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设计与建设探讨

2017-09-11陈娟陈敏郭加佳张宁

科技视界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养老基地实训

陈娟 陈敏 郭加佳 张宁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场所。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养老机构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依托职业院校构建“校院一体”的现代养老实训教学基地,提高学生老年护理专业技能,为我国老年服务产业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化老年护理人才,是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课题组深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阐述我校建设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的可行性,从中医老年养护院的建设目标、建设架构、设计理念及具体设计要求、运行与管理模式、主要服务对象及内容和建设特色六个方面探究我校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现介绍如下:

1 建设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的背景

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披露:2013年我国老年人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到2020年老龄化水平达17.17%,2030年将达到21.93%;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大于30%[2]。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社会问题,加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过渡,这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另老年人群因伤病活动受限、卧床及失能人群和持续的时间不断增加,大大增加了老年康复护理和与老年有关的慢性疾病康复的需求量。

但目前,中国的养老机构多数为社会福利院,不具备基本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功能,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不得不在养老院、家庭、医院间奔波,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同时,医疗和养老服务不能形成有效对接,影响了老年人医疗和养老服务的有效利用。

2 我校建设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的可行性

2.1 在建设中的我校中医老年养护院

对于高职院校,在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办学,是衛生职业教育满足医院等其他专业机构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卫生职业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专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3]。职业教育只有重视并强化实践教学,最终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因此,建设具备教学能力的实训基地,更是势在必行。我校积极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优势,占地二十九亩,共6层的中医老年养护院,设计床位500张,已完成前期的规划与审批工作,目前正在施工阶段。

2.2 在服务中的我校师生志愿者团队

我校开设了护理、康复保健、中药等临床专业,拥有教学“双师型”人才和医疗资源,为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并且我校拥有多个学生团体,能够提供专业化青年自愿者活动和义工服务,与各社区和连云港市福利院,均结成长期稳定的友好互助关系,志愿者们在我校团委的组织下,定期开展相关健康宣教和义诊服务。中医老年养护院将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实训基地,每年将为护理、康复、中药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课间和临床实习,学生能及时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临床实践,可以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让老人们得到专业化的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减少养老康复机构服务成本。

2.3 在开展中的校院合作办学模式

我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校院合作是我校护理科研的一个特色和亮点,有多年的研究经历和基础。2007年6月,我们在省内率先尝试与医院深度融合进行“221院校合作”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在真正的岗位上、真实的病人中、真切的情境下实现课堂与病房的融合,研究以来8年无间断有10个校院合作办学班级成立,在就业中也凸显优势,校院合作培养的护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3 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设计与建设思路

3.1 建立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发展老年护理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我校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确立“合作经营”的战略发展思路,借助社会力量筹措资金,形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教学指导产业,以产业扶持教学”的基地建设理念,建立老年服务机构,并使之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具有我校特色的中医老年养护院。实现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标。

3.2 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基本情况

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主要包含老年人居住用房,生活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医疗用房,保健用房,公共活动用房以及管理服务用房。主要功能包括门诊、急诊区域、影像医疗区域、医技区域、康复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失能失智老人养护区域、慢性病老人养护区域等。在建设中,充分发挥我校中医特色,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在满足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教学功能,能满足实训教学以及科研的需要。从而建立一个专业的、高标准、多功能的“中医老年养护院”,使实训过程与服务过程相对接;学生身份与专业养老员角色相对接。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提供老年病治疗、老年病保健与康复、老年人疾病与生活护理、老年人膳食与营养、临终关怀等多项服务,成为集养老服务、教学、科研、培训的“产、学、研、培”为一体的中医老年养护院。

3.3 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设计理念和具体设计要求

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在环境与空间布局的设计上,体现“以人为本、全人需要”的理念,即以“满足老人的个别独特需要”为服务核心,并结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和健康的概念,从身体、心理、社会、灵性的全人角度看待老人的需求,提供弹性、全面和适合的个性化的综合照顾。endprint

