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玉祥与泰山

2017-09-11田承玉

西部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冯玉祥泰山抗日

田承玉

摘 要:在泰山西麓天外村附近,景色秀丽的环山路以北,有一座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名人之墓。这就是著名的军事将领、爱国民主人士冯玉祥先生(1892---1948)之墓。陵墓由泰山花岗石砌成,依山凿壁成墓。面南的墓壁正中,镶嵌着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镏金大字。大字下面是冯玉祥的铜浮雕侧面头像,其下嵌以黑色磨光花岗岩方碣,上刻冯玉祥的隶书自题诗《我》:“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要阔。只求为民,只求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关键词:冯玉祥 泰山

墓阶共66级,象征着冯玉祥走过的一生。66级墓阶共分四层,标志着他人生走过的四个阶段;第一层20级,象征从出生到弱冠从军;第二层14级,代表着从青年到成年;第三层14级,标志着他由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民主战士;第四层18级,记录着他坚持抗日,反对分裂,为祖国的民主与和平而奋斗不懈的战斗生涯。

冯玉祥将军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途中在黑海因轮船失火罹难。19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遵照冯玉祥将军遗愿,将其骨灰安葬于泰山,托体同山阿。

许多游客,甚至泰安人在游览冯玉祥墓时,常常会有一个疑问:冯先生既不是本地人,也不曾在此地为官,他的墓地何以选址泰山呢?这就要说说冯玉祥先生与泰山的不解之缘。

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发动的反对蒋介石的战争,因为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中原大战”。冯玉祥统率的西北军,是由一个混成旅发展起来的封建军事集团,冯在这个集团中,一向有着很高的威信。但是他既没有一定的政治主张,更不可能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只是拿一些救国救民的空洞口号和个人之间的感情作为维系这个团体的思想基础。中原大战最终以蒋介石胜利结束。冯玉祥遭到沉重打击,地盘丢光,阎锡山退缩回山西老家,桂系也缩回广西。蒋介石将势力扩展到中原。这次军阀混战的失利,也使得冯玉祥意识到自己对于中国革命认知的不足和旧军阀集团争权夺利的弊病甚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冯玉祥极力主张共赴国难、收复失地,但是腐朽的蒋汪政府令他失望,被迫脱下军装。而此时主政山东的韩复榘派人对冯玉祥发出邀请,冯玉祥经过认真考虑,抱着争取韩复榘举旗抗日的希望,于1932年3月第一次来到泰山隐居。初到泰安时,他深感此地山水可爱,清幽雅静,既宜于养病,又宜于读书。这次隐居对于冯玉祥而言,是静心思索中国革命出路的起点,也是他从旧军阀向民主人士转变的开端,冯将军在泰山南北,目睹了民生的困苦,更拉近了与劳苦大众的心理距离。“只求为民,只求为国”的理念在冯将军心中日渐清晰,成为他毕生实践、为之奋斗的行为准则。

由于当时山东爆发内战的危险日益加剧,冯玉祥先生又不得不离开泰山,应宋哲元将军之邀,于1933年5月,赴北京张家口地区与共产党合作组织抗战,建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吉鸿昌为前敌总指挥,打响了向日本侵略者反击的第一炮,一举攻下康保,攻占宝昌,收复沽源。面对蒋介石、汪精卫的阻挠,他毅然回电:“我决心抗日,本来就是找死,但是死在抗日旗帜下,良心是平安的”。蒋、汪在不久后发出联合通电,给冯玉祥强加了“擅立各种军政名义,妨害中央边防计划,煽动赤焰,滥收土匪”的罪名,集结大军重重包围同盟军,为了不打内战,冯玉祥忍痛收束军事,负气下野,冯玉祥又应韩复榘之邀,于1933年8月17日第二次到泰山隐居。

被迫离开抗日战场、又到泰山隐居的冯将军,在到达泰山后的第二天,便给自己和部下们下达了一项“新任务”,这便是“读书救国”。他邀请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家李达及北京、山东许多专家教授如老舍、吴组缃、李伯峻、赖亚子等为师,攻读马列著作和《春秋》、《左传》等历史书籍,写下了大量的读书札记,悟出了“若不信辩证唯物论则我民族不能复兴”的真理。冯玉祥一面学习,一面到民众中考察,了解他们的疾苦和意愿,全力帮助他们解脱困苦。看到山区人民祖祖辈辈没有学上,不识字,在走投无路时,却又去烧香求神,不禁发出“纯洁幼儿心,已被迷信侵。慈悲爹娘叫,无人把钱掏。教育不猛进,国弱大众贫”的感叹。他决定办学校,千方百计聘用教师,动员群众,拿出南京国民政府给他的本来就很少的生活费用,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创办了15所小学,取名为“泰山纪念武训小学”,开创了泰安乡村教育之先河,成为平民教育之范例。现在的“冯玉祥小学”便是其中的一所,后来为纪念冯玉祥先生,改为今名。

周恩来总理在《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中对冯玉祥评价道:“先生好读书,不仅泰山隐居时如此,既在治军作战时,亦多手不释卷,在现在,更是好学不倦,永远值得我们效法。......先生在不得志时,从未灰过心,丧过志,在困难时,从未迷失过前途,所以先生能始终献身于民族国家事业,奋斗不懈,屹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冯玉祥先生为爱国抗日,将收复东北三省的抗日口号刻在五贤祠的洗心石亭之上; 冯玉祥先生为爱民,不仅为当地百姓子弟办学校,还为群众修路架桥。冯玉祥墓前正对着的大众桥,就是冯先生生前为解决当地群众上山不便,出资架设的便民之桥,并亲自题写桥名“大众桥”。1953年,冯玉祥陵墓设计者将大众桥作为陵墓引桥的构思,就是让后人不忘冯玉祥爱民之德。

泰山壮美秀丽,文物众多,享誉海内外。而让我们更深切感受到泰山突出于中国其他名山的精神魅力,在于它与社会的演进,国家的命运、名人的操守有着更密切的关联。这或许正是泰山的深邃伟大之处。冯玉祥先生为国家民族兴亡奋斗不懈的爱国情操,为黎民百姓筑路架桥的高尚品德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冯玉祥先生的爱国爱民精神与泰山同在。

猜你喜欢

冯玉祥泰山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冯玉祥提倡俭朴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冯玉祥 一个耳光丢爱将
冯玉祥不“请”夫人吃饭
美国民众雪中送别“泰山”
泰山天下雄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
冯玉祥写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