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歪梳苗女装服饰制作文化

2017-09-11谭露

速读·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传承

摘 要:平寨村歪梳苗这一苗族支系,女装分为头饰、上衣、下裙、围腰、绑腿、绣花鞋六个部分。歪梳苗女装服饰现存传统样式与现代改良样式两类区别较大的样式,并且传统样式正在慢慢消失。深究此种现象的缘由,发现当地自现代教育体制下,歪梳苗族女子没有学习制作服饰的客观条件;有更为廉价的现代服饰作为日常着装的替代品;当地社会对女子出嫁的服装制作要求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此种现象下,可以看见歪梳苗女装制作工艺的传承危机已现。

关键词:歪梳苗;服饰制作;传承

苗族的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因战争之故,逐渐向西南地区迁徙,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之下苗族支系众多,如长角苗、大花苗、短裙苗、歪梳苗。贵州省六盘水地区是歪梳苗的主要聚居区之一,牛场乡位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西北部,距特区政府65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121个村民组,境内居住着汉族、苗族、彝族、回族、仡佬族、布依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7%,全乡目前有7166户25197人,其中少数民族10862人。牛场乡位于海拔1450米的云贵高原,年均气温13.5摄氏度,全年无霜期265天,年降雨量1380毫升。平寨村是牛场乡9个行政村之一,全村人以歪梳苗人口为主,其中水落洞村民全组81户,全部为歪梳苗居民,目前平寨村仍传承着较为完整的歪梳苗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

苗族支系繁多,语言、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苗族支系的命名,是根据头饰、服饰等服饰样式。歪梳苗旧时因为妇女头上侧戴一把梳子而得名。平寨村歪梳苗文化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当属民族服饰。歪梳苗服饰以麻布为主选布料,经过刺绣或蜡染,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歪梳苗图案。因歪梳苗所用的染布染料为蓝靛色,所以布料颜色多呈深蓝色。女子服饰主要分为上衣、下裙和围腰三个部分。由于制作一整套服饰至少花费两年时间,所以被歪梳苗妇女视为珍贵的“宝物”,都细心珍藏着,只在重大节日和重大场合才会穿着。

一、纺麻

歪梳苗传统女子服饰一直采用自种、自织、自染、自绣的方式,所用材料具是苗家妇女手工所制。平寨村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地里种上一片火麻,夏末时期收割,去掉枝叶,只取直立茎干部分。晒干后取茎皮纤维,用手将茎皮分成三股,大约半厘米宽,然后搓接成长长的麻线,将麻线绕成手掌大小的椭圆型线球。之后,将线球与质量较好的柴灰一同放入大锅中水煮十个小时,再在溪水中清洗、晒干,反复两至三次。此时麻线已经十分柔软,可以使用了。

处理好的麻线,理在牵线木机上,整理好后作为经线牵在织布机上。用绕线器将一部分麻线绕在纡子上,梭子穿梭于织布机上作为纬线,最后经纬相交,织线为布。织好的麻布,经过简单的清洗便可使用。

二、刺绣与蜡染

织成的麻布,根据需要将布染成彩色,或者蜡染。染成需要的彩布之后便是刺绣。歪梳苗的刺绣分为绣纹与绣花。绣花使用刺绣,一般在布上先画出所要绣出的花样,或是在紙上剪出所需花样,蒙在布上,之后再按着花样纹路配色下针,进行刺绣。其所绣花样多种多样,传统花样大多以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为原型做花纹设计,且大多具有深刻的含义。比如:蝴蝶代表着母亲,成对的鸟代表着夫妻,华丽的圆形纹代表首领,旁边的小图案围绕在圆形纹周围,表示苗民簇拥在首领身边。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歪梳苗的绣花花样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内容,呈现了多样化形态。如:吸收了汉族的梅花、凤凰、鲤鱼等花样。由于与彝族接触最多,在用色等方面多受其影响。

除绣花以外,歪梳苗刺绣内容还有绣纹,其中以大齿形状纹路居多,齿纹内绣花,传统服饰中大多配绿色、红色、橙色、褐色四种颜色,最后纹路成横条纹状。据息,传统服饰上的纹路、花样都有着独有的含义。如:上衣中三道粗横线是苗族祖先度过的三条河。同样的,随着与外部民族交流的日益增多,在纹路上也多有吸收其他民族的纹路。材料上也从单一的麻布,增加了棉布等布料,配色上也变得更为丰富。

