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藏清代刑罚通草画赏析

2017-09-04郑颖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8期
关键词:清代刑罚

郑颖

【摘 要】通草画是一种绘制在由通草茎髓切割而成的薄片上的水彩画,其于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兴盛于广州地区,主要用于外销。通草画涉及的题材范围极广且多采用记实手法,向世界展示了当时中国的风土人情、仕宦生活、民风民俗等,是研究当时社会风貌的一手资料。本文通过对馆藏一套共十二幅刑罚通草画的赏析,探讨和分析了清代刑罚的种类、形制、犯罪生活等,从而展现出清代社会的刑罚现状。

【关键词】通草画 清代 刑罚

通草又称通脱木、天麻子,五加科灌木,原产于华南地区和台湾省,是制作宣纸的原料。将其茎的中心组织取出,可制成通草纸。通草画又称通草水彩画,就是在通草纸上用水彩颜料绘制而成的图画[1]。通草画在19世纪兴盛于广州,题材以反映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各色人物为主,如官员、兵勇、农民、手工业者以及杂耍、纺织、演奏、刑罚。它采用西方绘画的手法来展现中国的本土风情,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可以说,通草画是西方人认识中国的“照片”[2]。

本文赏析一套以刑罚为主题的通草画共十二幅,描绘的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五刑和明清时期的各类新式刑罚,这些图画以极为写实的手法,将不同种类的刑罚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中国古代的刑罚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从单一的惩戒手段几经演变,形成了体系完备、等级差异明显、社会调解功能广泛的刑罚体系。隋代的《开皇律》删除了不少残酷的刑罚内容,把死刑方式减少到绞刑和斩刑两种。同时修改了流刑和鞭刑,改鞭刑为杖刑,由此确立了封建社会沿用至清代的笞、杖、徒、流、死五刑。清代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刑罚种类和制度,并同时创造出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刑具和刑罚[3]。

清朝时期,北京城由步军营负责维持城区治安,光绪《大清会典事例》载:“地方文武,皆有缉匪之责。”负责缉捕犯人者通常是捕快、马快、民壮。图1描绘的就是当时衙门捕快缉捕犯人的场景,位于最左侧的是此次抓捕行动的主要负责人——捕头,他左手持刀鞘,右手执刀柄,两名左营士兵正协力抓捕犯人。其中一人正用左手控制着犯人的胳膊,另一人揪起犯人的辮子,右手持刀。犯人身着棕黄色上衣、灰色裤子,双脚赤裸、双手被反绑,正低头受捕。画面右侧,一位身着蓝色长衫、粉色裤子的妇人神情慌张,双手前伸似在匆忙追赶,应该是请求官兵网开一面。该画用简洁的线条和颜色,展现出清代缉捕犯人的场面,传神地刻画出缉捕中各种人物状态。

中国古代的酷刑多与示众有关,《大明律》中规定:“官员若贪污赃银60两以上,将枭首示众、剥皮实草。”图2描绘的是一男一女被游街示众的画面,走在最前面的一人正在敲锣,吸引民众的注意。两名犯人双臂被反绑驱行,两人均回望身后的执法者,眼神中流露出惊恐和哀求。队伍最后方是一位身着橙色上衣与蓝裤的男子,他左手紧抓着捆着两名犯人的绳索,右手高举一束粗大的藤条,正要驱赶犯人前行。该画生动地展现了犯人游街示众的场景,人物表情生动,衣纹线条流畅,用色自然。游街示众现象的背后,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表现。在一个依靠儒家伦理进行统治的社会中,游街示众作为一种连带性的惩罚,统治者认为其更有利于震慑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掌嘴是一种清朝刑讯时允许使用的刑罚之一,其既可用于刑讯也用于处罚。行刑时通常用手或竹制、皮制的专门器具抽打犯人耳光,程度有轻有重,轻者将嘴打肿,重者可以打掉牙齿,因此也称得上是酷刑之一。图3描绘的是审讯犯人时正进行掌嘴的场景,画面的最右侧双膝跪地的是正被审讯的犯人,行刑者用木质的掌嘴器具对他施刑。画面最左侧头戴花翎官帽的府衙官员,正在审问犯人。官员身旁一人身穿黄衫,左手持纸卷,右手握笔,正在做现场笔录。

