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学生回答不出时,请着眼于“育人”

2017-09-11蔡慧霞

速读·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障碍育人老师

蔡慧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尊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要珍惜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他十分形象地比喻为“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当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如何想办法,不让这颗颤动欲坠的露珠掉下来确实值得深思。

课堂上,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常会出现下面的画面:

镜头一:学生结结巴巴回答不上来,老师把手一挥,叹口气,脸上无可奈何写着“放弃”说:“你坐下吧,别浪费时间了!听别人回答!”只见那个学生满脸通红坐回座位,开始沉默不语,整节课都闷闷不乐。老师也对他置之不理。

镜头二:学生回答结结巴巴,老师带着鼓励的眼神耐心的等待、笑眯眯的用语言提示并告诉他不要着急,再认真审题,再思考。过了一会发现学生真的是不得要领,就让他坐下再想想。课进行一会,再点名让他回答几个浅易的问题。后面,这位同学居然主动举手,圆满的回答了一個很难的问题。这时,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热烈鼓掌祝贺他的成功。

两种不同的做法,结果却迥异,值得老师们深思啊!第一位老师当学生答不出来时,感到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进度、时间安排,表现出厌烦和不满,而置教育对象怯场的特点、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心情于不顾。这位老师也许认为学生学习思维障碍是课堂上的绊脚石、陷阱、拦路虎和毒瘤,越少越好,不出现更好!所以情绪上是厌恶,处理上是生硬甚至无情的。

而第二位老师则着眼于教育的对象,发现学生怯场,不敢说话,就想法设法让他勇敢起来、变得敢说。这位老师以耐心的倾听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以浅易问题的答出使其得到鼓舞,还以掌声肯定学生的进步使之保持进步与发扬。老师就是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给予点拨、启发。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古人云:“故扬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习思维障碍成为课堂上孩子再次学习的动力和起点。孩子只有受到尊重,心灵、思想才能自由、思维过程才能真实的表露和展现。如果受到了不尊重,课堂上的孩子常会保持沉默,或者不能真实的表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考。尤其是对那些回答不出问题的孩子。

1.为孩子营造安全的、民主的、平等的、轻松的心理环境。尽量不让其感到忐忑不安、感到紧张、感到尴尬,让孩子感到安全。在遵守课堂规则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力,课堂上的所有人都应学会倾听和包容,尊重每个学生的见解,即使是错误的、可笑的答案。老师少用否定性评价,为孩子营造轻松的心理环境。

2.善于倾听学生的错误,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认真而面含微笑的倾听,是对孩子的尊重,是无声的评价,是对孩子课堂表现的支持和鼓励。此时,孩子的思维过程、内心情感的细微变化才能真实的展现出来,孩子的不足、欠缺才能展现出来。不让述说或打断学生的发言,也就打掉了纠正学生错误的机会,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用宽容的态度,正面的积极评价,以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老师应从孩子的回答中发现正确的东西,更多的应该努力发现学生答案中能够给予肯定的东西,比如“这是答案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你的思路是正确的”。如果我们尝试着进行适当的引导,从问题的各个方面启发学生,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答案,还经历了获取答案的过程,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孩子回答不顺畅时,微笑着告诉他能否更简洁一些;跑题时,微笑并幽默的说“你可以把我提的问题缩小点范围,不要太高谈了,然后说我的问题是……”

师生交流时会遇到的各种障碍、阻力的情况很多。但克服障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着眼于“育人”。抓住了这一关键,解决的办法则是灵活多样的了。只要着眼于育人,就能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只想到自己的面子、尊严,而能做到善于自制、冷静处理;着眼于育人,力求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就会对那些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发出由衷的赞美;着眼于发展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那么,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也就不难做到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障碍育人老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六·一放假么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