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一样的油炸豆干

2017-09-04倪可凡

作文·初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豆干担子余晖

倪可凡

那油炸豆干,和别处的就是不一样,每每想起,我的心里就痒痒的,想立即吃上一口。

小区的西门边,有一位卖油炸豆干的大爷,从我上一年级起,他就天天在这里卖油炸豆干,我实在抵挡不了那香飘万里的豆干的诱惑,每周都要买几串过过瘾。

下午,太阳才刚刚偏西,大爷就挑着油炸豆干的担子来到了小区门口,他刚把担子放下,就有几个馋嘴的围了过来。大爷麻利地摆好担子,用火钳先往火炉里加了两块木炭,生意开始了!

几分钟后,油锅就开始冒热气了,大爷抓一把事先泡好的乳白色的豆干放入油锅中。豆干入锅后“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大爷用超长的筷子迅速地在锅里轻轻拨了几下。过了一小会儿,豆干浮了起来,就像欢快的小鱼儿从水底游到了水面上,并且个个鼓着个大肚子,煞是可爱。很快,大爷喊了一声“好咧——”,然后用笊篱一下子捞起金黄色的豆干,放在锅面上的铁丝网上沥油。“等一下啊,油沥出来才爽口。”大爷看着大家急切的眼神笑呵呵地说。

大爷用钢签把豆腐干一一穿好,熟练地刷上不同口味的酱料,然后递给我们。我接过豆干,先放在鼻子下深情地闻了一下,又看了一眼那金黄色的诱人的表皮,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豆干鼓鼓的皮一下子就炸裂开来,露出乳白色的里肉。这豆干很有嚼劲,越嚼越香。

“大爷炸的豆干为啥就这么香呢?”我问道。

“大爷炸豆干有20年了,炸出来的豆干没有一天不好吃。”一位奶奶说道。

“他家的豆干是用卤水做成的,浸泡豆干的卤汁也是独家配方。另外啊,他家的油是纯正的豆油,天天换新油。手艺也很讲究,一点不含糊。”还有一位“美食家”似乎对此深有研究。

“呵呵,你们大家喜欢吃,我就高兴。”大爷乐呵呵地说。

听说小区的南门口也有了卖油炸豆干的,比大爷卖得便宜,而且不用等,都是提前炸好的,有人要了,再下锅热一下就好。有一部分吃客被分流到那边去了。有人劝大爷说:“你下次也提前炸好,这样顾客不用等,你的生意也会更好的。”但大爷不同意,说:“重回锅的豆干怎么会有一次炸成的好吃呢?我宁可少卖点,但质量不能打折扣。”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向大地,锅里金黄色的油和金黄色的豆干仿佛也与这余晖融为一体,老人的脸上身上也披上了金色的光辉,这个场景别有一番味道。

大爷依然每天照着老节奏卖油炸豆干。不管生意好与不好,不管天热天冷,大爷都守着那个担子,守着那份执着。而我,也依然一有机会就去大爷的摊子上吃上一串油炸豆干。

(指导老师 朱 光)

簡 评

这篇文章,落笔的重点应该在“不一样”上,要突出这家的油炸豆干如何与众不同。你看,作者开篇点题:“那油炸豆干,和别处的就是不一样”,这种直入主题的方式很能一下子吸引读者。如何介绍它的与众不同呢?本文体现了小作者说故事的能力。小作者没有干巴巴地作对比介绍,而是先从卖油炸豆干的老大爷写起。写他不急不慢地支好摊子,生火热油,下豆干……这一系列动作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写出了老大爷做生意心中有“准绳”,不因顾客排队或敦促而减少工艺流程的“职业操守”。然后,小作者进一步渲染老大爷的做生意之道,这次不是正面描写,而是通过他人之口侧面烘托。这样,正面描写加侧面烘托,立体地塑造了一个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小生意的小摊贩的形象,如此一来,这油炸豆干如何与别家不一样也就显而易见了。仔细观察,认真构思,一件常见小事也能成就精彩美文!

(筱 梅老师)

猜你喜欢

豆干担子余晖
惜今(新韵)
我家的“豆干”
我家的“豆干”
《皖南的秋天》《余晖》
东风渠的余晖
东风渠的余晖
担子越重越要爱护挑担人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干与腐竹中溶剂黄2及溶剂黄56
向党要副担子挑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