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图书馆智慧微服务APPs研究与实践

2017-09-09操凤萍王迷迷涂心浩

软件导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微服务

操凤萍+王迷迷+涂心浩

摘 要:为丰富移动图书馆服务实践,提出了基于Android的移动图书馆智慧微服务APPs解决方案,该系统包括图书借阅信息服务、图书馆自习座位远程预定服务、智慧小助手服务等模块。图书馆自习座位远程预定采用了红外传感器,借助转接设备将座位实时信息连接到数据库。实际应用测试表明,将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分解为若干 “微服务”集成的服务端APPs,提升了图书馆服务交互性,缩短了服务响应时间,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获得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APPs;微服务

DOIDOI:10.11907/rjdk.171380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8-0143-03

0 引言

随着移动终端在高校的普及,校园用户希望在零碎的时间里借助移动终端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信息,图书馆移动服务建设逐渐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相比而言,国内移动图书馆注重移动馆藏资源建设,而国外移动图书馆则更注重开展新颖丰富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如研讨室预定、参观视频导览、移动应用软件提供和移动课程预定等[1]。相比而言,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形式单一,主要集中在书目检索、移动阅读等比较宏观的服务上,功能趋于雷同,缺乏个性化。国内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在实现方式上,以 SMS 短信服务和 WAP 网站为主。SMS 短信服务成本高、交互性弱,WAP 网站属瘦客户端程序,其响应速度比客户端程序慢得多。客户端应用程序流量小、响应快,因而用户体验良好。北大图书馆指出北大图书馆移动服务应该主要推出客户端(APPs) ,而不再只是依靠基于 WAP 协议的网站[2]。

本文以新颖丰富的移动图书馆“微服务”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Android的移动图书馆 “微服务”解决方案,完成了结合胖客户端与瘦客户端优点的移动图书馆“微服务”APP设计与实现。

1 移动图书馆微服务

1.1 移动图书馆微服务

移动图书馆用户借助移动终端的移动性(可以随时随地随身携带和使用)、联动性(可使用手机录音、识别器)、定位性(可对手机或其他使用者精准定位)、交互性(可以随时随地交流)、确定性(一个号码一个人)等特性,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新型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让用户以无线的方式为享受不受时空约束的便捷、个性化图书馆服务,使图书馆数字网络环境得以进一步扩展和延伸。2011年,美国排名靠前的 20家大学图书馆和 20家城市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服务覆盖率高达90%[3]。服务内容方面,国外许多图书馆服务内容包括借阅到期提醒、图书续借、图书预约、书目信息查询、 图书馆新闻通知、借阅信息查询、讲座信息、新书通告、书刊推荐、电子书阅读、移动参考咨询、图书馆导引视频、开馆时间查询、可用计算机设备查询、到馆路线导航以及查询距离当前位置最近的图书馆等多种服务[1],目前,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与电子阅读器服务才进入起步阶段,服务形式单一,主要集中在书目检索、移动阅读等比较宏观的服务上。

移动图书馆“微服务”不同于图书馆的宏观服务,图书馆图书借阅、移动阅读等活动都属于宏观服务。“微服务”则着眼于“微”,即图书馆开展的细节服务,如:图书续借、图书预约、证件挂失、校园导航、自习室座位预订等,以作为图书馆宏观服务的补充。本文所涉及的图书馆移动“微服务”并不是包括常见的移动阅读服务,而是利用移动终端随时处理图书馆个性化业务信息。

1.2 图书馆移动微服务关键技术

1.2.1 信息推送技術

信息推送技术指服务器将信息主动送达用户的一种新型的信息获取方式[4],包括规定时间查询、个性化消息和客户端与服务器交叉互联方式。为了保持客户端与服务器有效的长时间连接,本文采用客户端与服务器交叉互联方式,将学生所需要的图书馆动态和各项服务公告者及座位信息从图书馆服务器上主动推送给图书馆用户,不仅提高图书信息的实效性,而且也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布,实现图书信息的传递,并针对特定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1.2.2 无缝集成技术

校园数字化和信息化服务整合主要是以程序集成技术为主要依据,使用程序集成的方式,可以使系统间的关系管控能力更强。剥夺和非剥夺方式构成程序集对数据的访问方式,前者需要调用或修改原系统代码,开发效率低并且无法满足后续的系统更新[5]。目前,DCOM和JAVA RMI等技术为系统开发程序紧密集成接口的主要方式。本文借助师生唯一的校园卡号构建开放的程序集成接口并支持第三方应用的集成,以达到多功能应用的统一访问。

2 移动图书馆“微服务”设计

2.1 设计思路

移动图书馆“微服务”APP系统,以校园图书馆图书借阅信息、用户标识信息、自习室座位信息、用户实时位置信息为基础,结合移动终端的移动性、联动性、定位性、交互性等特性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个性化的移动图书馆信息交互服务,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2.2 系统微服务内容

