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医梁利英的故事

2017-09-12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2期
关键词:村医卫生室卫生院

□ 田 孟

乡村医生扎根农村,能及时处理重危病人,这是村医的一大优势。

梁医生的故事,可以管窥当前农村最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村卫生室关系到农民最初级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此,国家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依照农村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为农民和村医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便利。

39岁的梁利英是湖南省溆浦县兰村乡大池村的一名村医。

梁医生对笔者说,村医收入低,风险却很高,压力很大。而且国家出台一些政策为了解决过去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考虑到农村的一些实际情况,限制得村医没办法伸展开手脚。因此,乡村医生的流失很严重。

梁医生反复对笔者强调,对农民来说,在村里治病必然是最廉价的。如何保障农民在家门口能看好病,是减轻农民负担一个关键的问题。抢救生命:村医在处理农民危急重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采访梁医生之前,笔者以为村医处理的都是一些感冒发烧等常见小病小痛,碰到比较紧急的情况,一般都是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所以他们在面对危急重症方面应该没有什么作用。

但梁医生告诉笔者,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村医经常面临紧急情况需要处理,而且有独特的优势,如果病人不信任村医而得不到及时救治,会非常危险。

梁医生遇到过一位病人。他长期患病,梁医生曾经建议过他不要喝酒,但是这位病人没当回事,有一次喝酒之后就病发了,而且病情非常危急。当时交通不便,没有时间直接送到县城医院。梁医生立即进行了一些紧急处理,稳定住了病人的病情。病人转院治疗后最终康复。县城医院的医生说,要是没有梁医生采取措施争取了时间,估计病人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就没命了。

还有一次,一位病人来到梁医生的卫生室。他的血压下降很快,梁医生给他做了紧急处理之后,立刻让他去了中医院治疗。因为中医院治疗这个病比县人民医院还要专业。在这里,梁医生起到了两个十分关键的作用。首先是紧急处理,稳住病情,给病人争取时间。二是帮助病人进行就医途径的筛选,让他们花最少的时间寻找到最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这里面梁医生起到的作用是咨询和引导,这个作用不容小视。

村医的日常:繁琐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压倒一切的基本诊疗

梁医生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块,一个是公共卫生服务,还有一个是基本诊疗。

在湖南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一共包括了11项具体细目。公共卫生服务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平时村民到村卫生室里来看病,医生就会顺便给他们量血压等,同时就把公共卫生服务的事情做了。也有些病人会主动到卫生室里来,请求医生给其量血压。

所以,其实即使没有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村医为了治病的需要也会给病人检查身体。尤其是那些医生本来就比较熟悉而且需要重点关注的病人,只要病人来,医生都会有意识地掌握病人的身体情况。梁医生说,医疗和预防其实是一体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分得那么开。“医中有防,防中有医,医防结合,预防为主”,这是基层医务人员需要面对的现实,也是独特优势。

对于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几类特殊人群的数据测量,政策要求的是每个季度做一次,但是其实平均下来,梁医生基本上是每个月都做了一次。在登记的时候,一般都是登记有问题的,对于没有问题的,她既觉得不需要登记,也因为事情多而没有时间登记。所以,翻看登记表里体现出来的测量数据,其实远远小于她实际上给病人测量的次数。

除此之外,梁医生还需要统计全村每年的死亡和出生情况,进行登记和上报。另外,还要对孕妇进行身体检查。村医做这些事情很容易。比如有一个孕妇,在家没事就天天到村卫生室玩,大家年龄相仿,相互之间有很多话说,因此可以随时给她检查身体。

村医的公共卫生责任还有一项是要通知打预防针。以前由村里打预防针的时候,由于老百姓白天都在外干活,没有时间打针。所以当时梁医生都是在晚上的时间到村民家里打预防针。这种做法得到了村里的老百姓的一致认可,认为确确实实是考虑到了老百姓的实际情况。

村医担负着宣传预防常见病的责任。

现在打预防针都是由卫生院统一进行,村医不允许打预防针了,只需要村医帮忙通知。由于梁医生对村里比较了解,需要打预防针的人她一般都有电话号码,于是就用电话通知他们哪天来打针。打针那天,卫生院来专门的医生,她就在边上帮忙。卫生院的医生一般是在白天上班时间来打预防针,而这个时候很多农民也在干活,所以打预防针的积极性并不高,导致打预防针的覆盖面反而没有以前由梁医生来做的时候覆盖面大。

现在,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越来越细致、繁琐。梁医生觉得,其实公共卫生服务没有必要搞得这么繁琐。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的随访,乃至冠心病等特殊疾病的掌握还是必要的,但是这个事情村医为了治病的需要,都会自觉掌握,脑子里都有一本清楚的账,都很熟悉。而对于像全村人的健康档案之类的东西,没有必要也没有多大用处,反而占用了村医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因为现在农民的健康保健意识比较强,一生病就会找医生,甚至要求住院,所以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机会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

笔者以前以为,村卫生室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诊疗其实还是占了村医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

对于诊疗来说,只要是病人上门,不管医生在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停下来,首先给病人看病。这说明作为向村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一线人员或最基层的机构,重点还是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甚至可以说,诊疗是压倒一切的。而公共卫生服务则不会专门来做。

