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琼东南盆地坡折带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新技术研究

2017-09-11欧阳敏杨文博邓聪

科技视界 2017年12期

欧阳敏 杨文博 邓聪

【摘 要】琼东南盆地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大。受沉积环境的影响,该区资料呈现出由浅水经陆坡向深水过度的特殊地质形态,资料在处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亟需寻找新的解决方法。笔者对琼东南坡折带资料重处理中进行大量流程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用陆坡资料的新处理流程,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后期的解释、反演工作奠定基础。新处理流程在球面扩散补偿后,采用横向能量统计,计算坡折带能量补偿因子进行能量补偿;通过分析多次波的规律特性,利用组合方法多次波进行压制;老成果信噪比低,洼陷成像差,叠后去噪方法效果差,且去噪后无法迭代洼陷速度,新流程用F_K去噪机理在单偏移距域进行噪音压制,去噪后再对中深层尤其是洼陷进行精确速度分析,提高资料中深层成像。

【关键词】坡折带;能量补偿;组合去多次;单偏移距体去噪

0 引言

深水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国际上各个大型石油公司,在全球掀起了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的热潮。据估计,世界上有1200-1300个油气田是来自于陆架坡折带区域的深水沉积体系中,巨型油气田有40余个。其中,地层岩性油气藏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揭示了深水油气勘探的复杂性。

深水地震资料处理存在很多的困难,针对坡折带处的特殊地质情况,笔者对该区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及针对性流程试验工作,总结出以下三个针对性流程针:①对于坡折带,选择多套地层进行沿层横向能量统计,计算坡折带能量补偿因子并应用;②资料中深层多次波问题,分析多次波的发育特点,采用组合方法,在时间、频率及振幅等多个域进行衰减;③针对资料信噪比低,洼陷成像差问题,采用叠前但偏移距去噪,在用去噪后的数据进行精细速度解释,提高中深层成像。

1 老成果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成果资料坡折带能量弱,偏移画弧严重;资料中深层多次波残留严重,能量较强;中深层信噪比低,洼陷有效信号完全被噪音遮挡,给构造解释造成困难。

2 新方法应用总结

2.1 横向能量统计补偿法在坡折处的应用

常规流程一般使用球面扩散补偿方法对资料进行能量补偿,且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项目中。坡折带是浅水向深水的过度区,该处地层受特殊地质情况影响,沉积快,欠压实严重,采集时,波场散射严重,检波器接受到的有效信号弱。球面扩散补偿法在该区块并不奏效,亟需寻找新方法进行补偿。笔者对球面扩散补偿后的初叠加资料进行沿层能量统计发现,坡折带能量与坡折外同套地层能量相差最大接近20倍;如果不进行针对性补偿,有效信号无法突显,且偏移后将产生严重画弧噪音。

新的处理流程先将炮集校正至同一水平面进行球面扩散补偿,反静校正变换至道集。与此同时,对去噪叠加剖面选取多套可靠地层沿层统计能量,计算出地层平均至;对坡折带区按一定网格统计能量,利用统计值计算补偿因子,再补偿因子应用至球面扩散补偿后的道集。

2.2 组合去多次在资料重处理中的应用

图1 新流程组合去多次方法

多次波一直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难点和重点,随着技术的进步,涌现处理了大量的新的去多次技术,像SRME,SDM,预测反褶积、高精度radon变换等等,这些新技术基本能够解决海上地震浅水资料多次波的问题,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去多次流程。试验证明,常规流程并没有在陆坡资料处理中取得好的去多次效果,须革新流程,重新试验。新的处理流程较常规流程有较大改变。首先用SDM压制自由表面多次,再使用迭代SRME压制残余自由表面多次,通过这两步流程压制掉大部分多次波。残留的多次与一次有效反射时差大,可以用radon变换进行衰减;经上述流程处理后,多次波仍有残余,针对这部分多次,可以采用分频去大值的方法进行衰减,如还有残留,可迭代使用或者使用ACD技术进行衰减,重处理多次波衰减处理流程见图1。

分析可知,原始资料洼陷完全被多次波掩盖,无法知道洼陷形态;老的去噪方法多次波衰减不彻底,洼陷处仍有较强多次残留;重处理过程中,重点分析了该区块多次波的发育特征,设计出了针对性的处理流程,对多次波逐步衰减,重处理后的资料基本没有多次残留,可清楚的认识洼陷形态及内部地层接触关系。

2.3 单偏移距去噪在资料处应用

陆坡区资料中深层信噪比低,随机噪音严重,从地震剖面上看仿佛像有效信号上盖了一层“面纱”,解释人员面对这种资料很是头疼,也给后期的一系列工作造成困扰。重处理的第三个重点就是要揭开这层“面纱”。面对这种随机噪音,大家肯定会想到叠后去噪,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该区资料,原因有二:1)试验证明,叠后可以压制掉部分随机噪音,但效果并不是太好;2)噪音是影響洼陷成像的原因,但精确的速度也是洼陷成像的关键因素,我们所看到的噪音在道集上与有效信号形态接近,很难区分,噪音的存在将直接影响速度解释精度,亟需寻找到一种叠加前将其衰减的方法。

由此可知,洼陷被随机噪音掩盖,而在对应的道集上我们很难将噪音与有效同向轴相区分开。为了获得精确的洼陷成像速度,需要在叠加前将其压制。分析发现噪音在单偏移距体上也表现为随机噪音,新的处理思路是在偏移后的单偏移距剖面上,用F_K域去噪方法将噪音压制。

3 新老处理成果分析

受沉积环境的影响,陵水区块资料形成了由浅水经陆坡向深水过度的特殊地质情况,在该区资料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面临以下三个问题1)坡折带能量弱,偏移后产生画弧噪音;2)中深层多次波严重,掩盖有效信号;3)资料信噪比低,影响速度解释精度。通过此次重处理,引用新的处理流程后,上述问题均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老成果多次波残留严重,与中深层有效信号混杂,尤其是洼陷内,不利于构造解释,此次重处理中,采用组合去多次方法进行多次波衰减,中深层成像改善显著。

4 结论

新的处理流程有以下三个亮点:1)针对坡折带的能量补偿;2)组合方法对多次波的衰减;3)在单偏移距域压制噪音。通过与老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新处理的资料成像明显改善,道集品质更高,为后期的解释反演工作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资料。此次重处理中,笔者感受颇深,在资料批量化生产的现在,往往很容易按固定流程处理资料,这是不可取的。不同的地震资料品质情况可能完全不一样,所以在流程设计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处理中不能盲目追求新方法、新技术,能过解决工区问题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技术;在流程试验中一定要敢于尝试,不同流程参数组合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责任编辑:田吉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