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叶丁生

2017-09-05徐金明胡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浙大胸外科浙江大学

徐金明 胡坚

· 历史·名家·记忆 ·

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叶丁生

徐金明 胡坚

叶丁生出生于1932年8月5日,1955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分配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大一院”)工作。1963年他考取北京阜外医院研究生,师从我国心胸外科泰斗吴英恺大师。1968年,叶丁生教授回到杭州,当时正值“文革”高潮,工作非常艰难,他在浙江省内率先开展了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胸主动脉瘤和无名动脉瘤。1976年,叶丁生教授在浙江省内率先施行了第一例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并获得成功。

1977—197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叶丁生教授带领和团结科室同志,以一种“吃草挤奶”的精神研发了中国人自主设计和制作的人工心脏瓣膜。在医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全科室同志的支持下,与杭州钟表厂合作(支架),由六一针织厂提供聚丙烯包布,并由瓣膜实验室完成缝制,经测定及动物实验,取得瓣膜临床应用的成功。该课题研究“生物瓣膜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使得浙江省成为继北京和上海之后第三个完成这项工作的省份,并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1980年,叶丁生教授由国家高等教育部推荐作为访问学者赴南斯拉夫(Rebro医学中心)、瑞士(Zurich大学)、美国(麻省总医院)进修学习,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带回国。归国后,他带领当时设备简陋、观念落后的心胸外科从体外循环、术中麻醉、术后监护等各个方面改进治疗模式和突破技术瓶颈。1982年,叶丁生任心胸外科主任,继续开展生物瓣和部分机械瓣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正式成立了监护室,并对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常规制度。此外,叶丁生教授还注重加强国内外交流,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接待美国、日本、瑞士、加拿大、印度等各国外宾的参观讲学,并开展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马凡综合征等大血管手术,使得浙江省的心脏外科水平保持在全国先进行列。

正是得益于叶丁生教授及其带领团队的努力,1986年浙大一院心胸外科在浙江大学几个附属医院的心胸外科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与美国HOPE基金会合作的机会。从此,浙大一院心胸外科走上了快速发展的10年。从开展进口机械瓣置换、冠状动脉搭桥到心脏移植,叶丁生教授的团队一直引领着浙江省心胸外科发展的步伐,也代表着当时中国心胸外科发展的最前沿。

进入21世纪以来,叶丁生教授带领浙大一院心胸外科取得的辉煌成绩先后获得了来自医院、浙江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的肯定和表彰。1992年叶丁生教授获得国务院终生特殊津贴,2010年获得浙江省胸心外科学会事业突出贡献奖,2014年获得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杰出贡献奖。

作为中国著名的心胸外科专家,叶丁生教授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忱,如今85岁高龄的他依然关心着我国心胸外科的发展。1998年退休返聘至今,他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着贡献。

叶丁生教授曾经说过:“每人都有理想,但实现的不多;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理想,能实现的也并不多。不要去后悔昨天,因为已成为过去,但我们有权利去规划明天,因为明天即将到来,成为我们今天的梦想。”

(本文编辑:周珠凤)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7.03.01

310003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胡坚,Email: hujian_ med@163.com

2017-05-10)

猜你喜欢

浙大胸外科浙江大学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第三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
有趣!浙大的实践课让网友羡慕不已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La jeunesse chinoise d'aujourd'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