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里村油田油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2017-09-12代小旭孟选刚

石油化工应用 2017年8期
关键词:产油量层位油层

杨 欣,代小旭,孟选刚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七里村采油厂,陕西延安 717111)

七里村油田油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杨 欣,代小旭,孟选刚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七里村采油厂,陕西延安 717111)

七里村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含油饱和度的岩性油藏,油层分布多,油井产能较低。为了分析油井产能低的原因,从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对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率对单井产能影响较大,渗透率越大,产量增加越显著;压裂层位和单油层重复压裂对油井增产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压裂属性较好油层,产量越高,单油层重复压裂,产量增加不明显;油层展布及井间连通性对油井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油层连续性越好,单井产量越高。

七里村油田;低渗透油藏;产能影响因素;油井产能

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是我国陆地开发最早的油田,“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诞生于此,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开发历史,属于典型的低渗透砂岩油藏[1]。低渗透油藏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也是我国未来油气增产的主力军。低渗透油藏开发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但由于其低孔、低渗的储层特征,开采难度较大,采收率较低[2-5]。七里村油田由于含油面积大,油藏层数多,含油饱和度较低等特点,单井产量低,开采效果差[6]。基于此,本文从油藏特征及生产开发措施进行分析,对其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提高七里村油田油井产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生产现状

七里村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目前主要开采长6油层[7]。研究区油层渗透率大约为1 mD,含油饱和度为50%左右,储层体现为低孔,低渗,低压,低含油饱和度的特点[8,9],靠天然能量开采的采收率低于10%。油藏单井产能较低,产量递减快,目前大多数井产量低于0.2 m3/d,油井产能影响因素复杂,不仅受储层本身地质特征影响,还有众多的其他因素,因此,深入分析油井产能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2 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对研究区典型井的生产及开发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生产过程的问题及开发措施,对影响油井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得到以下主要影响因素。

2.1 渗透率对单井产能的影响

对于低渗透储层而言,渗透率变化对产能的影响相当明显,本区属于岩性油藏,无边底水补给,地层能量持续衰减,储层压力持续降低,渗透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流体流动能力,影响油井产能。

Z023-4井2008年压开的层位孔隙度为7.7%,渗透率0.45 mD。2013年压开的层位孔隙度8.2%,渗透率0.66 mD。两次压开的油层厚度较大,但物性较差。两次压开的是油层底部,2013年压裂过后产量增长较小,压裂过后两个月产量急剧下降,两个月后降为0.3 m3/d,总体产油量增加幅度不明显,含水率基本不变,可见渗透率对油井产能影响较大(见图1)。

图1 Z023-4井和Z023-7井生产曲线

而Z023-7井2012/8/8压开层位孔隙度为9.4%,渗透率1.4 mD。2015/10/7压开的层位孔隙度为9.4%,渗透率1.26 mD。每次压裂后产量增长较大,增加幅度明显,产量递减也相对较慢。2012年压裂后产油量平均为0.5 m3/d,较压裂前的0.14 m3/d增加了3.5倍。2015年压裂后最高产油量达到3 m3/d,增加显著。

2.2 压裂层位影响

压裂对低渗透油田增产效果显著,油井压裂时选择合适的油层也至关重要。压裂属性较好的油层时,能起到较好的增产作用,若压裂差油层或者非油层,则对油井产量贡献较少[10,11]。压开水层,将导致含水率增加,产水增加。例如Z256-6井和Z256-7井,这两口井都有一次压裂层位位于差油层或者干层,压裂之后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Z256-6井2012年压裂过后产油量增加不明显,很快降至与压裂前产油量相当(见图2)。根据测井曲线分析判断,此次压裂位置为差油层,油层物性较差,但油层可能与上部主力油层相连通,短期增加的产油量应该为压裂改造之后,裂缝周围的部分地层流体,但很快降至压裂前的产量大小。

2015年压开的层位孔隙度为11.7%,渗透率3.6 mD,油层物性较好,孔渗高。压裂后产油量达到4.2 m3/d,经过一年时间产量降至0.8 m3/d,递减率相对较慢,至今产油量维持在0.75 m3/d左右。

