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课堂“呼唤”对话教育

2017-09-11吴美芳

速读·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品德课堂呼唤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对话教育作为一种跟灌输教育对举的教学新理念,在品德课堂实施的必要性,继而从快乐情绪、生活经验、社会需求三方面简要介绍了对话教育的实质精神。对话顺应和内化了师生的心理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自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对话教育;品德课堂

曾经问过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他们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同一个意思,那就是课堂应该是活泼的,可以畅所欲言的。要展示学生的灵气,就要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他们会主动认识事物、理解原理、解决问题,课堂必定精彩纷呈。就这一点来说,新课堂需要“对话教育”。

传统的品德学科教学理念是建立在灌输教育基础上的,强调“知、情、意、行”的程序和线性关系,视学生为“容量”,教师是“圣贤”,通过“规训”形成受教育者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具体的表现就是品德课上单一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结构。对话教育则是一种跟灌输教育对举的品德学科教学新理念。它建立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强调师生人格的平等,通过个体的知识、信息、情感、方法的交流,产生道德的一致性认知,从而通过顺应和内化心理活动,达到“自律”的教学目标。

在平等的、对话式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中,当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则是教师式的学生时,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与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课上,教师“教”的作用并没有被抛弃,而是要重新建构。所谓“对话”,并不是单纯的同意或反对,甚至不等同于“讨论”。因为在真正的对话中,学习是双向的,学习者不仅有机会说,而且能和教师一样决定对话的内容和形式。品德课上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主题——探究——对话——交流——提高”,好的主题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

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需要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安全保护意识。课中提到了红绿灯,这是学生熟悉的,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到了当时蛮有影响的一则新闻:一位出租车司机为了送大出血的孕妇去医院,连闯了好几个红灯。最后交警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免去了司机的罚单,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不符合规则,是错误的“宽容”。对于这个论题,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就教学环节来说,可以说是个意外的插曲。在对话式教育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话题,和他们一起参与到对话中。以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他们不可能在课上得出关于这个问题的完全合乎理性的结论,那么师生间的对话有何意义呢?我认为起码会起到积极有效地启发思维的作用,其次还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度,让课堂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话教育中的“对话”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学生有了自我学习的意识,那么通过内化就较好地形成属于自己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行为,有效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事实上,那天的课因为这个意外的对话变得相当精彩。虽然最后并没有就该不该罚款结论,但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交流中,明了遵守交通规则是一种责任,对自己,也对他人,任何人都无权因为私利说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得到了强化,这是课前老师所没想到的。纵观整堂课,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话教育是学生需要的,是适应教学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对话教育的生成离不开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离不开积极主动的求学态度,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能力。就这一点来说,课堂上是否实施了对话教育,其实是对教师的检验,是对教师素养的全面考察。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当然,品德学科中的对话教育又有其特殊性,对话形式的变化中要牢牢把握实质精神。

一是以“快乐”情绪为基调。灌输教育中也有对话,师生间也有互动,但教师更注重的是答案的对错,知识的记忆。这种对话是紧张的,是死板的。我在教《从一滴水说起》时,放手让学生大胆地猜一猜,猜中国的人均水资源是多少,猜中国工业万元产值的用水量是多少,学生的兴趣立即被激发了。结论与猜测之间的巨大差异是激发思维的最佳契机。这不是一次猜谜活动,在愉悦的氛围中,换来的应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以权威的见解代替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是我们在品德课上首先要做到的。

二是以生活经验为起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综合性的课程,强调儿童生活有其自身的价值,强调儿童生活是课程的基础。那么教学中也应体现儿童生活的特点,通过对话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将散碎的生活碎片连成串,帮助他们获得新的体验,形成优秀的品质,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在刚才的课上,我让学生自由阐述生活中水的用处,从刷牙洗脸到做饭洗衣,从浇灌花草到城市绿化,从农业生产到工业建设……看似随意无序的对话中,始终紧扣的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话题的范围越来越广,相关的生活信息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水的重要性得到了体现和强化。对話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同演课堂的主角,如果学生敢碰书本上说的,敢讲课外学的,敢质疑已经知道的,那么对话的层次会不断提高,由此产生的压力感将促使他们更为积极地汲取知识,提高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更是我们品德课上需要的。

三是以社会需求为规范。品德学科以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并要求在这个层面上,培养儿童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以及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品质。品德课上的对话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感,是为孩子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的。讲到节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自家节约一点水费吗?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吗?当然不是,是对社会职责的认可和承担。因此,我在课上让学生与镜头下的人物对话,有的浪费水,有的渴求水,不同的对话中包含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节水是整个社会的要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品德课堂“呼唤”有效的对话教育,相信有效对话教育的生成必将催生出更为精彩的品德课来。

作者简介:

吴美芳(1975—),女,汉族,江苏苏州人,现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品德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课堂呼唤
爱的呼唤
心灵的呼唤
三月的呼唤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