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平潭看海

2017-09-12石城

福建文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潮水平潭老者

石城

到平潭观赏了一次海,对我,也算是夙愿得偿了。

早在初中时代,我有一个老师,教地理的,就是平潭人。这个老师有一点特别。听说,他早年演过戏,是剧团的,我想,以他高大的身材和俊朗的相貌,生旦净末丑,估计是演生角的吧?他的肢体语言特别丰富,言谈举止生动而有分寸,充满了细节感,上课时对学生鞠躬鞠得很深,课堂节奏控制得恰到好处,总会留出一些休息时间。后来明白,这些恐怕都是他长期保留下来的舞台遗风。我是打心底里尊敬他。他的三个子女也在我们学校读书,大儿子跟我年龄相仿,人不高,长得虎头虎脑的,性格爽朗而不失幽默,好像跟我还是同班?记不太清了。总之,一来二往,他跟我成了朋友,而且还是最要好的朋友,在那时。这样的时光大约过了一年,第二年暑假,他就回平潭去了,从此长别,相隔数百里。毕竟是小孩子,那时,我算是初尝了好友分别的滋味了,天天想,日日盼,心事很重。有一天,白天跟父兄到田里薅了一天的草,傍晚回家,人软软的,往床上一躺,就睡着了,恍惚中,梦见村主任送来了一封信,说是平潭寄来的。我猛一激灵,“扑通”,翻身下床,一路飞奔直到楼下。果然,真有一封信,正是平潭寄来的。我激动得手都有点抖,拆阅时,把信封都扯得七零八碎,实在是太迫不及待了。后来,那个破损的信封我还精心保存了好多年。朋友随信还寄来了一袋子贝壳,那贝壳,一枚一枚奇形怪状五彩斑斓,见所未见,非常漂亮。他信上说,这都是从海边沙滩上捡的,沙滩很大,非常大,贝壳特别多,天天都有,捡也捡不完,这让我艳羡不已。我对充满神秘的大海的向往,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依稀想来恍如隔世,都三十多年了。

近些年,我也就近到过一些地方。在福鼎、霞浦,还有厦门,或是顺道,或是专程,都去看过海。对于一个从小在山里长大,并一直生活在山里的人,平常看惯了峰回路转,山高水低,乍一看到坦荡辽阔的大海,感受着那种无限的自然对于有限生命的撞击与逼迫,应该会为之惊叹、为之折服才对,可是,都没有。都觉得不过尔尔,似乎总是少了点什么,具体少了什么又说不上来。那种感觉,就像是偶然遭遇一个生人,不咸不淡地扯一大堆,依然没有交流,心里反而有点堵得慌。唯独到了平潭,这里的海,才使我内心起伏的潮汐获得了一次真正的平息。那种似曾相识的恍惚感里头,隐约糅合了游子归来般的热切和梦想成真后的惊喜,乃至对于岁月的模糊的憧憬。这是一次迟来的拥抱。我自己知道,这一片海,我可是神交已久,我的心早已經属于它。

那是在9月,在去年。天气转眼已凉。夜晚,独自漫步在寂静的沙滩上,呼呼的海风不绝如缕,劈头盖脸吹在脸上、身上,一阵强似一阵。人往前走,风用力把人往后推。风中卷起的沙粒整把整把地喷射在裸露的小腿上,竟然是疼的,如针扎般地刺疼。可以想象,风是从多么遥远的地方吹来,吹到身上,才会这么大,这么有劲。抬眼望去,什么也看不清,除了一片灰蒙蒙的星空,星空下深邃的黑暗以及黑暗中传来的“哗啦哗啦”永不停息的涛声。在那样的时候,由不得你想什么或不想什么,一阵阵刺扎在小腿上的沙子,频频袭入到眼睛、鼻孔和耳朵里的无孔不入的微尘,开口便塞得满嘴的凉风,风中噼啪作响的衣袂,已经夺走了你全部的注意力。要在白天,大海才会像魔术师般地猛然甩掉黑夜的披风,毫无保留地袒露出自己。那种传说中的无限苍茫,那种目力不可企及的波澜壮阔,那种百闻不如一见的惊涛骇浪,一下展现在眼前。这样的时候,人才有余暇,不对,是被迫开始审视自己,从那无边的空旷中发现个人的渺小,从那凶狠的浪涛中反思生命的脆弱,从那涨了又退退了又涨的潮水中品味世事的反复与沧桑,从那烟波深处的邈远天际彻悟人生的抱负与绝望。的确,这个时候的大海,就像是一面巨型魔镜,足够广阔,足够深邃,足够丰富,无论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胸中有着怎么样的不平与块垒,在它面前,都能照出你的魂魄。