(1)图书借阅信息服务。借阅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完成书目查询、图书预约、图书续借、图书证挂失、借阅记录查询,从而避免排队和流程化应用复杂等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压力。

(2)自习室座位预定服务。借助物理传感器获取座位实时数据,该服务支持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实现自习教室座位远程预订。用户可以登陆移动终端上的图书馆微服务APP查看图书馆自习室空座分布实时信息,并对空座位提前预定,预定系统将该座位为用户预留20分钟,避免学生因为到馆盲目寻座位而浪费时间,多次预约而不到馆的学生将进入黑名单,有效降低图书馆恶意占座率,同时也提升了图书馆自习室座位的资源利用率。endprint

(3)智慧小助手服務。智慧图书小助手主要包含以下模块:校园主要位置定位、馆藏图书定位和查询、校园相关导航、学院公交查询、图书摇一摇服务等。师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校园定位功能对图书馆相应图书的馆藏位置进行模糊搜索,同时进行路线规划。同时,读者可以在闲暇时间通过“摇一摇”获取图书信息。

(4)图书馆服务公告信息推送服务。系统采用推荐技术实现图书馆特色信息推送,将最近或者阅读者阅读数量较多的图书推荐给读者。图书馆可以将刚刚入库的新书或者浏览量较大的图书及时推荐给在馆师生。

2.3 系统架构

移动图书馆智慧微服务系统由智能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两部分组成,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采用AOP的思想进行服务器端设计,应用JavaEE开发框架、Lucene索引和HTML5等技术,服务器响应迅速,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好。

客户端借助 Http Client完成与服务器端的数据通信,实现MINA框架用于与服务器端的长会话连接以及时接收推送信息。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总体架构如下:移动客户端 ACTION→业务逻辑接口→业务逻辑实现→持久层实现→ENTITY→移动图书馆数据库。

3 移动图书馆微服务实现

该系统是在Android平台下使用Java开发,是基于Java EE的Web应用,采用B/S和C/S两者相结合的架构。整个系统采用 Tomcat6 作为 Web 服务器,Mysql作为数据库服务器,JSP+Javascript+Html实现动态页面,并预留与现有图书馆数据库交互的接口,智能终端采用Android2以上版本。本文已初步完成移动图书馆微服务系统的服务器程序及移动智能终端的APPs开发。在校师生可以借助移动图书馆智慧微服务APPs完成自习室座位预约、图书资源馆藏检索、馆藏图书位置检索、特色图书阅览推送、公告信息获取等微服务。

3.1 图书借阅信息服务

用户登陆成功进入主界面后,可以完成图书信息检索及借阅到期提醒、图书续借、图书预约、书目信息查询,借书证挂失等服务。同时系统会主动推送过期图书或到期图书信息提醒用户。图书借阅界面如图3所示。

3.2 图书馆自习室座位实时查询和预约

利用红外传感器获取座位实时信息。首先,传感器手机模拟信号,通过ADC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化的热量值,通过对比不同物体散发出的热量辐射值,单片机对数值进行处理,判断座位是否有人;接着,下位机与上位机进行串口通信,上位机将从串口获取到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硬件测试如图4所示。

座位预定代码框架如下:

座位预约(座位号)

{

侦听传感器的状态信息;

//座位信息处理

If(传感器状态信息显示该坐无人)

{ 查询list 数组;//list数组记录当前预约信息

if(该坐有预约)

{

If(预约已经超过30分)

清除预约信息;

Else

{

提示:该坐已经被预约;?

退出;

}

获取座位标识,将预约信息写入List数组中;

提示:座位预约成功!

}

Else

{

提示:该坐当前被占用;

退出;

}

}

3.3 智慧小助手服务

智慧小助手包括图书摇一摇服务、校园导航及定位、图书模糊查找定位等功能。师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校园定位功能对图书馆相应图书的馆藏位置进行模糊搜索,同时进行路线规划,如图5所示。并且,移动终端读者可以在闲暇时间通过摇一摇来获取一本图书进行阅读等。

4 结语

为丰富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实践,本文提出了移动图书馆智慧微服务APPs系统。该系统包括图书借阅信息服务、图书馆自习座位远程预定服务、智慧小助手服务等模块。系统在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完成了测试和评估,体现出了良好的交互性及个性化服务,为丰富移动图书馆服务实践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 叶莎莎,杜杏叶.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的应用发展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 2013,57(6):141-147.

[2] 聂华,朱本军.北京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 2013,57(4):16-20.

[3] 高春玲.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PK[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9):63-66.

[4] FENG X Z,SU C,FENG X Z,et al.Study on information service push strategy based on networked manufacture[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omputerence & Engineering,2013:343-346.

[5] MA N,YUAN M,CAO G.Integration of digital campus resource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C].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netics andInformatics. Springer New York,2014:1957-196.endprint

猜你喜欢

移动图书馆微服务
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图书馆的应用现状调查
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探究
百年通图 再创辉煌
高校移动图书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从单一模式系统架构往微服务架构迁移转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