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寿命的多维度观察

2017-09-05张田勘

大众健康 2017年9期
关键词:寿命长寿癌症

7月26日,北京市政府联合市卫生计生委发布《北京市2016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2016年北京市户籍居民预期寿命达到82.03岁,高于全球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80.8岁。

此外,国家统计局透露,2015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比2010年的74.83岁提高1.51岁。分性别看,男性为73.64岁,比2010年提高1.26岁;女性为79.43岁,比2010年提高2.06岁,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与世界其他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人均预期寿命是虚拟而非真实

谈论人的寿命,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平均预期寿命。它是一种假设的或假装的寿命,并非真实的。平均预期寿命并非指现在的人的寿命,而是假设现在出生的人如果保有目前的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才有可能活到的年龄。同时它是一个平均值,并非所有人都能活到这个假设的年龄。

平均预期寿命就是假定有一批人,从0岁开始,按照目前各年龄段人群逐渐故去,直到最后一个人终老,统计这批人平均的死亡年龄,就是平均预期寿命。所以,目前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是指2015年以后出生的人,男性可能活到73.64岁,女性可能活到79.43岁。北京户籍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82.03岁是2016年出生的人才有望达到,而非指现在已经活了一大把年龄的人的寿命。

人的死亡率在不断变化,平均预期寿命不过是一种假定的数值或指标。至于现阶段的人,假设已经35岁,就要看1982年(或1980年代)的平均预期寿命是多少,从而预测其平均可能活到多少岁。当时的统计数据是67.77岁。这就是说,现年已经35岁的人,平均有可能活到67.77岁。当然,这是一个平均数,有人活得更长,有人可能活不到这个年龄。

纵比和横比

显然,这也引入了一个看待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的正常角度,从中国人的历史发展来看寿命。从这个角度来看,当然令人鼓舞。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可以选择几个节点来看。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民国是35岁,1949年是37岁,1957年是57岁,1981年是67.77岁,1997年是61岁,2000年是71.4岁,2005年是73岁,2010年是74.83,2015年是76.34岁。

如果拿2015年与1949年相比,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39.4岁;但如果拿2015年与2010年相比,只增加了1.51岁;如果与2005年相比,也只提高了3.34岁。可以看出,提升的速度显然放缓了许多。由此,从另一个角度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较为缓慢。

由于全球化,经济和文明发展的同一性或同质性,不只是中国人民的寿命在提高,世界人民的寿命也都在延长。并且,其他国家人民的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更快得多,远远把中国甩在身后。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国力大增,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经济发展必然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公民的长寿奠定了基础,世界各国的人均预期寿命都在提高。然而,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只增加了5.1岁,达到73.1岁,增幅最小,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韩国和苏丹等国的增幅还小。

而且,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巴西、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抑或伊朗,虽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远不及中国,但在此期间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都超过了5.1岁。西欧大部分国家、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等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在1990年初就比中国高,而且,从2000年到2008年的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幅度也都超过了中国。

这种横向的比较说明,中国人如今的寿命增长并非理想状态,并且也意味着,并非经济的发展就会自然而然让人长寿起来,这种现象在19世纪初世界各国普遍经济增长后,也出现过,人们的长寿和健康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长寿之后的忧虑

为何中国比以前富多了,但长寿和健康方面的进步比起其他国家来还处于落后状态,或进步有限呢?这要归结为两大原因。一是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与时俱进,以及没有使得人体的生理心理变化赶上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落后和不科学造成更多的疾病和死亡;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粗放型经济的发展,污染如影随形,包括空气、水、土壤和食品污染比比皆是,导致人们生更多的病和更容易生病,患病率死亡率也在增加。

这两者相加,使得国人的心脑血管病、各种癌症、糖尿病等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造成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缓慢,甚至停止增长。在中国人的死因中,80%死于慢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和癌症,而75%的慢病又与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有关。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中国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10秒就有1人因此丧生。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癌症新增429.16万例,死亡281.42万例。其中肺癌和胃癌高居发病和死亡前两位。中国的癌症发病人数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的糖尿病调查数据表明,2015年全球20岁-79岁的人中约有4.15亿人患有糖尿病,另有3.18亿人潜藏有很高的糖尿病患病风险。中国糖尿病患者有1.096亿,居全球首位。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4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数将达1.507亿。

当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时,才能看清中国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的真实含义。从广义来说,任何预期寿命都是假装的或虚拟的,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人们预期寿命的增幅甚至比很多发展中国家都不如。这才是中国人预期寿命的真实状况。并且,即便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在环境污染和行为方式影响下,各种慢性病如影形随伴随着人们,造成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并不高,有的人甚至生不如死。

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控制污染或达到零污染,以及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并采取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大幅提高国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这样的长寿也才符合“给生命以时间和给时间以生命”的高质量长寿。

张田勘

学者、专栏作者、科学作者,有文理(医)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为国内外多家媒体专栏作者。在国内外发表各类文章数千篇。已出版著作16本,如《疫病简史》《生命存在的理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人类文化》(上下册)。主要关注科学哲学、科学史、医学与社会、生物医学信息等。

猜你喜欢

寿命长寿癌症
走路是最好的长寿药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放疗
美丽的长寿花
中国癌症分布图
世界最长寿的人
恐龙的寿命有多长?
完型填空
一切要做到无心才长寿
你的寿命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