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玄武门之变不在玄武门

2017-09-04◎高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东宫李建成人才观

◎高 成

玄武门之变不在玄武门

◎高 成

在人们的印象中,玄武门之变是这样的:李建成想要谋害秦王,于是在玄武门内布置了伏兵,等李世民一行赶到,城门立马关闭,经过一番厮杀,李建成、李元吉人头落地。但是在史书中,是李世民想要伏击李建成,而且埋伏地点根本就不在玄武门;事发前后者对前者当日的预谋几乎毫不知情。

李建成、李元吉入宫前,曾经得到张婕妤的消息,知道了李世民告发他们淫乱后宫。李元吉曾劝李建成不要去,但李建成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李渊要在这天审问三位皇子,事关重大,身边的保卫部队会比平时多,应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于是两人平安地通过了玄武门,一路来到临湖殿。李渊在船上等着审案呢,可以说临湖殿就在李渊的眼皮底下。

本以为马上能见到李渊了,这时,埋伏在附近的李世民出现了,跟在他们后面边追边喊,李元吉搭弓射箭,想要射杀李世民,可是连弓都拉不开,李世民看准时机,将李建成射杀。这时,尉迟敬德率领70骑兵赶来增援,数十人一齐射箭,李元吉中箭坠马,落荒而逃。关键时刻,李世民的坐骑受到惊吓,跑入旁边的树林,本人也被树木挂住,坠马不起。李元吉见机会来了,立马赶上,想用弓弦勒死李世民。见状,尉迟敬德策马救主,李元吉吓得拔腿就跑,可双腿怎么跑得过马呢,很快,李元吉被尉迟敬德射死。

为什么李世民不在玄武门搞伏击,偏偏要跑到临湖殿呢?因为在政变过程中,杀死李建成与控制李渊同样重要。如果只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未事先控制李渊,就给李渊留下了反应的机会。他得知消息,可能会调兵阻挠李世民的行动;没有他的认可,李世民的所作所为就是叛乱。直接去湖边控制李渊,并留部分人手在附近的临湖殿伏击,是最好的选择。

到这时,虽然中间出现险情,但政变进展得大体顺利。可是坏消息说来就来,东宫、齐府将领率领两千精兵直奔玄武门,想要为主子报仇。他们能够获得消息,说明出入太极宫的城门并没有在政变时关闭,以致消息走漏。如果东宫、齐府军队打进玄武门,后果不堪设想,这时在玄武门的秦府将领是张公瑾,他“多力,独闭关以拒之”,一个“独”字说明其他的秦府将领都不在,此情形再次佐证埋伏地点不在玄武门。

驻守玄武门的屯卫将领早被秦王收买,他不去打张公瑾,准备出兵抵抗宫府军,手下有人劝他观望,不用着急出兵,但他不肯,大呼前进,英勇战死。凭借坚固的城墙,双方打了很长时间,僵持住了。见没有进展,东宫将领薛万彻扬言要打进秦王府,那里的防御设施可不比玄武门,秦府士兵都非常害怕。

这时,尉迟敬德拿着太子、齐王的首级给东宫府兵看,对方纷纷溃散。东宫府兵已经获悉了太子的死讯,他们来就是为了报仇的,怎么看到头颅就放弃了呢?因为攻打玄武门良久,效果平平,锐气已失,出发前的怒火消退,逐渐心灰意冷,变得理性起来;这时突然见到首级,加重了负面情绪,李建成已经死了,玄武门久攻不下,就算把秦王府拿下了又能怎么样?天下不还是他李世民的?继续抵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逼宫可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弄不好遗臭万年,李世民决定让尉迟敬德背这个黑锅,此人忠心耿耿、骁勇善战,有很强的威慑力,肯定能够完成任务。