麻布处理除了染彩色布以外,便是蜡染。蜡染所用原料有蜂蜡、染料、麻布等,工具有蜡刀,融蜡器等。蜡染的第一步,在麻布上画蜡,画蜡是整个蜡染制作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步骤,初学者画蜡时可用铅笔在布料上大致勾勒图案,以保证画出的图案匀称均衡,而对于蜡染高手来说,只需用指甲在布料上将图案的位置大概刻画一下就可以画了。蜡染使用的蜡主要是用蜂糖渣熬制的蜂蜡,蜂蜡呈黄色,黏性好,能画出均匀的线条。将融化后的蜡液用蜡刀画在布料上(见图六),蜡刀形状类似英文大写字母“T”,蜡刀手柄大多采用竹材或木材,到头用小铜片制成,成梯形。蜡刀大小不一,有的可以画直线,有的可以画弧线。

染料的主要成份是植物染色剂蓝靛,蓝靛是由蓝草与碱等辅料一同经过复杂的工序制作而成。这项技术,苗家人轻易不肯外传,如今应政府号召才将此门技术传于世间。染液配置好后,放入瓷质大缸内(现今放在胶质大缸内),只需时不时搅动即可长久保存,只到用时才加入蓝靛,这样重复使用,新的蓝靛与染液充分融合才能使染布的效果更好。在歪梳苗人眼中,染液是有生命力的,有气息的,有温度的,有气味的,染液的好坏之分在他们眼中就是死活之分。在搅拌染液时,水面会像乌云一样,有一道道深蓝色的纹路,这就是好的染液。画好蜡的布放入染液中侵染,之后便是脱蜡,将布料放在冷水中清洗两到三次,去除布料上的蜡和植物残渣,晾干后蜡染就完成了。

在歪梳苗,蜡染而成的布料用途较广,在服饰中一般用在上衣中,在大花苗等分支中会用在裙子部位,各不相一。就平寨村歪梳苗画蜡图案来讲,用在衣服上的图案基本未变,只是用作其他用途的蜡染,会吸收其他地区的图案,如:用作手提袋蜡染,画有“富贵有余”的图案。

三、女装服饰

歪梳苗女装服饰同其他苗族分支的女装不同,并未区分已婚和未婚,女子都穿着同一样式。时至今日,平寨村村民还依然依据传统习俗,在女子结婚当日,需穿着自己亲手新的衣服“进门”①。所以,在歪梳苗族,母亲一般在女儿十来岁时,便开始教导女儿刺绣裁衣。出嫁时,新娘子穿着的衣服越精致、越漂亮,就会得到越多的赞扬。在旧时,新娘子“进门”时所穿着的衣服越漂亮,夫家脸上便越有面子。由此看来,歪梳苗传统女装对于歪梳苗女性是十分重要的。endprint

(一)头饰

在传统的歪梳苗传统头饰中,先将头发梳顺,从上而下,然后从左耳边上五厘米左右处分出一条线,将头发全部往右梳理,梳理过来的头发要平整的贴在定额上,再将头发拢在右耳后绾髻。在古时,歪梳苗妇女将长辈的头发收集下来,搓成细绳数百条,而当代则用黑毛线替代,用彩绘木梳结于顶,梳妆时将假发束用木梳插于真发上,再将假发旋钮成一股从右往上绾,绕头盘成,从后方看似弯月见,而歪梳苗此分支也得名于这妇女头上侧戴的木梳。歪梳苗的木梳一般由男子所做,长约15厘米,呈半月型,梳子全身有彩绘图案。

(二)上衣

平寨村歪梳苗女装上衣为右衽开襟无领,窄袖紧身,无扣,大圆摆。用双料做成,里面衬布颜色不一,布料为柔软的棉质布料。外层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胸围以上多用深色彩纹平绣布,布质选取不一,图案有太阳花、菊花、竹叶等,组成自由而多变。肩围以下的袖子,就传统歪梳苗服装,在肩围连接处有宽约七八公分横条纹绣带,下接蜡染麻布。袖口则由两道红绿宽条相连。胸围至衣摆仍用蜡染麻布,图案较为固定,与胸围连接处图案为五公分左右的杉树尖、银松花,以下部分均分为三段粗横线,内夹细横线、细波浪线。这部分蜡染花纹具有歪梳苗祖先迁徙历史的意义。传统的上衣在衣袖与下摆均用蜡染布料,而经过改良的上衣会在衣袖处加上刺绣。

