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志》中的择才“八观”鉴析

2017-09-12黄海冰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4期
关键词:人物志短处性情

黄海冰

摘要:“八观”是刘劭在《人物志》中所提出的八种观察人才的要领,而八观的内容是根据“四情”、“四性”来划分的,“八观”择才法可以看作是对人才性情的考察方法,以性情为依据,将人才进行分类,并适当的运用人才。在逻辑上看,可以将“八观”归纳为,是从人才的善恶面表现以及做事的目的和原因来识别是伪才还是偏才,看外部的精神形貌的变化以及“六机”判断人才的内在心理状态,从爱敬和聪明去推断人才做人及做事所能达到的程度,从已表现出来的性情来推断人才的长短之处。“八观”从性情、心理等方面观察人才,对于现代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同样有适用之处。

关键词:八观择才观;人物志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4.073

1“八观”的内涵

“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观察人才首先要明白,人才多为偏才,而人性中既具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不能单纯的以一件事来衡量人才性情的好坏,要观察人性中反面侵夺正面,正面补救反面的情况,那么,人性中错综复杂似是而非的情况就可以知晓了。

“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俗语有言相由心生,观察一个人的形貌情态上的变化,可以探查其内心,因为,刘劭认为,人的内心在感觉外部事物的同时,形貌神情会受到不同的影响,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在遇到各种突发事情后的言辞和应对能力的变化,就能知道他性情最基本的特征。

“三曰观其至质,以知其名”。观察一个人才所具有的素质,才能将其能力、性情归类,而观至质用到的方法类似于“九征”(通过九种外部特征观察人才),由外表观内部气质、筋骨、精神等,以辨析人才属于哪种类型。

“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依似”之人,就是看似是人才而实则非人才的人。同样是批判他人的错误,“讦者”怀着邪恶之心去批判他人的阴私,而“直者”秉着正义的原则去指出他人的不足。由此观之,通过原因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分辨出一个人是真正通理之人,还是偏激或依似之人。在观察人才做事的时候,更多的应该了解人才行事的目的与原因,避免将“依似”之人当作真正的人才。

“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慈爱虽然不能让清节者满意,但是却可以让死士、义士忠诚;礼敬虽然符合清节者的需要,但是却使人产生距离,不利于长期的交往。观察一个人所偏爱和敬重的方面,就可以知道将来他的事业是顺利的还是备受阻碍的,能够权衡爱敬的人才,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刘劭认为,人之情有“六机”:“杼其所欲则喜,不杼其所能则怨;以自伐历之则恶,以谦损下之则悦;犯其所伐则婟,以恶犯婟则妒。”这“六机”说的便是人的性情变化的六个关键点,称赞他人能做到的事情则高兴,称述他做不到的则怨恨;自吹自擂的讲述事情则招厌恶,态度谦虚甘居人下则让人喜欢;冲犯了他人的短处就会遭记恨,用自诩的方式揭发别人的短处则被人仇怨。观察人才的性情变化的关键点,就可以看清其志向是贤明或是鄙劣。

“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观察人才的短处,以推知其长处,并不是说有短处就一定有相应的短处,但是凡是能看到的长处,必然有一定的短处来凸显其长处的特征。比如一个正直的人,你喜欢他的正直,那么就应该知道正直的人一般都是直言不讳,而他的短处便是时刻都是直言不讳,无论你是否接受,正直的人都会毫不留情的揭露他人的不足。由一个人的直言不讳,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正直的人,由此观其短可知其长。

“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观察一个人的聪明智慧,可以鉴定他所到达的人才的层次。仁爱是承载品德的基础,正义是节制品德的关键,礼仪是表现品德的文理,诚信是坚定品德的标志,智慧是统领品德的统帅。何谓聪明?即耳聪目明,唯有耳聪目明才可以透过看与听,用智慧去寻到事物的本质以及关键,耳聪目明才能顺应天意。所以看一个人才是否聪明,其聪明智慧的多少,决定了他对自身才能的应用程度,也决定了他的事业所能达到的高度。

2“八观”之间的逻辑关系

“八观”观的是“四情”、“四性”,可以说是对于人才性情的多种观察方法。

第一观“夺救”,即“性的要素”。也就是人在善或者恶的那一面占上风的时候,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以判断是否其是真正的人才。人是矛盾体,系统地观察人的时候应该包含人的善恶两面,可以说,刘劭观察人才,首先是由人性两面系统的分析判断,例如,“慈而不仁者,则吝夺之也”,一個人有着一个慈祥之心的人,却没有仁义的行为,是因为吝啬之心占了慈祥之心的上风,也就是说恶战胜了善,可以说他是具有慈心的人,却不能说他就一定是一个仁义的人,所以在观察人的时候,不能因为一面的好或者坏就草草的下结论。人性是丰富与复杂的,一个完整的性情系统是由很多对对立的性情构成的,如勤奋和懒惰、正直和虚伪等等。