没过多久,尉迟敬德全副武装、手持长矛,威风凛凛地站在李渊面前。之前李渊莫名其妙被人劫持,但并不能确定就是李世民所为,如今看到尉迟敬德这番装束,非常害怕,问:“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尉迟敬德回答:“太子、齐王作乱,秦王已经带人把他们收拾了,因为担心陛下受惊,故特意派我来保护您。”是啊,这种事情,除了秦王,还有谁会去做呢?李渊算是彻底明白了。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李渊问身边的大臣怎么办,大臣们说李建成和李元吉本来就没什么功劳,内心还险恶,现在秦王杀了他们,实为罪有应得,只要乖乖交权,保证什么事都没有。

环顾群臣,李渊自知已经陷入绝境,只好说:“善!此吾之夙心也。”当时战斗仍然没有停止,尉迟敬德请求李渊下令,让诸军都受秦王处分,李渊准奏。

政变结束了,父子二人相见,李渊安抚李世民说:“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见父皇当着自己的面认输,李世民激动地喜极而泣。

贞观二年(628年),李建成下葬当天,李世民在宜秋门“哭之甚哀”,一来是为了表现他对兄弟的情义,二来是为了安抚魏征等人。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该狠的时候,李世民也不会手下留情,很快他就去收拾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们了。

编 辑 / 子 玉

2017年5期《百家讲坛》(红版)精彩看点

俞敏洪说:“年轻人没有虚荣心就意味着行将就木。”虚荣心有时也是一种动力,可若虚荣过度,那就惨了。看看沈括记载的江浙士人、明人笔记中的画家张允怀,他们是如何虚荣“死”的?(详见P22《爱慕虚荣,害人不浅》)

在当代企业的发展理念中,人才观起了决定作用。《水浒传》中的梁山也是如此:梁山在收缩型、扩张型和战略转型期,每个特定时期都需要引进不同的人才,而不同的人才观也决定了梁山不同的发展局面,王伦、晁盖和宋江的人才观为今天的企业老板树立了鲜活的榜样。(详见P76《梁山首领:合适的人才观引领企业前进》)

一个人是否讨嫌,有时候不看大事,看小事。有的人搞砸了大生意,你都觉得他情有可原;但有的人你和他不过交谈了几句,你就受不了了——这才叫登峰造极的讨嫌。年轻貌美的郭芙就在这类生活细节中将自己讨人嫌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详见P62《郭芙为什么讨人嫌》)

宫斗、下毒、生死劫,《明史》里“万贵妃谋害朱佑樘”的故事真是一出大戏,但《明史》编纂组送交乾隆审阅时,乾隆说:朕不信。的确,《明史》另一章就记载万贵妃一直抚养着朱佑樘、把他视若己出……《明史》捏造这个故事,到底存了什么心?(详见P72《万贵妃没害朱佑樘?》)

俄国女皇在奥尔洛夫两兄弟的帮助下成功上位,女皇一高兴就给二人加官进爵,还赏了他们一幅油画,谁能想到,这段经历在给整个家族带来荣耀的同时竟然带来了杀机:家族中先后有26名成员死于非命,画被捐给博物馆之后又害死了七名管理员。这幅油画为何如此诡异?杀机到底暗藏在哪里?(详见P42《油画竟能杀人复仇?》)

贾母生在大家族,长在大家族,嫁的也是大家族,富贵几乎伴随了她一生。人人都说她好热闹,玩起来比年轻人兴致还高,其实,她无非是害怕独留她一人去面对那寂寞的时光罢了。作为一个有才干、有格调的老太太,她的寂寞却无人懂……详见P60《贾母:我的寂寞无人懂》

2017年《百家讲坛》杂志更精彩!只需拨打邮购热线0371-56782056即可订阅拥有!

猜你喜欢

东宫李建成人才观
明代东宫教育述论
“冒犯”太子官位牢
从土地神角色看双红堂本《东宫扫雪》的独特性
辽代东宫官制的特点
《西宫太子东宫妃》民间封面设计大赛
“相交线”检测题
李建成:被历史严重歪曲的大唐太子
浅谈《三国演义》
太子李建成:被弟弟扭曲的准皇帝
蒙哥马利元帅的军事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