(三)下裙

歪梳苗女装下装为百褶裙,长及小腿,由四指宽的白或黑色系带为腰,下接两寸②蜡染麻布。蜡染麻布下接两寸宽的绿色平绣布,花样多变。平绣布下接五到七寸宽刺绣花布,刺绣用色多为红色系,黄色系两色,花样多为凤凰花、轿子花,小鸟花等形状作对称环形排列,整个布料不留白。刺绣花布下接四寸平绣布颜色,花样多变不一,再下至裙底为黑色布,布料不一。传统的歪梳苗女装下裙分为两片,左右两片一模一样,分别系于腰间,合围成裙。经过改良的下裙为一片,除了腰带以下的蜡染麻布和黑色布未变,其余部位具有改变。腰带部位布料变为刺绣宽带,刺绣花纹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花样,并在裙上添加加珍珠纱等现代布料,裙底加坠串珠。

(四)围腰

围腰为平头斜肩,宽边绣花裙褶围样式。围腰上部及两边皆为平绣或挑花,中间为上下两色打褶拼接布,上白下黑,与裙底齐平,围腰顶部仅到上腹部位,上连涤纶带挂颈。围腰是歪梳苗服饰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集中表现歪梳苗妇女刺绣工艺水平的主要地方,出门必带,多时可同时带两到五块,以展示其绣工。同样的,传统围腰刺绣都根据民族信仰的画花样,而现代文化的进入村子后,花样有所改变,且增加了一些现代吊坠元素。

(五)背扇

背扇是歪梳苗人背小孩的工具,整个背扇蜡染和精美的刺绣相间,正面有一整块刺绣图案,四周压扎着小褶花边,尾部坠有手工吊饰,行动间叮当作响,不仅十分悦耳,还吸引孩童的注意力,使妇女可以安心劳作,体现了苗族妇女特有的智慧。

(六)其他

旧时,歪梳苗妇女穿船形绣花鞋,裹白色绑腿,与多数苗族支系一般戴耳饰、手镯及项圈,当代多穿低跟皮鞋,用高帮袜子替代绑腿,不戴耳饰、手镯、项圈等,变化较大。

四、歪梳苗服饰文化的危机

歪梳苗女子服饰因其原料自家种植,染料自家采摘制作,布匹自家织、染,花纹自绣,整套工序十分耗时,全部手工制作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旧时,歪梳苗妇女每人都有多套民族服饰;如今,女子只备一套出嫁所用的服饰。在这一现状下,当地民族服饰制作的传承危机已现。经过整理分析所得,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代教育体制下,歪梳苗族女子没有学习制作服饰的客观条件。纯手工制作歪梳苗族女装民族服饰需要高超的手艺,这一手艺需要女子在十岁左右,母亲传授女儿制作方法,到女子独立制作成套衣服需几年时间。在当代教育制度下,女子十岁至出嫁这一年龄阶段内,大多时间在学校进行文化课程学习,没有学习制作衣服的客观条件。

其次,有更为廉价的现代服饰作为日常着装的替代品。随着与外部交流的增加,外来文化对当地文化产生冲击,相对款式固定的民族服饰来说,款式、颜色多变的现代服饰更为当地人喜欢,且穿着当代服饰更方便融入外部社会。此外,一套传统服饰生产成本在一万人民币以上,费时费工,而当代服饰价格便宜,购买方便,更为经济。所以,在日常歪梳苗人都穿着现代服饰,就算割坏、弄脏也不可惜。故此,不常穿着的民族服饰只需备一套即可,不需大量制作换洗。

最后,当地社会对女子出嫁的服装制作要求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少女离家上学,未能学习到制衣好手艺,出嫁时只能向他人购买机绣半成品再加工。此种现象至义务教育普及以后便开始出现,当地居民根据现实情况对出嫁时女子的女工要求有着一定程度的降低。

在上述几个原因下,歪梳苗服饰的传承也与其他民族服饰一般,遇上了传承、发展的困境,使得苗绣传承、苗绣图案发展遭遇失传的尴尬。自一个家族的妇女开始向他人购买本民族服饰时,那这个家族绣在服饰上的“历史”就消失了。那种几个妇女围坐绣衣,探讨图案,促使新圖案的产生的机会也消失了。

五、结语

歪梳苗的服饰精美而独特,具有无可替代的史学价值、美学价值,是祖先赐予我们的财富。它是文化多样性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歪梳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民族凝聚力桥梁中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将它传给下一代子孙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我们不能任由它在消失的路径上行走。

注释:

①女子被迎娶进夫家时,跨入夫家大门的第一步。

②1寸约2.54厘米

参考文献:

[1]刘一萍,吴晓丽.贵州省织金县歪梳苗蜡染工艺[N].纺织学报,2012(5),121-126.

[2]李荔.抢救和保护水城歪梳苗服饰刻不容缓[J].群文天地,2013(4),284.

作者简介:

谭露(1991—),女,民族:土家;籍贯:重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在读硕士;专业方向:民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