Z256-7井2012年压裂过后产油量增加较为明显,由压裂前的0.33 m3/d增加至稳产后的0.5 m3/d左右。此次压裂油层孔隙度平均为9.1%,渗透率1.1 mD(见图3)。

2015年进行新的压裂,压裂后产油量增加不明显,很快降至与压裂前产油量相当。根据测井曲线分析判断,此次压裂位置为一个较薄的差油层,油层物性较差。

图2 Z256-6井生产曲线

图3 Z256-7井生产曲线

2.3 单油层重复压裂对产量的影响

对于七里村油田而言,压裂过程中多形成的是水平缝,对于油层较厚,每次压裂只能压开油层的某一部分,加上隔夹层发育明显,导致油层渗透率较低,渗流能力差,单井产能低,因此有必要进行多次压裂。

Z023-8井进行过两次压裂,且两次压裂压开的是同一个油层,第一次压开的是油层的底部,第二次压开的是油层顶部(见图4)。但该油层渗透率较高,平均渗透率为2 mD,第二次压裂过后产量递减过快,增产幅度较小,目前该井日产油量只有0.13 m3。

2.4 井间连通的油层相互压裂对产量的影响

本区油层较为发育,压裂过程中对不同油层进行压裂,将会对邻井产生一定的影响。

图4 Z023-8井生产曲线

图5 油层连通栅状图

Z848-1井压裂层位于栅状图的C4段,实际油层的长614小层,油层厚度10 m;Z848-4井压裂层位于栅状图的C4段,实际油层的长614小层,油层厚度6 m,但C4段油层与C5段相连,只是中间有隔夹层分布;Z256-4井压裂层位于栅状图的C4段,实际油层的长614小层,油层厚度只有4 m;但该油层渗透率达到了2 mD,渗透性较好。Z256-6井压裂层位于栅状图的C4段与C5段之间,实际油层的长614小层,C4油层厚度11 m,C5油层厚度8 m(测井解释为差油层);Z256-7井压裂层位于栅状图的C4段,实际位于油层的长614小层,油层厚度8.5 m,但该油层隔夹层分布较多。油层连通栅状图(见图5)。

Z848井组与Z256井相邻,Z848-1井与Z848-4井于2013年8月16日进行压裂,该井组产量较高,由于Z256-4井、Z256-6井、Z256-7井与Z848井组相近,在Z848井组压裂之后一个多月,Z256相邻的几口井都有一定的增产(见图6)。

2.5 其他因素分析

2.5.1 压裂位置,位于油层中的上、中、下部 郑庄东区油层发育较多,部分油层发育较厚,而郑庄东区压裂过后往往形成水平裂缝,因此压裂缝在油层的位置不同,对产油的影响也不同,根据生产曲线结合压裂位置,压裂位置位于油层下部的时候产量略好于压裂油层中上部。

2.5.2 油层隔夹层发育影响 某些油层隔夹层发育明显,隔夹层对流体渗流过程影响较大,若隔夹层影响油层的流通性,则对油井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油层隔夹层不发育,油层纵向连通性较好,则压裂一次即可,可避免开发过程中的过多经济投入。

图6 井组生产曲线图

2.5.3 油层非均质性及储层裂缝发育影响 油层非均质性及裂缝发育对流体渗流过程影响较大,储层渗透率各向异性,沉积韵律,以及原生裂缝走向等对油井产量影响较大,尤其对后期注水方案的选择影响较大。

3 结论与建议

(1)由于渗透率对本区产能影响较大,建议优先压裂开采渗透性较好油层。

(2)准确分析与判断油层层位,确保压裂层位准确。对于隔夹层分布明显的厚油层,可进行多次压裂。

(3)对于油层发育较好区域,准确判断油层展布及井间连通性,为注水开发提供准备工作。

[1]宋俊德.特低渗油田长6油层开发方案优化初探[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5.

[2]苗雅楠,李相方,周云健.国外低渗透油田产能预测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6,23(1):109-112.

