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伏妖篇》:“妖气”在人间

2017-09-04李天飞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伏妖红孩儿大法

◎ 李天飞

《西游·伏妖篇》:“妖气”在人间

◎ 李天飞

电影《西游·伏妖篇》选了三种妖怪当反派:蜘蛛精、红孩儿、九头雕,这三种反派妖精,都是对人间某些现象的象征。

蜘蛛精

关于蜘蛛精的造型,有人吐槽:“蜘蛛精吊了半个裸体在外面,还怎么进行攻击?”其实这个造型并不奇怪,只要去雍和宫看看密教的双修像,就可以知道这种造型本来就有性的隐喻。

蜘蛛精这一段,镜头基本都给了大长腿—这是当代人对性感的要求。肉欲或情色,不仅仅是佛教或道教修行路上的一道关卡,也是每个普通人需要面对的考验。

红孩儿

比丘国又叫“小儿城”,而红孩儿正是一个貌似小孩的妖怪,所以电影把比丘国国王和红孩儿联系起来。

比丘国国王身高如同成人,打扮却像婴儿,这很可能是在讽刺当代社会某些成人的“巨婴症”。有本书叫《巨婴国》,说某国大多数成年人的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而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巨婴的行为方式被该书的作者概括为“我要为所欲为,你让我这样做我就灭了你”,红孩儿所幻化的比丘国国王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巨婴。

九头雕

波涛汹涌中浮现出假如来,这是九宫真人的“随心随性大法”幻化出来的,而随心随性大法正是孙悟空的克星。

“随心随性大法”其实并非这部电影独创,这门“法术”在明代,甚至更早就有了,当时叫“狂禅”。提倡“狂禅”的人认为,心即是佛,心即是道,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穿衣吃饭等,莫非佛道。因此道不用修,礼佛无益,读经有害。不少人仅从字面上理解这种修行哲理,“狂禅”成了支持普通人随心所欲的理论。

百回本《西游记》把孙悟空叫作“心猿”,让他从“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学到了本领,他就是“心”的具象化。孙悟空是随心随性的,一言不合,就推倒御马监办公桌,打出南天门,跳出八卦炉,大闹天宫。“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吴承恩对这种随心随性带来的危险有深深的警惕,这正是对当时晚明狂禅的一种反思。随心随性的人必将被“随心随性大法”所害,这对“有钱就是任性”,“年轻就是任性”等“任性”风潮,未尝不是一种警示。

编 辑 / 灯 火

猜你喜欢

伏妖红孩儿大法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冬日珠宝吸睛大法
吸星大法
价值投资派鸡年“伏妖”
林更新
初三看贺岁片
倍增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