图4描绘的是杖刑的行刑场景,杖刑是隋唐以来的五刑之一,行刑时一般是“去衣受杖”,即脱掉犯人的中衣(内衣),直接用毛竹、木板击打其臀部。清代杖刑沿袭明制,不同的是清代杖用的大竹板,长五尺五寸,大头阔二寸,小头阔一寸五分,重不过二斤。图中共有三名施刑的官兵和一名犯人,身着蓝衫红裤的官兵按住犯人头部,身穿黄色上衣的官兵将犯人的裤子扒至大腿下部,露出犯人的臀部,最后一名官兵则手持木杖(该刑具上部为宽扁的板状,下部为细长的棍状把手)施刑。

枷刑是一种独立于五刑之外的特殊刑种,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北魏时朝廷正式颁定枷为官方刑具之一,唐朝《旧唐书·酷吏传》记载:“作大枷,凡有十号: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明朝发明了立枷将枷刑变为变相的死刑,到清时期枷刑已成为一种具有优待性质的替代刑和附加刑[4]。

图5描绘的是清代枷刑处罚的画面,图中主要有三男一女和一个孩童组成,画面右边是两名正受着枷刑的男犯人,两人脖子上都由两块木质枷具夹着,枷具两侧贴有封条。其中一名犯人坐在一张特殊的椅上,另外一位则跌坐地上,双手托着沉重的枷具。画面的左方一位身着蓝衫青裤的妇女正双膝跪地,希望可以求得看守的官兵给犯人们送一些吃食。图6展现了枷刑的另一种形式——男女共同受枷,我们可以看到图中有四位人物,左侧身着蓝衫蓝裤的女犯人和身着绿衫红裤的男犯人同时被一副枷具夹住,两人双手都托着沉重的枷具。画面右侧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左手提着篮子,右手指着犯人们,似乎正恳求执法者允许她送饭给犯人吃。这两幅图都极为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神态和心理,犯人们痛苦、屈辱和愤怒的面部表情,官兵阻拦恐吓妇人、对行贿的暗示,妇人恳求允许她送吃送喝给犯人的屈服和无奈,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7描绘的是锁带、石墩、铁杆三种刑罚。最左侧的犯人脖子被铁索锁着,手持蒲扇朝炉火挥动,似乎在熬制药材。中间的犯人坐于石墩之上,脖子被铁链锁着,锁链下端被固定在沉重的石墩上。锁石头应为清朝才出现的,是一种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刑罚手段。右侧一名犯人脖子被锁链缠着,双手扶着铁柱,锁链末端被固定在沉重细长的铁柱上,铁柱上端挂有一枚铃铛,使得犯人无法逃狱。监督三名犯人干活的官兵右手拿着一根烟杆,左手持一束藤条,随时准备鞭打犯人。

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偏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在我国起源很早,并且历史悠久。从远古流放之刑出现,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已定刑的犯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以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大清律例·名例律上》所谓“不忍刑杀,流之远方”。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流放是十分独特的政治现象,被统治者自诩为一种仁慈的刑罚,从而体现儒家所提倡的仁政和慎刑[5]。图8描绘的是清代流放刑罚的画面,在图中,我们能看出画面左边的两个头戴清代官兵官帽的男人,应是流放刑罚的执法者。画面右侧身着红衫的赤脚男子应为被流放的犯人,他手裹着一张短竹席,挑着行李,正回首望着送别的妇女,女子正擦拭眼泪,依依不舍。此图十分传神地展现出流放犯人临行时和亲人分离之苦。

