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初中生作文进行文学化再现的重要意义

2017-09-06唐礼平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学作文语文

唐礼平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

“文学化”就是利用文学特征的意识及步骤,使作文教学及作文呈现有审美属性的过程。

“再现”,用于文学或者艺术上的含义,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画或模拟。作为文学用语,意思是将经验过的事物用艺术手段如实地表现出来。

“初中作文教学文学化再现”,指整个作文教学中一直伴随文学化意识,运用文学的多种表现手法,使作文逐渐呈现出质量的提升和对审美的追求。“再现”既体现在一次作文体验中,也适用于对同一文题的反复修改加工时期。其中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1)在学生写作、教师教学和作文训练中文学化理念的渗入。

文学化理念:指在作文的教学、训练和作文中有意识地体现作品的文学性,以期待作品的文学性不断提高。

(2)写作时,情感的带入的文学化表现。

情感带入文学化:即学生真实情感的基础上,对语言和表述进行了文学化提炼,情感升华。

(3)锤炼修改中,文学化技巧的介入和再现,表现为作文的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异质化的文学技巧:指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使文章更具文学性的的写作技巧。

一、“文学化再现“在学生主体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具有个性化鲜明特征的学生个体。学生个体成长经历、心理个性、成长外力的不同,在自由的创作情景维系下,是可以表现出异质化明显的作文特征的。作文教学的目标本身也是追求异质化的。每位教师也不愿意看到千篇一律合格、缺少个性飞扬、缺少人文内涵的“新八股文“。

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渗透了美学、心理学、人文主义、价值观等能积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营养,证明了作文文学化,既能提高学生习作的质感,同时又可以反射到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细致品读上,从而多方位影响学生的心智成长。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必须先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分数的提高就只是技术层面的效率和效果的问题。

二、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及问题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另外,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也是最能综合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式。但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作文,课题组对德阳市的学校的初中语文老师、学生进行了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抽样调研,通过对前测报告的研究,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学生写作文的层面分析。

学生不想写作文与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的矛盾突出;报告中78.9%以上的学生自认为不喜欢写作,100%的受调查学生有通过在网络上的QQ空间、微博、手机短信、餐厅贴出“好易贴”等方式抒发内心情感。这种情况可以看出初中生渴求得到别人、包括师长、同龄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认可的心理需求。但却不愿意选择作文的方式来表达。从调查报告中究其原因发现:

(1)大部分是因为无法真实准确表达,“意无穷而言有尽”,有观察,有想法,但是写不出来,言拙词穷,一写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

(2)少有同学主动写作文却被动地按老师的强制要求写作,学生写作需求得不到重视,导致学生敷衍了事,作文质量不高。

(3)学生的写作素材有限,相对单调的学习生活加之紧张的学习任务,许多同学懒于观察,懒于思考甚至懒于阅读,形成了“无米”可“炊”的窘境。

2.从教师教作文的层面分析。

从教师的心理上看教师不想教作文。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不想教作文,一是因为课时紧张,无暇进行作文训练;二是作文批改量大,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学生自己写的是什么都快忘光,收效甚微,不愿批改。三是多数学生根本不关心作文批改评语,只关注分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就感得不到满足。

从教师教学的状态看,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作文教学处于无序、无效状态。写作训练跟阅读教学亦步亦趋,学什么课文,写什么作文,教学无计划,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以考代练,即除了月考、半期考、期末考试卷中的作文写作外,平时不再进行作文训练,本末倒置,导致作文的过程变成了训练应试模式的过程。即使有独立的作文训练,也在作文训练之初教师便把全套本领、对作文的要求全方位下放,第一次作文课往往便将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没有阶段和过渡。初一讲审题、立意选材,到了初二初三还是讲这套,老师讲腻了,学生听烦了。作文指导则简单化、庸俗化、套式化,批改方式僵化,教师独揽批改权,讲评随便,无针对性。

有三成的老师能够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教学,也比较重视平时的训练,但是无法使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只有近两成的老师具备充足的教学经验,能够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但是,这个比例相对于学生总数而言,实在是无法满足初中作文教学的需要。

3.教材作文教学指导设计的层面分析。

目前,我们德阳地区采用的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全省除了绵阳、资阳和自贡三市之外也都是使用人教版教材。本课题提出之时,采用的是试验教材,其作文训练序列与课文脱离,与课标的要求不一致,且对作文内容进行了限制,导致绝大多数作文训练内容都是学生不想写的。今年换了新教材,在作文训练方面作了很大改进,把写作单元单独成列,较好地实现了与学生的生活、与阅读教学、与课标要求的结合,但通过的我们的研究发现,按教材的训练要求进行作文教学有两个实际困难:一是作文要求的针对性不强,二是写作内容,并不都是学生想写的。作文涉及综合能力,而学生作文水平又差异甚大,按教材的序列训练,有的学生可能早就能运用某种技巧现在就只是“手熟尔”,而有的学生可能终身也无法形成某种写作技能。如果我们只是按教材要求训练,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不考虑作文水平形成的基本规律,会造成学生因写作困难而不想写、老师用了浑身解数而学生无法达成相应的作文能力的局面。

以文学化再现为策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通过文献查阅发现,文学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学生在作文活动中,不缺乏审美的无知觉行为,但缺乏审美的主动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过分强调作文教学的技法的提高,会丧失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和兴趣;学生长期生活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没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接触外界社会,过分强调作文教学的体验化,形同教学生讲假话讲空话;教师过分追求作文的表面分数,不在意学生作文提升的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势必舍本逐末,落于下乘。

在通過文学的审美属性,以文学的魅力为驱动,以文学的技法为跬步,以文学的美育为目的,采用如实而又艺术的再现,达成学生作文素养和水平的提高。不以分数论成败,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过程,关注对过程的指导和提升,用人文素养的提高来达成教育的本质追求,是当下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最佳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