第二观“感变”,即“情的变化”。在系统的通过他人评价、亲自观察人才的善恶以后,就要跟人才有直观的接触。观“感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语言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刘劭从“观其辞旨”和“察其应赞”两个方面进行说明,通过观察、倾听被考察者的群情,从而得知其性情和能力的情况;通过观察对方的神色和对答之时的措辞,窥探其真实思想。择才最重要的是要与人才本身有交流,观察人才的感变是为了找到他的平常性情,以从中窥探人才的基本性情。

第三观“质”,即“性质”,并且一个人所存在的“质”不止一种。“二质”与刘劭所说的“九征”有些相似性。一个人的性情对形貌体征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性情暴躁的人,经常会发火,那么容易肝火旺,而外部表现就是容易面红目赤,可以判断的是经常容易面红目赤的人,内心的性情都是偏向暴躁的,这一类人一般都是刚正不阿的人,容易失去理智,但是很有胆气,在人才划分上适合为兵,如果有胆还有谋,适合作为将领。单单是看一质是不足够判断一个人才是否适合做将领,还要观第二第三种质——是否有智谋,有担当等等,了解人才的基本性质。endprint

第四观“所由”,即“情由”。《论语·为政》中提到“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考察人才所结交的朋友,以及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方法,感受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一人才真正的性情是无法隐藏的。刘劭用“所由”以观“依似”(介于坏人与偏材之间的人),“直而好讦”(因为正直而揭人阴私)与“讦而不直”(喜欢揭人阴私而自身也存有阴私),“通而时过”(通晓事理的人行为不羁)与“宕而不节”(不能自制之人行为不羁)就是“所由”的不同。一个人偶尔会犯错,但是总体上的出发点与目的是好的,那么就不可以轻易的断定他是坏人,因为他还是有可取之处,可以判定的是他是偏才还是依似之人。

以上四观足以分辨一个人是否是全才或偏才亦或依似、伪才。

以下第五到七观的是人才类别易产生的偏差。

第五观“爱敬”,即“性情显处”。刘劭认为,人才的性情主要表现在慈爱和礼敬方面。慈爱不能少于敬,因为爱多于敬时,清节有节操之人会有不满,但是会有忠义之士为其效死;当爱少于敬时,虽清节有节操之人会归顺,但是一般之士会远离,久而久之,其势难久,所以观察一个人对他人是爱多还是敬多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他在为人处世、行事的时候是顺利还是备受阻碍了。一个人才最重要的就是性情,性情影响着他对世人的态度,也会直接决定他行事是否顺利。

第六观“情机”,即“情变之机”。君子对人以“恕”,小人对人以“惑”,刘劭提出的“六机”以作说明。一是,投其所好则欢喜;二是不投其所好则愤怒;三是自我夸耀则遭人厌恶;四是谦逊退让则对方愉悦;五是触及缺点则愠怒;六是以长攻短则仇恨。人性中希望处于人之上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君子待人接物不计较偶然的失礼,而小人既不能感受他人情绪变化的原因又想对方顺从自己。做人谦逊,更多的是如何做一个君子,人才的性情中,必定具有君子之性。

第七观“所短”,即“性的长短”。一个人的性格有长有短,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全才,更多的是偏才,这一观鉴定的是偏才。性情是对立统一的,如同偏才总是具有同其优点对应的缺点,而这些缺点则凸显出了偏才的独特之处。择才之时可以通过人才的短处,推知其相应的长处。但要注意的是,“有短者未必能长,而有长者,必以短为征。”此外,观所短只适用于偏才,不适用于依似之人和伪才,而判别依似之人则应遵循第四观“所由”。

第八观“聪明”,即“情”。择才最重要的就是用才,如果没有聪明,各种人才的品质都会产生相应的流弊而不能完成自身的“德”。在刘劭的择才观中,“聪明”是知人最重要的条件,如果一个人具有了能称之为人才的各种内在性情,但是聪明的程度最终影响了人才水平的高低。

