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之新理念

2017-09-08王元珍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理念自主探究新课程

【摘 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更新观念、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提高师资、激发求知欲、学法指导、开发课程资源等方式,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对于促进新课程改革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新理念;激趣质疑;自主探究

引言

在传统教学体系中,教师一般使用固定模式来上课,教师们把知识硬“塞”给学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时代的召唤下,我们如何在新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创建良好环境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首先,教師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把创新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自始至终地传递创新思想。其次,学校上下应着力创设一种和谐有序的、生动活泼的、催人奋进的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搭建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弘扬创新精神。

二、提高教师素质,传授创新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1],所以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还要启发学生思维,点拨思想火花,激发创新灵感,引导学生探索求知领域。课堂是最好的培养基地,可运用创造思维教学,将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融为一体,摸准学生思维脉搏,注意学生反馈,在眼、口、手、脑四者皆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怀着一颗随时支持学生创新行为的教育之心,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对他们不经意的创意,有意识地加以强化;面对他们不合常规的尝试,只要是合理的,就要鼎力支持,不要轻易泯灭学生的创新之火。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设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开阔视野。同时还要优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大胆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教育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所谓“乐其师,听其言,效其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创设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行为大多是受兴趣所支配。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2],有趣才能引思,才能不断探索,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产生灵感,形成创新的内驱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因此教师要努力地打造趣味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相对独立地去发现与创新;让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讨论研究,在实践中、应用中培养创新意识。创设问题情境,质疑问难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策略。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质疑氛围、质疑机会、鼓励敢问、引导多问、传授质疑方法、启发巧问等。

四、引导放飞想象,培养好奇心,拓展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老师要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学生就会边学习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一旦被激活,进入到个体丰富的想象空间,就会不断的形成新知,思维也会异常活跃。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一切发明创新之基础。学生的疑问往往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满满,遇到问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其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一种重要手段。

五、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奠定创新基础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3]。对于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授以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教师要通过指导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相互讨论,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外活动,拓宽知识渠道

课程资源开发的多与少,实际上是衡量教师创新意识强与弱的重要标准。时代对学生知识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现有的课本上,它还要求教师对现有的教材做全新处理,如增加大量的新内容。课堂应由课内扩展到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应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有研究性、创新性的问题,让学生回到社会生活中去调查研究或亲自实践,给学生更多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探究的机会,将课内外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放下肩头沉重的书包,轻轻松松地投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如举办知识竞赛、讲座、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服务活动、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小论文比赛等。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

七、结束语

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能否培育和造就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批创新人才,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和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集家庭、学校、社会之教育合力,完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项非常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创造型人才。

作者简介:王元珍(1971-),女,湖南衡阳,衡山福田中心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M].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773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商务印书馆,1979.144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理念自主探究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新理念下再启航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