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分析

2017-09-08李跃宗

李跃宗

【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讨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在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确诊的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予观察组给药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予对照组给药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不良终点事件、不良心脏事件、肾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终点事件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功能指标上,两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为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抗栓治疗;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7..02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是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该合并症可致患者丧失心房收缩功能,进而在心脏内形成血栓,据相关研究报告,超过1/3的心房颤动患者都合并有冠心病[1]。心脏内血栓一旦脱落,就会导致患者身体各处出现栓塞风险,进而引发患者中风或出现肢体动脉栓塞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人身安全[2]。因此,对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抗栓治疗尤为重要。在本院尝试度收治确诊的心房顫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确诊的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排除干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甲亢、抗栓药物过敏及心脏瓣膜病等患者。观察组30例男女分别为17例、13例,年龄63.2至75.8岁,平均年龄为(65.7±5.4)岁,冠心病病程在2.3~14.5年,平均病程为(7.4±1.2)年;对照组30例男女分别为14例、16例,年龄63.5~77.4岁,平均年龄为(66.2±5.1)岁,冠心病病程在5.2至12.5岁,平均病程为(6.7±2.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辅助检查

根据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左心室射血的分数介于0.45~0.87之间,若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0.65时,表示其左心室收缩出现障碍,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增宽,平均厚度变为48.7±4.9;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有15例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两组患者间左心室大小及收缩功能差异不大[3]。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及单支病变患者分别为17例、28例、15例。

1.3 治疗方法

用药前,对两组患者进行INR(国际标准化比值)测定,同时进行超声检查及化验室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每晚口服华法林片2.5 mg,口服氯吡格雷75 mg,用药三天后复测INR,根据INR值重新调整华法林片用药剂量;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每晚口服氯吡格雷75 mg,阿司匹林300 mg[4]。

1.4 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总随访,每三个月定期随访一次。随访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心脏事件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检测患者Ccr水平以评价患者的肾功能,通常Ccr在80~120 ml/min之间视为正常[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良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根据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血、死亡、短暂性脑局部缺血发作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等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3 两组患者肾功能比较

用药后3个月至12个月,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Ccr水平上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 论

心房颤动属于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其发病几率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0岁至85岁人群在心房颤动上的总患病为0.77%左右,其中80岁以上高龄群体的心房颤动患病率更是高达7.5%以上[6]。在临床上,心房颤动与冠心病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冠心病是引起心房颤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心房颤动患者中15%至35%左右的患者都合并有冠心病[7]。

不同于冠心病血栓形成的机制,当患者出现心房颤动时,其心房会丧失生理功能,同时血液流动层的层流效应发生改变,血液在心房腔室壁内瘀滞,再加上患者心房膜结构的不完整,使得患者体内的内源性凝血途径被激活,因此心房颤动患者体内形成的血栓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成分,所以针对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应当以抗凝为主要任务,单纯服用阿司匹林并不能很好的预防心房颤动引起的卒中。然而,引起冠心病血栓的原因则主要是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形成或冠脉内膜损伤,冠心病。患者体内的血栓通常含有大量的血小板成分,所以,抗血小板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治疗办法[8]

根据现代临床治疗经验,抗栓作为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重点治疗手段,其治疗策略的制定应当依托于患者出血发生风险、血栓事件等因素的综合评估,最大限度确保患者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对于有血栓栓塞中危、高危的房颤患者,建议进行长期的临床抗栓治疗。

近几年来,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者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方法。其中,华法林对抑制肝脏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Ⅺ与抗凝蛋白C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对Ⅱ、Ⅶ、Ⅺ、等凝血因子的Y送花造成了阻碍,让凝血因子前体特质不能被有效激活,同时也降低了患者血清中的D-二聚体温表,最终实现抗栓[9]。据有关研究表明,华法林抗栓被应用于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治疗时,要达到INR的最佳治疗效果,其范围应当控制在1.6~2.5之间。作为抗血小板的基础药物,阿司匹林虽然抗栓治疗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同华法林相比,阿司匹林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并不能很好的减少卒中的发生。氯吡格雷作为一种常见的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可显著减少新的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华法林的使用过程中,应当严密监测患者的INR值,从而及时调整华法林的适用剂量,降低患者出血风险,增强用药的安全性[10]。

本次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无论是不良终点事件,还是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抗栓疗法,其疗效与用药安全性均优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羽慧,崔 坤,梅 霞.高龄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策略选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2(12):1686-1688.

[2] 刘新兵,黄红漫,冯六六,龚冰璐,王琳琳,梅 香,许其倓,周明成.高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02):132-135.

[3] 孙慧灵.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并发脑栓塞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6(29):161-162.

[4] 邝植雄,陈盛开,容文明.1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J].医药导报,2015,34(03):416-419.

[5] 石佳娜,袁 雍,朱丹雁.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药学监护[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2(04):304-305.

[6] 赵国成,张晓凤.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二联抗栓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2(05):35-36.

[7] 侯红梅.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8(12):26-27.

[8] 庞 强.二联抗栓治疗在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3,2(19):108-109.

[9] 曾秋棠,彭昱东.目前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观点和焦点[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15(04):370-373.

[10] 周胜华.心房颤动(7)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续完)[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05):327-329.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