由上观之,刘劭所提出的“八观”理论,在观的顺序逻辑上,是由对立到统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八观”的方法上,运用了对表征的归纳与总结,以及最后观聪明以知所达的推理与演绎。

首先是从他人评价、观其行事中找到一组组对立的性情,然后整体统一地分析一个人的本性内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即由对立到统一;接着是面对面沟通(借用语言)分析一个人的基本性情;并借用“九征”等方法从外到内细致观察一个人性情的材质;通过分析一个人行事的目的及原因以探察心理所想,判断一个人的真正性情,同时判断是否是依似之人,如若是非真正的材就没有必要再往下观察;而后,通过观察爱和敬两种感情的偏向,以推测其为人处世的能力;观察“情机”,用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观其短”是对偏材的鉴定;最后,“观其聪明”以了解人才的最终层次,以便将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

3“八观”人才鉴别法的启示

3.1注重人才识别

观察人才最重要的是内涵而非表象,人才的内涵可以通过表征来识别,最难得的人才是全才,但是全才万分难得,择才的重点在于识别偏才,并懂得如何分辨兼才、偏才、依似之人、间杂之人。

想要完成一项工作,或是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人才。帝尧以明察贤德之人而受到称赞,帝舜以举用人才成就了功业,圣人的功业兴盛,都是用明智聪察求取人才,将国家重任交给人才而获得安逸,同理,在国家、机构、企业中,没有一个人能只靠一个人的能力,就能使得组织机器正常的运作,需要的是各种人才在适合的地方发挥他自身的作用。就一个企业来说,管理者最主要的作用在于管理,而不是完成具体的生产工作,一个管理者要使得他的管理卓有成效,那么就离不开人才的选拔,懂得识别人才是一个管理者所必备的修养,部门机构的糅杂,或者人才任命的不适合,都会引起组织机器无法达到最大效率,所以管理者应该注重人才的识别,懂得识才、惜才。

3.2注重人才性情

每个人的性情都具有差异性,但是一类人才的性情总是相似的。人才的性情决定了人才的分类,以及不同的人才职能。刘劭的人才鉴别中,较多针对的是偏材的识别。要运用人才首先要识才,而“八观”就是刘劭的系统择才观。择才首要的是对人才性情的选择,人才的性情要素是“质”,人才的“质”有许多种,普通人很少会占有所有好的“质”,一般都是具有多种“质”,每一种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综合之下,就形成了每一个人才具有差异的性情。

在选择人才中,最为可靠的标准就是人才的性情,但是人才的性情都是有待观察和发现的,有的时候,表面上各方面对一个人才的评价都很好,但真正面对面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问题,那是因为对人才性情没有正确的把握。识别人才的性情第一步是通过别人对他的评价,然后是面對面的观察他的表征、语言、形貌等,考察一个人,需要一个时间段以及全面的观察,第一印象不能作为对人才评价的唯一标准。当选择人才的人自身是偏材的时候,偏材更容易选拔出与自己相似的偏材,所以注重人才的性情,必须先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才,才能更好更全面地选择真正的人才。

3.3注重人才适用性

选拔人才是为了运用人才,当管理者选拔人才的时候,必须要考虑自身需要怎样的人才,不能是人才就留下,忽视企业是否需要这一类人才,企业的人才构成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选择人才的适合要注意人才对需求是否适用。

例如一个臧否之才,不能弘恕,好分辨是非,而把他放到一个需要圆滑之人的岗位或企业中,会使得人才无法发挥自身的效用,既浪费人才,又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转。又如伎俩之人,善于工事,如果放到管理者的位置,那么他的政策就会倾向于细微之处,大兴建造,注重技术的发展,而会忽视管理者所需要的人文关怀,但是适用于企业的起步发展阶段。如果管理者是一个臧否之人,那么就会严于规章制度,严于律法,就会形成一种严厉的组织氛围,长久不利于上下级之间的和谐,但是适用于企业面临危机之时,往往能力挽狂澜。

“八观”思想是刘劭所著的《人物志》中,对于择才系统全面的总结,“八观”对于人才选择的八种方法具有一定原理以及时代局限性,从人才的表征看内部性情,是结合了古代中国阴阳、五行、方术等所产生的,而关注人才的性情又具有了现代实验心理学的意义,我们应对“八观”择才法有所扬弃,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刘劭,伏俊琏.人物志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0):109128.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3):17.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物志短处性情
时间的性情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不能总盯着别人的短处——《小乌鸦》读后感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
感受书法 体味性情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复性书》性情观再探——以“情”为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