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昏,连接史前时代的魔法时刻

2017-09-11

中国国家旅游 2017年7期
关键词:阿南卡塔巨石

走出航站楼,即是一望无际的荒原,热辣的太阳将大地烤得滚烫,找不到一点儿树荫可以躲避。这里是北领地(Northern Territory),澳洲人称为Outback的红土荒漠地带。

多年前,第一次在旅游图册里见到乌鲁鲁(Uluru,原住民語,英文称为Ayer's Rock,艾尔斯岩)的照片,就对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巨石无限向往。我从机场取车,自驾上路。当乌鲁鲁巨大的身躯进入视野时,少了想象中的激动,多了一份亲切,就像见到一个老朋友。

乌鲁鲁正好位于澳洲大陆的中心地带,被大片红色沙漠包围,澳洲人称它为红土中心、澳洲的心脏。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石头之一,诞生在6亿年前,至今屹立不倒,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这片不毛之地,一睹它的真容。

关于乌鲁鲁的形成,说法不一,比较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几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巨石被推出地面,经风剥雨蚀,形成“蚀余石”,长期的风化侵蚀使其顶部圆滑光亮,同时四周形成许多沟壑、浅坑,雨季万千水流从顶部倾泻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也有人认为乌鲁鲁实际上是一块外星陨石,所以当荒原中其他石头都风化瓦解,唯独它能屹立不倒。

绕巨岩走上一圈,大约10公里。它的地面高度只有350米,但藏在地表之下的部分却极为庞大,深达6公里。沿着环绕它的基站步道(Base Walk),可以从不同角度近距离欣赏这块巨石的不同姿态,途中会经过穆迪丘鲁水洞(Mutitjulu Waterhole),这是原住民阿南格族(Anangu)信奉的水蛇祖先的家园,深邃、幽静、神秘,雨季能看到壮观的瀑布。阿南格人已经在这里居住了上千年,在他们心中,屹立不倒的乌鲁鲁是一块不容侵犯的圣石,是他们精神家园的重要部分。穆迪丘鲁水洞是阿南格人进行祭奠的殿堂,洞壁留有史前的壁画和岩石雕刻,经过5000多年,依然线条分明,用质朴的手法展现着当初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黄昏是乌鲁鲁最美的时刻。随着夕阳沉落,晚霞笼罩了巨石和周围的红土地,巨石表面如同燃烧一般,从赭红到橙红,最后变成暗红,融入夜幕,夜空中亮起点点星光,耳旁吹过轻柔的微风。

国王峡谷中的枯树。

距离乌鲁鲁几十公里,还有一处群石奇观——卡塔丘塔,很多大石堆垒在一起,景色比乌鲁鲁更加丰富,最高峰奥尔加(Olga)比乌鲁鲁还要高200多米。它对阿南格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虽然欢迎参观,但尽量不要摄影和录像。我在下午日头正旺的时候来到卡塔丘塔,选择了最长的一条徒步路线,虽然全长不过7.6公里,但难度比全程平坦的乌鲁鲁环线要大得多,要时而爬上峭壁,时而深入谷底,碎石、陡坡和浓密的灌木都可能成为阻碍。这条路线名为“风之路”(Windwalk),没错,它就是宫崎骏动画片《风之谷》的取景地。独自在空荡的谷地中行走,黄昏时分,夕阳在山丘上投射出魅红色的光晕,除了瑟瑟回响的风声,我仿佛也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呓语。

从卡塔丘塔回乌鲁鲁,一座孤零零的路牌指向远方一条孤独的道路,穿越沙漠,通往西澳洲的边界。第二天,我从乌鲁鲁出发,顺路牌指示行驶了300多公里,到达国王峡谷(King's Canyon)。这里有澳洲中部最壮观的地貌奇观,其形成始于4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巨大的峡谷裂缝令人惊叹。我攀上峡谷上缘,向深处行进,烈日下,周围一片荒芜、一片死寂,随处可见枯死的树木,但枯树背后又有嫩枝开始顽强生长,小蜥蜴在石缝中自由穿行。

从山顶俯视,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水潭,水面呈灰绿色,其貌不扬,待到下入谷底,靠近水潭,才惊觉这片绿洲原来如此美轮美奂,阳光将山石和树木倒映在水面,散发着七彩光芒,难怪当地人称之为伊甸园。

翻过峡谷北侧边缘,可以远眺数十座历经几百万年形成的土丘,酷似一座失落的城池。

卡卡杜国家公园中的原住民岩画——吃女人脑子的恶魔。

Tips

北领地的苍蝇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扑面而来,让人游兴大减。记得准备防蝇面罩,当地的度假村和营地的商店都有卖。

乌鲁鲁和卡塔丘塔的日落都非常有名,很难躲开人群,建议去稍远的一个日落观测点Talinguru Nyakunytjaku,不仅游客少,还可以把乌鲁鲁和卡塔丘塔同时收入一幅画面。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南卡塔巨石
卡塔卡利
卡塔卡利
气象专家
鹰击长空
巨石:千古之悲痛,书法之绝唱
链状卡塔型苯图的反强迫数
搬开“巨石”,笑面考试
如何搬运金字塔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