村医在乡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作用不可忽视。

梁医生认为,病人来了,就应以病人为先。村医首要的任务还是给病人提供初级的治疗,解除病痛,确保病人健康。想说爱你不容易: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的影响

现在国家要求村卫生室使用基本药物,但是制度不完善,很多基本药物进不到货。现在村卫生室注射用的药都越来越少。村医总是要以病人的治疗为主,所以也存在使用一部分非基本药物的情况。比如扑尔敏和止液敏,都是比较常用的药品,但是都不是基本药物,而农民又需要,所以只能偷偷地用药。

在农村干活,出血是很常见的事情。肾上腺素是止血的常用药,但肾上腺素是非基本药物。过敏、关节炎在农村也很常见,但是治疗这些疾病的药品都是非基本药物。村里的医生“有枪没有子弹”,造成老百姓看病和村医治疗的不方便,而且病人到村医这里来,就是信任,如果一点儿小病都治不了,会影响到村医在村民眼中的形象。这是基本药物制度造成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很多基本药物基本就买不到。梁医生说,她在电脑里的购药系统中勾选的很多药品,多半都买不到。所以村卫生室里的药品越来越少,哪里还能够基本满足农民的用药需求?现在整个卫生室的药品加起来也就70~80种,能治什么病呢?

以前没有实行基本药物的时候,进药很方便,但是实行基本药物之后,这些药不方便购买了。有些是因为药品太便宜县药材公司不采购了,还有的则是因为药品太贵农民无法承受。

现在的药品政策,要求村卫生室不能私自购药。需要每月向卫生院报表。每个月都要交处方和月报表。其中,单个处方要求不能超过5种药,单张处方的抗生素的使用不能超过两类。村卫生室上报到乡卫生院,然后由乡卫生院汇总采购。但是这个过程中,经常出现信息错误的情况。比如需要100盒,最终却变成了10盒甚至1盒;比如本来要颗粒最终变成了胶囊的等等,这种情况很常见,村医也是没办法,只能等着下次再进药。卫生院的工作不认真,村卫生室没办法。对此卫生院也有苦恼,因为人手不够,哪有专职人员给村医服务呢?

了解病人的情况,就近诊治是村医行医的优势,发挥村医的作用也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重要突破口。

考虑到村医的首要任务是治病,所以很多卫生室都在使用非基本药物。对此,卫生院并不是不知道,但考虑到村卫生室的实际情况,在检查的时候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被上级发现或者外界曝光,只要上级来检查的时候没有被抓住现行,也就放过算了。所以很多村医都把自己的非基本药物放在卧室里,有的甚至藏到了床底下。以前村医都是正大光明地用药,现在用药则是躲躲藏藏、偷偷摸摸的,好像做贼一样的。这也让很多医生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就干脆不干了。

现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药品目录繁多,搞得不仅老百姓看不懂,很多专业人士都看不懂。其实,基本药物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药物使用目录和规定,要真的适应农村实际,就一定要制定得比较简单易懂才好。

梁医生说,对于农民来说,要想降低农民的看病负担,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在家门口看病。至于其他方面的办法,都不太切合当地农村实际。本来村卫生室能够看好的疾病,现在因为基本药物制度不允许用药了,于是村卫生室看不了这些病了,农民只能到大医院去看病,就加重了农民的看病负担。本来在村卫生室几块钱就解决了的,在大医院就很贵很贵。

基本药物制度还导致了村医的收入不稳定甚至减少,也是一个问题。

现在,村卫生室的报销政策是,每次门诊报销的起付线是10元,低于10元的由病人自己支付费用。超过10元的,给予报销。其中没有涉及输液打针的,每次的诊疗费报销是5元;有输液打针的,每次在报销5元诊疗费的同时加收5元材料费,因此一共是10元。比如,一个病人看病,需要8元,低于起付线,那么这8元就需要病人自己支付,不能刷卡报销;而若费用是15元,而且没有打针输液,那么报销5元,病人自己支付10元的费用。文件规定,每个人每年的门诊封顶线是200元。乡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管理,这5元的诊疗费是村卫生室的收入,但不是纯收入,因为里面包括治疗所需要耗材的费用。现在的宣传说是保证村医每年有3万元的收入,但是实际上每年也就几千元。每个输液器要0.6元,每个注射器需要0.2~0.4元,这些都是耗材成本,还有棉签、碘酒、房租等等,还不能算上自己的人力资本。对于村医来说,除非病人比较多,才能够维持生活。由于梁医生对于治病比较有经验,老百姓都认可她,所以她的门诊量还是很不错的。再加上中医方面还能够有一些收入补充一下,所以还能够维持她的卫生室的经营。

本来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是为了降低农民的看病负担,同时也是为了让村医的收入稳定有保障,从而可以安心工作。但操作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最终不仅没有达到降低农民看病负担的目的,而且也没有让村医更加安心工作。而公家的钱却花了很多。这个结局是大家之前都没有意料到的。◀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

猜你喜欢

村医卫生室卫生院
找到稳定村医的关键环节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村卫生室设备“一配了之”可不行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意见》出台 村医“乍暖还寒”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村医协会要为村医干4件大事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
资金落地 村卫生室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