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国际演讲中用典的文化价值研究

2017-09-06冯康南

党史文苑 2017年16期
关键词:用典文化价值习近平

冯康南

[摘要]习近平在国际演讲中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用古诗、古文、谚语、对联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际合作、国家间的文化交流等相关问题进行阐释。习近平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国际演讲中,不仅提高了话语感染力,而且宣扬了中国文化,传达了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

[关键词]习近平 国际演讲 用典 文化价值

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场合的演讲,不仅体现着个人的魅力和风采,更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日渐雄厚,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具有话语权。习近平在国际演讲中巧妙用典,对于宣扬中国文化、传达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国际演讲中的用典

习近平在国际演讲中信手拈来、广泛用典,出处芸芸,内容丰富。

(一)古诗。古诗词在习近平国际演讲中引用频繁。他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引用无名氏诗句“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1],表达了自己虽然是第一次出访巴基斯坦,但对于巴基斯坦有着像老朋友般的亲切感和友好感。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2],表明中法关系应登高望远,中法两国关系的深化建立在双方高瞻远瞩的基础之上,而不能被当下局部利益冲突遮蔽了眼睛。在巴西国会的演讲中,习近平在描述中巴两国的关系时引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说明了中巴两国虽地理位置相隔甚远,但是两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国人民交往密切;同时在演讲的结尾,他还引用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表达对中巴两国广阔合作前景的期盼和对中巴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祝福。习近平在首尔大学的演讲中,引用唐朝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表明为达到最大程度的互利共赢,中韩两国必须结合世界以及亚洲地区新的实际情况,以未来为导向共同努力;在对中韩两国关系的未来进行展望时,他引用唐朝李白《行路难·其一》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表明中韩两国关系虽有挫折和困难,但是主流是光明和美好的,对中韩两国的关系发展充满信心。习近平在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时,引用唐朝孟郊《答姚怤见寄》的诗句“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5],表明中国和美国同作为世界大国各有所长,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分歧,中美两国关系的密切关键在于彼此尊重、求同存异,而不是互相排挤。

(二)古文。习近平在国际演讲中广泛引用古文,主要取于诸子百家散文和其他古文。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习近平引用孔子《论语·为政篇》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与巴基斯坦俗语“诚信比财富更有用”进行类比,表明中巴两国的文化有共通之处,中巴两国有平等、友好往来的文化基础;同时,他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表明中国自古以来坚持互帮互助的义利观,中国愿意与巴基斯坦互相帮助,在“中巴经济走廊”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向法国乃至世界人民解释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习近平引用《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章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表明中国梦是承载了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梦,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综合国力的提高,也必将会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对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解读中,习近平引用《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表明中国梦和法国梦互为法、中两国的发展机遇,中国梦的实现推动法国梦的实现,法国梦的达成促进中国梦的完成。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指出“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6],创新式引用《管子》第六十四篇中讲君主与臣民关系的语句,用来形容中阿的友好关系,表明了对阿拉伯国家的亲切之情;在谈及对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和冲突的看法时,习近平引用《孟子·腾文公章句下》第二章中的“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6],表明中国对中东问题坚持是非分明的态度和立场,中国致力于同中东各国建立利益共同体。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引用汉代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中的“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7],表明实现全球经济、社会、文明、生态发展需要国际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同舟共济。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中,习近平引用欧阳修《朋党论》中的“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8],阐明了中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立场,中国倡导的是君子式真朋,反对小人式的伪朋,只有君子真朋才能天长地久,世代相传。

(三)谚语。习近平在国际演讲中除了引用古诗、古文,还引用了一些民间谚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引用了中國民间谚语“吃水不忘挖井人”[2],回忆了中法建交的最初历程,对毛泽东主席、戴高乐将军在促成中、法两国建交作出的贡献表达了感激之情。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中引用“众人拾柴火焰高”[8],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坚持精诚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观,中国倡导世界各种团结互助,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引用谚语“事实胜于雄辩”[9]p266,表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证明,中国绝不会侵犯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和主权,同时也绝不允许自身主权、合法权益被侵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引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9]p266,既表明了世界各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各国内政外交不容其他国家干涉,更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具体的、历史的实际的正确发展道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好与不好只有中国人民有发言权。

(四)对联。相比古诗、古文、谚语,习近平在国际演讲中所引用的对联次数相对较少。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习近平引用于右任先生书写的对联“计利当计天下利”[9]p266,表明中国愿意与东盟国家精诚合作、互利共赢,中国希望以自身的发展推动东盟国家的发展,欢迎东盟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引用林则徐所题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0],表明国际组织成员应该秉承开放、包容的原则去参与国际事务,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一起承担国际责任、面对风险挑战,也倡导世界各国共享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蛋糕”。

二、习近平国际演讲中用典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在国际演讲中引用中华文化经典提升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弘扬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在外交演讲中引用中华文化经典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彰显和认可,而中华文化经典的成功引用在取得了关注的同时,激发了华夏儿女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加坚定了中华儿女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这种认可正是对“文化虚无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习近平在国际演讲中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不仅使更多外国公民了解到多种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学形式,更借助这些表达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意识观念,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百年目标”向世界宣示,对于弘扬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书籍、影视、广播等方式,国家领导人在出访中的演讲无疑是传播本国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经济体之一,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活动和相关讲话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先辈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经久不衰,是从实践中发展而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精神文明。

习近平在国际演讲中引用中华文化经典,通过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现了古诗、古文、谚语、对联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形式,使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和感受到了形式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领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三)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经济时代过后,世界将迎来文化时代。文化时代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社会、政治、环境、艺术、科学、娱乐和精神的综合比拼”[11]。文化软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智慧和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动力与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國,正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题中应有之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正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源泉。

习近平在外交演讲中引用中华文化经典有利于传播中国的价值观,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从而推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多的认可和赞同,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促进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四)深化了中外沟通与交流。沟通与交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进一步深化不仅依靠于经济贸易往来和技术合作,还取决于双方之间文化的深入互动。中外沟通与交流由于地域、文化、意识形态的理解限制,难免会有不畅之处,造成对彼此文化意识形态的曲解甚至偏见,不利于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习近平作为国家领导人在外交出访中引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向世界展现了最真实的中国形象,例如中国“达则兼济天下”的义利观、“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是非观,表明了中国走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通过国际演讲让更多的世界公民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百年目标等,促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中外双方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沟通。

全面、具体地分析习近平在国际演讲中的用典,有利于从国际视野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本质,领悟习近平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激励我们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自觉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4-22.

[2]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29.

[3]习近平.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在巴西国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7-18.

[4]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7-05.

[5]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9-24.

[6]习近平.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6-01-22.

[7]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

[8]习近平.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 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8.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1-20.

[11]宗寒.谈中国精神[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6).

责任编辑/梁发明

猜你喜欢

用典文化价值习近平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习近平用典
漫谈诗词“用典”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刍议尖扎藏族“则柔”的文化价值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