生态结构。在这个闭路循环模式中,施肥、收割和消化是个非常重要的環节。模式中的肥料并非来自于为害较大的化工产品,而是通过科学技术利用田地有机秸秆、动物的粪便尿液等为原料转化绿色有机肥;收割不仅包括收获种子果实,还有回收农作物的根茎叶和塑料薄膜等高分子产品用以发酵堆肥或者再生利用;在收割阶段,不得丢弃有害物质在田地,以免影响土壤;环节中的消化是指农产品的消耗,供给人们日常的餐饮所需,农产品消耗的另一种转变形式就是人类及家畜的排泄物,这些粪便及尿液是生产有机肥的主要原料。在生态发展闭路循环模式,每个环节互为前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这个模式里,理论上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维持理想的平衡,不需要外界额外的补充。重在“取之土壤,用之土壤”的理念。该模式已在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得以充分发展。该循环模式提倡少用或不用农药和化肥等化工产品, 尽量增施有机肥, 对农作物秸秆和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2 科学种植,减少生态破坏是新模式的主要建设内容

现在提倡科学种植,提倡绿色有机肥代替高污染、作用单一、副作用大和有毒的农药及合成化肥等。减少农用有机大棚及地膜的使用。减少对土壤、水资源、空气及居民生活环境的污染。科学种植主要包括:掌握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土壤适宜性分析、灌溉系统的科学布置、产前测土配肥、科学施肥、产中病虫害检测等。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主要包括对温度,日照,耐寒,生育期需水量,抗旱能力,土壤要求,根系特点及其吸收能力,生长周期,施肥周期等内容。农民在种植之前必须掌握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不能盲目种植。土壤适宜性分析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再生能力及适合何种农作物生长等。生产前需利用精密仪器对土壤取样分析,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农作物所需营养科学施肥,平衡施肥,切不可过量或欠缺。在农作物生长周期内,根据其生长特定,定期进行病虫体检测,科学预防病虫害。

2.3 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模式是新模式必要条件

建设平衡生态新模式离不开科学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模式,是平衡生态模式的重要保障。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模式,是指以城镇或乡村为单位,将所有废弃物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的理念。农业废弃物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过程的污染、畜禽养殖形成的污染、水产养殖带来的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污染等4个方面。农业污染物分布的特点是点多面广,每个乡镇到村再到户,都存在农业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如果以每户为单位进行处理资源化,很难做到统一规划和有效处理。如果以村或镇为单位,将农业污染物集中堆放集中资源化处理,将发挥会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本的农村大多数是采用此种方式。

2.4 充分调研和协调规划是新模式建设的有力保障endprint

充分调研,做到有的放矢。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存在着严重不平衡,东部和西部存在地区性差异,同一地区的不同片区生产技术水平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农民生产整体素质不同、环保意识差异、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分配及组织宣传方式差异等。在做好某一地区的农业新模式实施之前,必须对该地区进行充分调研,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建设农业生态平衡新模式,从政府、乡镇、乡镇企业到农民系统协调。因此,协调工作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农户的垃圾堆放及处理方式,乡镇企业的建厂及污染处理问题,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及工作关系等,需经合理规划和科学协调。

2.5 政府有效组织和宣传是新模式的重要保障

建设农业生态平衡新模式,是个系统的工程,需管理者、生产者、组织者的有机配合和利益平衡。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政策宣传者。建设农业平衡生态模式首先必须得到当地农民的充分理解,政府需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在建设平衡生态上,农民不仅有政策上支持,还需资金的鼓励。政府可考虑补贴重点为专业农户,补贴方式为對专业户农业生产的直接补助。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水平,也让专业农户真正体验到种田的实惠。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动兼职农户向专业农户的转变,很多闲置土地被重新利用,增加了农业产量。对于发生农业灾害的区域,政府应实施经济政策性保险。在制定政策方面,要因地制宜。

政府可以鼓励或组织实行试验田,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建设农业平衡生态模式上,政府不仅是政策制定者,更是主要组织者。如政府作为组织者可以组织农民学习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模式等,还可以招商引资,集中处理工业废弃物。政府也是宣传者,如可以采取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手册、板报、标语等宣传中介,进行大力宣传建设农业平衡生态模式的好处,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政府鼓励村委会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村民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生产规范,实行奖惩分明,确保农村的清洁生产工程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马跃.浅谈农业环保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 2015,35(14).

[2]陈建华.浅谈农业环保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J].农业与技术, 2017,37(8).

[3]孙治旭.云南农业环保与低碳农业[J].云南农业科技(增刊), 2012(1).

[4]杨林.浅谈农业环保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7(2).

[5]字朝华.办好农业环保产业 促进农业环保事业发展[J]. 云南农业,1998(06).

[6]席磊,邓小莉.高职院校农业环保技术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7]夏爱军,张新国. 农业环保产业 商机悄然出现[J]. 环境导报,2003(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平衡新模式环保
浅析我国供电企业服务营销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