在海边,我整整待了一个早晨加一个下午,在那里流连忘返,不忍离去。一大早,太阳刚刚半遮半掩地探出个大眼睛,鼻子和嘴巴还在波涛下捂着,我就匆匆赶来了。清晨的海边,晚潮已经退尽,早潮还没上涨,是一天里最安静、也是最从容的时候。这个时候,雾气还没散尽,一眼望去,沙滩平展而光洁,柔和而湿润,呈现出一派边界模糊的辽阔。太阳就在海的那边,隔着层层叠叠的波涛,显得温暖而隐忍,热烈而低调,好像专门在等你,等你踏着万亩金光走过去,或者翅膀一张,直接就飞过去,飞到它的跟前,双手将它捧起来。这个时候,由于刚从床上起来,人的心情是好的,随着天色渐朗,四下里越来越亮,不觉就有一种从梦幻逐渐靠近真实的恍惚感,看什么都觉得很美,觉得充满了莫名的希望。但是,到了午后,情况就变了。这个时候,早潮又已退尽,晚潮还没上涨。沙滩是一样的辽阔,不过很显然,那已经是一种清晰的辽阔,浩瀚的辽阔,辽阔得无遮无拦,因而无边无际,令人在举目远眺时心生难以穷尽的惆怅与迷茫。这个时候,太阳早已升上了天空,高高照耀在头顶上,辽阔的海面上只剩下了层层涌来的波浪,一浪未平,一浪又起,不断从天边滚来,“噼里啪啦”,接二连三地拍打在沙滩上,然后,又迅速退去,毫不迟疑,只留下一地难以收拾的泡沫。这个时候走在沙滩上,沙滩是软的,心也是软的,敏感的,半是迷醉半是缺憾,隐约还掺杂些许淡淡的酸楚,由于太过空旷无依而使人禁不住感到孤单,感到悲凉,乃至怅然若失和不可避免的沮丧。那种心情,既有着某种愿望达成后的平淡,也有着面对超乎想象的别样世界而无力把握的挫败感。

我是怀着一探究竟的强烈愿望来到海边的。但是,到了海边,我才知道,终究还是一无所获。现在好了。不是说,沙滩是广阔而自由的吗?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广阔虽然意味着自由,但是自由到了没有边界的时候,反而是更大的不自由。不是说,潮水是激情澎湃的吗?亲眼见到了才知道,那种激情的退却,一如覆灭,就像山崩地裂,是无可挽回的。不是说,惊涛骇浪是充满诱惑的挑战吗?不错,成功了固然可喜,但是,每一次失败都是致命的。思绪至此,抬眼望着那邈远的海天之际,那滚滚浪涛生起的地方,既是一次次隐秘的邀约,也是一次次断然的拒绝,让人心潮暗涌,却又无所适从。endprint

所以如此,是因为一个素昧平生的老者噎住了我,使我对陌生的大海产生了灵魂深处的敬畏。就在我望著离岸边不远的一堆礁岩心生向往,想走过去开阔一下眼界的时候,老者及时出现在了面前。老者满脸沧桑,显然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朝我摆摆手,说,不敢过去,年轻人,那边危险!那个地方看起来水不深,涨潮的时候,两股潮水前后夹击,左一个浪右一个浪,非常凶险,进去了根本走不出来!老者怕我不信,举例说,曾经有一对恋人不听劝阻,坚持要去那边拍婚纱照,正拍得忘乎所以,结果,涨潮了,来不及撤回,眼睁睁看着他们双双被潮水卷走。天哪,原来是这样!老者的话,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聊着聊着,老者又告诉我一段往事,这回,是他的亲身经历。有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早上五条渔船相约出海,不想,到了中午,突然天昏地暗,狂风骤起,巨浪滔天,五条渔船全部失踪。一星期后,一条外地渔船把两个幸存者送了回来,其中一个,就是他,另一个是他儿子。原来,当时只一个巨浪,船就翻了,接着,又一个巨浪,把父子俩一齐拍到了一处高高的悬崖上。还好,那天出发前,他把干粮都绑在了腰上,而不是放在船里。于是,两人靠着不多的一点干粮,在悬崖上勉强熬过了五天。也算是命不该绝,到了第六天,刚刚断粮,恰好过来了一条陌生渔船,父子俩这才得救。正是这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他果断决定弃渔从商,从此,再不轻言出海。事情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时间过去了几十年.老者说完,表情倒也还平静。而我听了,早已经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老者走后,我独自一人躺在岸边的一块巨石上,听着底下“哗啦哗啦”的惊涛拍岸之声,脑子一片空白。不知不觉间,忽然想起了我的老师。这位久违的老人家,如今已经年逾古稀了。当初,是什么让他离开自己老家,之后,做了闽剧演员,之后,又当上人民教师,并在遥遥数百里外的我的家乡,最终扎下生活之根的?在已逝的岁月里,他是怎么实现这种生活空间的巨大跨越和人生角色的多次转换的?对我来说,这一直是一个谜。现在似乎明白了。这些,恐怕都得拜生活的浪涛所赐。对于大海,我刚刚获得了一些崭新的体会。人生一如这大海,四处漂泊无非只为生计。一帆风顺终究太少,没有中途倾覆就算是幸运的了。很多时候,不经意的一个巨浪常常就将你打向哪里,不但是情非得已,甚至是莫名其妙。正如我那位学生时代的朋友,当初一别,三十多年来东奔西走,飘蓬无定。今天,我到了他的家乡,他呢,听说刚出国回来,人在广州。他的两个妹妹,当年还小,我还记得那可爱的模样,现在,有消息说,一个在新加坡,一个在厦门,都已太久没见,不知近况如何?

责任编辑 林 芝endprint

猜你喜欢

潮水平潭老者
潮水的秘密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最可爱的老者
平潭映象
老者堪当大任
受邀登上央视舞台的平潭女孩
平潭石头厝里的“台式创业梦”
街边老者弈(外二首)
静与净
老者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