清代的死刑主要有斩首、绞刑、凌迟、赐死等,而死刑又可以分为立即处决、斩监候、秋决。我国自汉代起对判处死刑的囚犯,都是在秋后执行,不是一经判决,就马上执行。清代遵循旧章,除了大逆不道、谋反、江洋大盗外,其余死刑犯一律暂时监禁起来,等候秋决。

图9描绘的是清代死刑的一种主要形式——斩首,斩首也称“砍头”“杀头”或“问斩”,即将犯人的头部砍去致死。图中赤脚穿红色上衣的皆为犯人,最左侧的已经施刑完毕,头部血淋淋地落在身体前方,身体俯于地上。另外一名犯人正等待被下令施刑,最右侧身着黄色长衫的执法者高举令旗,准备发令。该画生动地展现了实施死刑的惨烈场面和即将被斩首的犯人表现出的恐惧悲痛之情。

图10描绘的中国历史上极为残酷的一种刑罚——凌迟处死,凌迟俗称“千刀万剐”,其主要是针对犯了谋反、犯上作乱、“口语狂悖”等“大逆”“逆伦”罪的人设置的。也就是说凌迟主要是用来处死危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犯。《大清律》中有明文规定:“谋反大逆: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画中被绑在木制十字架上的女犯人正在被施以凌迟之刑。最左侧的身着粉衫、右手持刀、左手打扇的官兵则是此次刑罚的执法者。画面的右侧有三人,其中两名官兵挑着一个大竹筐,竹筐内蜷缩着一位身着红衫的男犯人,面对凌迟惩罚表现出极度的惊恐。该画形象地刻画出凌迟刑罚的残忍和犯人遭受凌迟的痛苦与绝望[6]。

图11描绘的也是清代一种特殊的刑罚——压杠,压杠属于清代刑讯时允许使用的刑罚之一,即在下跪人腿弯处放置木杠,由行刑人站上去踩,让犯人受到极大的痛苦,甚至可使被压部位的骨头碎裂。图中犯人跪在地上,手臂被绑,膝盖弯曲处放置了木杆,两位施刑者正同时单脚站在木杆上行刑。在画面的最右方,一身穿青衫的官兵左手持红色登记簿,右手握毛笔,正在做笔录。

图12描绘的是清代桶枷、锁带、木凳三种不同刑罚。最左侧的为桶枷,桶枷是枷具的一种变形刑具,犯人只有头部露出木桶外,身体被囚禁于窄小的木笼内。图中间的犯人受的是锁带刑罚,犯人双脚被锁并固定在沉重铁条上的脚镣中,难以移动,故跌坐在地上。而画面右侧的犯人双手反剪,跪在地上,背部紧贴着长板凳,其身后的官兵正拉着犯人的耳朵使其头部紧靠着长板凳。同时右脚踩着板凳下方的凳脚,使凳子紧贴并挤压犯人,犯人通常会痛苦不堪,甚至晕死过去。

上述整套十二幅通草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清代各类刑罚的场面,让人触目惊心,使人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社会刑罚的残忍和严酷。画面不仅描绘了笞、杖、徒、流、死这五种封建社会主流的刑罚,还鲜明地描绘出五刑之外的缉捕、掌嘴、枷刑、压杠以及清代特有的锁石、木凳之刑。通草画作为清末出口欧洲社会的商品之一,为迎合西方人的审美,用十分明亮的色彩,写实的画法,将中国的各类刑罚像写故事一样绘画出来,成为欧洲社会了解中国社会生活的明信片,对中外文化交流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钰. 通草画:广州名片的前世今生[N]. 信息时报, 2013-03-03(35).

[2]沈嘉禄.通草画——来自东方的“古明信片”[J].档案春秋,2012(03).

[3]高长富.中国古代刑罚思想与酷刑简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4]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清)沈家本撰.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清)吴坛撰,马建石,杨育棠主编.大清律例通考校注[M].北京:中國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清代刑罚
人类为何需要刑罚
刑罚现代化本体初论:目的与路径
断盐也是一种刑罚
略论清朝蒙古族“那达慕”概况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