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翻瓣微创技术在老年牙齿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2017-09-08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种植体微创牙齿

李 俊

不翻瓣微创技术在老年牙齿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李 俊

目的 研究分析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在老年牙齿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牙齿种植患者80例,采用随机法分组,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并分别为60个植体;对照组给予常规翻瓣种植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疼痛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激素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种植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PLI,BI,PD,CAL,种植体周围骨量吸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能够缩短种植手术时间及恢复时间,在维持种植体周围牙龈形态及邻近牙体组织健康状况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口腔种植 不翻瓣微创技术 翻瓣技术

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口腔种植技术,是通过生物或非生物材料预成的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内以修复缺失牙齿,以恢复患者正常饮食咀嚼功能,并可用于治疗牙周病、牙齿缺失及牙列不齐等疾病,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微等优点,在保持患者的口腔美观具有较好优势,并且患者接受度高[1]。本研究应用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在老年牙齿种植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种植患者8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口腔种植适应症;排除合并严重牙周病、严重牙槽骨不足、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等患者;手术前与患者签署种植手术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分别为60个植体,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45±4.17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14±4.48岁;两组间在性别、年龄方面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7天洁牙,采用0.2%氯已定溶液清洁口腔,手术前给予消毒水漱口,并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翻瓣种植手术技术治疗,口腔局部麻醉后,在缺牙种植部位切开黏骨膜并完全翻开全厚瓣,用球钻定位,扩张钻头逐级备孔,术中冷水冷却降温,常规方式植入所需型号大小的种植体,上愈合帽封闭后对位缝合创口。术后给予口服抗生素、激素治疗5~7天,0.2%氯已定溶液漱口7天左右。

观察组患者给予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治疗,口腔局部麻醉后,在口腔种植部位采用引导模板定位,选择适宜大小的环形黏膜钻,完全彻底切除口腔种植位点的黏骨膜,完全暴露牙槽骨嵴面,在修整牙槽骨嵴后采用球钻定位,采用扩孔钻头逐渐备孔,并回收钻孔时的骨屑,孔壁无骨缺损现象时,将种植体植入在牙槽骨边缘下0.5~1mm,植体植入完毕后,上部采用上愈合帽封闭种植体。术后给予口服抗生素、激素治疗1~3天,0.2%氯已定溶液漱口7天左右。

1.3 观察指标 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种植手术成功率、种植手术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激素使用时间及术后12个月的牙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牙种植体周围骨量吸收。患者在种植手术后牙龈健康、无红肿异常,无明显的骨量吸收,牙齿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后无感染、麻木、疼痛、窦管形成等症状视为种植手术成功[2]。

2.结果

2.1 两组牙齿种植情况对比 观察组牙齿种植成功58颗,种植手术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牙齿种植成功49例,种植手术成功率81.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种植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激素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2.3 两组患者种植12个月后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PLI,BI,PD,CAL及种植体周围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种植12个月后指标对比

3.讨论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型的口腔种植技术已在牙齿种植中广泛应用,如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在牙齿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使得种植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并且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牙齿咀嚼功能,恢复了口腔美观度[3]。目前临床种植手术中多采用传统翻瓣技术与不翻瓣微创技术。然而传统翻瓣手术种植技术需要切开患者的牙龈并剥离黏骨膜,术中出血量较多,容易出现神经损伤、邻牙损伤,且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种植体脱落、感染、上颌窦穿孔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效果[4]。

张敏、王耀生[5]在牙齿种植中应用不翻瓣技术,结果表明与翻瓣技术相比,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均缩短,术后患者的口腔指数较优。本文中,观察组患者的种植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激素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种植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PLI,BI,PD,CAL,种植体周围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与张敏、王耀生报道一致[5]。这是由于与传统翻瓣口腔种植技术相比,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摒弃传统手术切开黏骨膜的创伤,仅通过微小手术切口植入种植体,有效避免了切口术后瘢痕,对牙龈黏骨膜损伤小,且能够获得理想的支撑效果,避免了种植体周围骨吸收,能很好的维持正常的牙龈形态轮廓[6]。

综上所述,在老年牙齿种植中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能够缩短种植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在维持种植体周围牙龈形态、邻近牙体健康状况等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1 朱志国.不翻瓣微创技术用于牙齿种植的临床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8):1146-1147.

2 张大华,张玉,屈冬兴,等.DIO.“IFI”种植系统微创直接穿龈不翻瓣修复牙齿缺失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6,6(23):96-97.

3 熊云枫.不翻瓣微创技术在牙齿种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76-77.

4 张波,刘贤广,李业东,等.锥束CT指导下不翻瓣植入牙种植体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0):117-118.

5 张敏,王耀生.不翻瓣微创技术用于牙齿种植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96-97.

6 王耀辉,王广鑫.微创牙齿种植手术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773-774.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212001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4.008

2017-6-25

猜你喜欢

种植体微创牙齿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