在硬件建设方面:着重以创设舒适、安全、居家环境为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室内环境:包括室内的温、湿度、采光、通风等方面。②室内设备:尽量简洁,一般有床、椅、桌、柜,家具转角处以弧形设计为佳。③厨房与卫生间:安全是主要的思路,如防滑、照明的设计等。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从环境、制度和管理三个层面着手,打造兼有文化特色和专业特点的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同时注重人文的元素,使环境更加温馨,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3.4 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运作与管理模式

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按照“公建民营”的思路,采用“存量项目经营权转让+使用者付费”的PPP模式,具体为经政府授权的实施机构以竞争方式选择运营社会资本与学校出资设立的子公司组建项目公司,并与项目公司签订PPP协议和经营权转让协议。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的项目公司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自主管理基础上,同时在宏观上接受我校的领导与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校企一体化问题。

对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实施医院式管理模式,按照医院的人才结构配置医护人员,医生按照老、中、青的年龄梯队设置,护理人员可来自于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入住的每位老人都建有健康管理档案及病历,有责任医生、护士对患病的老人进行病情观察及治疗,保证在第一时间应对突发事件。 因此,老年人在中医老年养护院居住,通过在养病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安享晚年, 这也是采用医院式管理的宗旨,将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定位于医养结合这一新型养老模式。中医老年养护院将集医疗救护 、养老服务 、康复指导、体育健身 、文化娱乐 、后勤保障为一体,组成合理、科学化的老年生活保障网络系统,使之成为辐射社会的示范性养老康复基地和养老事业研究基地。

3.5 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主要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

主要服务对象有:1)失能老人,包括全失能和半失能;2)失智老人;3)康复老人;4)临终老人。

主要服务内容为:1)医疗服务:以专家团队为医疗保障,突出中医治疗,和康复治疗两大特色,注重心理疏导,开通绿色通道。(2)生活照护:体现个性化和专业化,主要包含:个性化专业照护、人性化生活关怀、个性化营养配餐及临终关怀服务。

3.6 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的建设特色

3.6.1 医养结合

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将建设成能够满足多层次需要的老年护理医院,充分体现医疗特色,以“比敬老院多一个医疗功能,比医院多一个养老功能”为定位,即“医养结合”模式,以满足老年护理需求为工作导向,力求让带病老人在同一医疗结构内得到良好的疾病治疗、健康监护、生活照顾甚至临终关怀[4]。尤其是入住的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能享受专业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并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综合了医院和老年公寓的优点,弥补了医院和老年公寓的缺陷,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3.6.2 产学研结合

对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的医护服务融入教育教学方面,我校将不断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开展老年护理方面的科研活动以促进医护水平的提高。同时,将护理专业及康复专业的学生前往中医老年养护院的实践服务安排在教学计划中,学生每学期定期到实训基地参加护理实践及服务工作,在老年护理课程见习阶段,将按学校教学要求为学生认真安排临床操作实践,让学生们体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老年护理的内涵。

在服务中充分渗透中医护理观念,针对有疾病的老人实行辩证施护,提供中药煎煮、针灸、推拿、烫疗、艾灸、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服务,这一举措将最大限度改善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居住老人的身体状况。此外,积极开展养生运动,组织老人练习太极拳、太极剑、定期外出游玩等,不断提高入住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3.6.3 共同构建师资培养平台

我校将在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建立教师工作站,養护院负责提供硬件保障,学校每学期选派3~5名专业授课教师到教师工作站进行实践学习,养护院负责对教师工作站的工作岗位和实践时间进行安排,对每个岗位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参与实践的教师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多的运用于实践,结合实训实践要求对课堂授课安排进行删减,力求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同时,中医老年养护院实训基地将教师实践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反馈给学校,教师也将对实践岗位的建议和收获反馈给养护院。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实践总结,并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使下一批参与实践的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工作站的建立增加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加强了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给企业用人方面提出建议,从而实现了校企之间的互惠互利[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及养老服务的需求将迅速增加。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全力建设养老康复实训教学基地,使其真正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喜艳,李敬,高峰.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薛倩.2013 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达 2.02 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3,01.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5.

[4]高小芬,于卫华.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19(22):137-138.

[5]宋丽,胡楠楠,滕飞.高职医学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析[J].中国医学装备, 2014,11(8):89-91.

[责任编辑:田吉捷]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老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养生不是养老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