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为何不给杜甫回信?

2017-09-08宋宇晟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李杜孟浩然诗作

宋宇晟

近来,李白和杜甫因为这样一个问题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

有网友指,杜甫有多首赠李白的诗,但李白却只有一首《赠汪伦》。李白成了“网红负心汉”,事实真是这样吗?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指出,其实李白与杜甫是有相互赠诗的。就流传到今天的资料来看,杜甫赠李白的诗有十几首,李白赠杜甫的诗“起码明确的有三首,疑似的有一首”。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至天宝四年(公元745年)间,李白与杜甫相遇并同游。梳理李杜间赠诗会发现,现存的李白赠杜甫之诗都创作于这一时期,同时杜甫在这时期也有诗作赠予李白。

这期间,李杜两人互有赠诗往来,传世至今的、这两年间的二人互赠诗作数量也大体相当。这以后,杜甫仍有赠李白诗作,却并无李白回赠的诗作传世。

对此,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说,诗人之间互相赠诗、写诗其实是“一个大的传统”。“文人之间,大家很渴望表达一下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包括对某个人的见解。但回复不回复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如果后辈给前辈写诗,“就不完全是你写一首我就要回一首”。“唐代这样的情况不少,像李白和孟浩然就是这样的关系。”

“李白对孟浩然非常崇拜。孟浩然比他大十几岁。李白曾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赠孟浩然。”但就流传下来的诗作来看,孟浩然鲜有对李白的回赠。

“而孟浩然对张九龄又类似李白对孟浩然的感情,因为张九龄又比孟浩然大上十几岁。孟浩然寫‘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送给张丞相,希望张丞相对我如何如何。”蒙曼说。

因此,杜甫和李白间的诗文往来也“属于这种情况”。“李白明显比杜甫大,李白成名明显比杜甫早。杜甫当年是非常崇拜李白的后辈,所以他当然给李白写的多,李白回他的少。”

此外,蒙曼还指出,性格上的差异也在诗人交往中有所影响。

“李白是一个飘飘欲仙的人。他看到自己的多,看到人间的少,当然看到朋友也会少一点。他一直在自我表达,像‘我是多么伟大、‘别人应该怎么重视我、‘他不重视我他怎么不对,另外就看神仙过什么日子,要跟神仙一起遨游世界。而杜甫更关注人间现实,两人有某种精神上的鸿沟在。”她说。

当然,影响诗人之间友情的不会只受年龄、性格这两个因素影响。蒙曼说:“像王维和孟浩然,虽然他们是同时代的人,彼此间没有那么大的身份差异,甚至王维年龄更小一点。但是因为王维的官更高,所以孟浩然对他是有所倚仗的。”

而王维却有大量赠予裴迪的诗作。王维为什么会给裴迪写诗?蒙曼认为,就是“因为他们俩住得近”。“他们俩一块隐居。每天就是一块喝酒聊天,当然诗人喝酒聊天,说的都是诗,你给我写一首,我也给你写一首。孟浩然离得远,就不一定要特意回复了。”

除此之外,还可能有一些客观因素导致今天我们认为李白未给杜甫回诗。于赓哲告诉记者,现在没有证据表明,杜甫所有的诗都已经寄到了李白那里。

“古代平民之间互相通信是很困难的,这除非有大家共同认识的人来捎信,或者有商人愿意帮你带信。唐代并没有完善的民间邮寄系统,所以写的诗往往可能是自己欣赏,或者可能给旁边人看一看,不见得真正能到达对方的手中。”他说。

(编辑:王冠婷)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杜孟浩然诗作
梁潮诗作《水里边》·源清书法
春晓
舟中晓望
和李杜合影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和李杜合影
春晓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走出李杜优劣论的怪圈
——李杜优劣之争研究评述
诵读“李杜”时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