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语言积累,处处勤于实践

2017-09-05杜洪岩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习作语言同学

杜洪岩

在有一定语言积累的基础上,学生逐渐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才能构筑属于自己的文学精神领域,即写作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后认为,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重视语言积累

俗話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正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作文训练也是如此。

首先,加强课外阅读,加大学生阅读量。

我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学生间的书可互相借读,要求读后互相讨论交流,开展“献一本我喜欢的书给你给他”的活动,要求学生先自读、后推荐,全班献书荐书,组建班级“小小图书馆”,营造人人都读课外书的良好氛围。二是让学生从图书馆自选数篇好文章进行自读,读后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复述。另外,教师还要提高阅读质量,我要求每名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各自取名、美化。孩子们有的将其取名为“萌芽集”,有的将其名曰“藏宝集”,还有的把它称为“浪花朵朵”“贝壳串串”。我还要求学生剪贴、摘抄报刊、书籍中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和名人格言,并鼓励学生写下简短的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其次,注重课内练习,增加练习机会。

课内抓根固本。课堂是教育阵地的主战场,如何切实完成字、词、句、段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任务,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语言训练呢?一是明确目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二是加强背诵训练。语文课上教师要精讲多练,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中的佳句好段,对名作家的著作则要求全文背诵。天天坚持,日积月累,学生用起词句来就会左右逢源。

二、处处勤于实践

著名作家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教师应有计划地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使他们怀着真挚的感情去观察、体验生活,接触自然,深入社会,以丰富自己的感性体验。

1.关注校园生活

小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最熟悉的是老师和同学,对校园环境、校园生活了如指掌。但是,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进行有序思维,学生就难以用语言表达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所以,我经常利用课余及实践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去校园、操场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让他们用感官记录下多彩的校园场景。只有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的孩子才能有真切的感受。

2.观察自然的奇妙

四时之景,各有所胜,它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审美感受。因此,我们要带领学生们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引导他们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发现美的形象,描述美的景象,抒发爱美的激情。

比如,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降临时,我们正在上语文课,有几个坐不住的同学开始向窗外望去,看着他们欣喜渴盼的神情,我已猜透了他们的心思。于是,我让全体同学起立,排队来到走廊上,去欣赏空中飘飞的雪花。“我们可以堆雪人了!”“等雪再下大些,我们就到外面去掷雪球吧!”……同学们议论纷纷。看到这一情景,我决定抓住这次机会,指导学生写作。我从看、听、闻、触四个方面指导他们欣赏雪景,并鼓励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有的学生说:“下雪了,大地就像穿上了一件银袍。”有的学生说:“雪花仿佛是一个快乐的精灵,在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有的同学开始背有关雪的诗或儿歌:“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不知是谁送花来。”“你们愿意用手中的笔留下这美好的雪景吗?”我趁机说。学生们余兴未尽,又身临其境,都立马拿出笔来,把观察、感受到的美景,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也为今后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在充满爱的家中丰富习作的情感

家对学生来说就是“爱”的代名词,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学生习作不竭的源泉。教学中,我把家庭生活分成了几个板块,让学生每周出一期节目,记录一个情节。①我家的成员(他们的性格爱好等);②沟通桥梁(家庭成员之间的趣事、烦心事等);③劳动(包括家务劳动、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例如,有个学生在“沟通”这个板块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中午放学回家后,我掀开锅盖一看,锅里空空的。不对呀?每到这时,妈妈都要做好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等着我和爸爸回来啊!原来,爸爸妈妈吵架了。唉,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拿出他们结婚时的录像带,边看边哈哈大笑,还拿他们开玩笑,他们也不禁被我逗乐了。我将爸爸的手放在妈妈的手上,他们被我感动了。就这样,哈哈,他们和好了!”这是一则典型的家庭生活片段记录,虽然细节部分不够具体,但事情的前因后果基本交代清楚了,能为习作提供原汁原味的素材。

猜你喜欢

习作语言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