[3]束青林,郭迎春,孙志刚,等.特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23(5):58-64.

[4]周游,李治平,景成,等.基于“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测井响应定量评价特低渗透油藏优质储层-以延长油田东部油区长 6 油层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7,29(1):116-123.

[5]计秉玉,赵宇,宋考平,等.低渗透油藏渗流物理特征的几点新认识[J].石油实验地质,2015,37(2):129-133.

[6]张雷平.七里村油田长6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评价[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4.

[7]姜兰,魏登峰,石勇.AL-F1防砂剂在延长油田浅层压裂中的防砂效果评价[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2):54-57.

[8]田雨,胥元刚,聂翠平,等.七里村油田一层多缝压裂工艺设计[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3):42-45.

[9]杜贵超,胡双全,石立华,等.七里村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J].岩性油气藏,2015,27(1):51-57.

[10]张田田,段永刚,魏明强.低渗透油藏压裂井产能评价及裂缝参数优化研究[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5,5(6):27-30.

[11]孟阳.人工裂缝对低渗透油藏油水渗流影响实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5,22(1):124-126.

长城钻探录井解释“水中捞油”初见成效

截至7月23日,试油报告显示已有44口探井根据建议获得工业油流。长城钻探录井公司解释评价在陕北地区“水中捞油”初见成效。

近年来,长庆油田勘探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长城钻探录井公司在解释评价服务中调整思路,从勘探向开发转型,并将辽河油区解释评价中应用成熟的“水淹层解释评价应用”和“老井剩余油挖潜”等案例及时向甲方推介。

长庆油田志丹-安塞地区,受地质构造和岩性影响,录井解释评价难点是从大部分出水的区块中如何甄选出能产生工业油流的优势储层。技术人员形象地称为“水中捞油”。

为做好“水中捞油”,长城钻探录井公司从只关注储层含油信息逐步向关注储层微观领域延伸。尤其是通过对常规物性资料和T2谱图等资料的挖掘和应用,将储层物性与含油性有机结合,对压后有希望的储层归纳总结,指导探井解释评价工作。这种方法在油探井、气探井综合解释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油区新188井、巴1井、木133井试油后,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流。

今年年初,长城钻探录井公司将志丹-安塞地区长9-长10油水分析作为重点攻坚课题,组建定边科研团队,总结出该区块具有物性、岩性、电性和含油性特征,对含油性、含水性特征参数进行聚类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录井技术解释方法,提高了“水中捞油”的成功率,可准确评价油气水并定性储层,为甲方进行勘探开发提供有效的地质依据和数据支撑。

(摘自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7-08-11)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roductivity of oil wells in Qilicun oilfield

YANG Xin,DAI Xiaoxu,MENG Xuangang
(Oil Production Plant Qilicun of Yanchang Oilfield Co.,Ltd.,Yan'an Shanxi 717111,China)

Qilicun oilfield is a typical lithologic reservoir with low porosity,low permeability and low oil saturation.The oil layer is distributed,but there are more low productivity and low efficiency wells.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low productivity of oil wells,the factors affecting productivity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rom 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fac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meability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roductivity of single well,the greater the permeability,the more significant yield increase.The fracturing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oil production efficiency.If the reservoir is well chosen by fracturing,the higher the production,the yield increase is not obvious in one reservoir refracturing.The reservoir distribution and inter well connectivity have some effects on well productivity.The better the oil distribution continuity,the higher the output of single well.

Qilicun oilfield;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influential factors of productivity;oil well productivity

TE348

A

1673-5285(2017)08-0038-06

10.3969/j.issn.1673-5285.2017.08.009

2017-06-12

杨欣,男(1982-),湖北人,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

猜你喜欢

产油量层位油层
基于样本选取和多种质控的地震层位智能拾取
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
涡北煤矿综采放顶煤运输巷层位布置的探讨分析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不同海拔条件下春油菜光合生理和产油量的响应
卡拉麦里山前石炭系火山岩序列层位归属及分布研究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厚油层隔夹层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产油量的影响
顶板走向高抽巷层位布置的合理选择
七里村油田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