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机组复杂堆型核电维修人员培训体系优化与实践

2017-09-11曹栋

科技视界 2017年12期

曹栋

【摘 要】秦山核电基地有9台机组在运行,其维修任务由多个部门承担,近年来,对维修人员一体化培训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优化维修人员培训途径,优化维修人员培训大纲,设计维修人员通用技能、专业技能、专项技能培训等措施,逐步统一了维修人员培训的标准和组织方式,建立了一体化化培训体系,大大节约了培训资源和管理成本。

【关键词】维修人员培训体系;通用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

0 背景

秦山目前核电基地有9台在运行机组,堆型涉及重水堆、压水堆,功率自30万兆瓦至100万兆瓦,机组结构较为复杂,9台机组的维修工作由6个主要部门负责。

一名新员工进入维修部门后,其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科目的开发、培训的实施,培训结果的评价、培训进程的控制等均由维修各部门自行负责,人员的培训体系不尽相同,由于维修类诸多培训如电工基础等课程有较强的通用性,在各部门自行组织的实施培训中会存在评价标准不一致、资源浪费等问题。为节约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果,需要对维修人员培训体系进行了大力优化。

1 设计维修人员标准化的培训途径

为建立一套完整、标准化的秦山核电维修人员培训体系,维修领域成立机械、电气、仪控、专项组,各专项组按照系统化培训方法(SAT)理论,对培训部门组织维修部门对维修岗位按照机械、电气、仪控专业进行岗位分析和任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维修人员的培训按照培训内容和阶段分类,结合维修人员培训的实际经验和公司当前的管理结构,对维修人员培训途径进行统一规划。

维修人员培训途径将检修工的培训资格与授权分为辅助检修工(初级)、检修工(中级)、主检修工(高级)三个级别,维修人员完成相应阶段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级别的授权,从事该级别岗位维修工作:

辅助检修工(初级):具有执行检修工作的辅助任务资格。这些缺乏检修工作经验的员工,可给其他较高资格等级的维修人员提供支持,并可从事检修工岗位上准备工器具、零配件和工作文件,操作工具和测试设备,设立清洁控制区、安装临时脚手架或梯子等工作。可协助和观察高级别资格人员执行检修任务。

检修工(中级):具有执行检修工作的一般任务资格。可从事的检修崗位中对设备进行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更换等工作。

主检修工(高级):具有执行检修工作的所有任务资格。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执行检修岗位对设备进行的修理、更换、校准、故障维修和失效分析等工作。

2 维修人员培训大纲的设计

维修人员岗位培训大纲的培训大纲进行标准化,培训大纲科目类别分为新员工入职培训、基本安全培训、基础理论培训、专业理论培训、电站系统培训、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国家强制资格、临时性专题培训九个标准板块。

1)新员工入职培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由公司统一组织实施,其培训内容主要包含入职教育培训和运行岗位实习,培训时长约为2周,主要使新入职员工对于公司组织结构和核电厂主要工作有初步认知。

2)基本安全培训

维修人员在上岗前进行的安全、组织过程和质量等方面的知识和意识方面的培训,在进行考核合格后,以确保其已经具有安全和质量方面的知识和意识。这部分课程包括工业安全、辐射防护、安全质量、消防保卫、核安全文化、应急等。

3)基础理论培训

基础理论培训是为维修人员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以帮助他们理解维修专业概念,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岗位工作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运行概述、反应堆物理、热工水力、材料基础、核安全基础、通用机械设备简介、蒸汽动力系统、电力系统与设备概述、仪表与控制基础等。

4)专业理论培训

专业理论培训是除基础理论外,各维修岗位专业技能所需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维修学员完成这些专业理论的培训后,可更好地理解维修专业技能要求,并在维修技能活动中应用这些理论知识。主培训内容见下表:

5)电站系统培训

电站系统培训主要是培训维修人员工作中所涉及的系统,使其了解维修工作的范围和要求。对于学习电系统培训,可帮助维修人员了解单个系统维修的重要性、以及维修工作对运行的影响。在培训过程中,可通过使用运行经验信息来强化维修工作期望和要求,培训时要强调运行经验的状况和所需吸取的教训,而不是与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相关的具体信息。维修人员的系统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回路系统、二回路系统、辅助系统、电气和监测系统的总体介绍。由于各系统不一样,可根据实际系统状况,按照维修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要求,以及维修专业要求,选择与维修岗位相关的系统进行培训。

6)技能培训

维修技能培训是一种典型的动手操作培训,与现场工作的仿真度要求较高。通常选取与现场一致的设备或相似度较高的模拟体,配以合适的工器具和耗材,遵循现场实际工作流程和规定,使用维修规程,按照维修人员行为规范开展实操,部分维修任务还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在维修活动中动手操作可提高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加强正确维修实践和程序的运用。

维修领域培训大纲审查工作组组织维修技术专家通过任务分析,根据任务的种类、难度、重要性、执行频率将维修技能类培训科目分为维修通用技能一、维修通用技能二、维修专业技能和专项技能。

1)维修通用技能一

这部分培训内容主要为维修工基础的操作行为、安全知识、常见仪器的使用,其中机械14项、电气15项、仪控15项每个专业总计209学时,由培训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2)维修通用技能二

这部分内容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为通用的维修行为规范等管理培训。第二类主要为机、电、仪通用性较强、较为典型的操作类培训,共计两个月。

3)维修专业技能

针对不同专业班组,开发了典型设备、专业的维修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转机、通风空调、管道阀门、容器、汽机、电机、高压、低压、继保、核岛/常规岛仪表、辐射仪表、控制保护、计算机培训。

4)专项技能培训

专项培训主要为各机组特有、核心、重要系统设备的日常维修、解体保养、更换等操作技能,由各维修处室根据岗位任务开发培训课程、编制培训材料、组织实施培训。

5)管理培训

管理培训是为了贯彻公司相关管理要求,提高安全业绩而开展的相关管理规定的培训。主要为时间管理、沟通交流等培训。

6)国家强制资取证格培训

主要包括特种作业取复证培训、资格取证培训等热内容,如起重、叉车、电工等。

7)临时性专题培训

因临时工作任务或上级要求开展的培训项目。

3 结论

通过2015年、2016年在新入职维修人员培训上的验证实施,该培训体系培训职责清晰,课程开发符合岗位需求,培训整体流程有效,在提升整体培训质量的同时、大大节约了培训资源,同时对核电领域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张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