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为王者香 芳馥清风里
——历代名画家笔下的兰花形象

2017-09-03肖凌霄

藏天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张大千兰花画作

文/肖凌霄

兰为王者香 芳馥清风里
——历代名画家笔下的兰花形象

文/肖凌霄

古之“兰草”又叫佩兰、泽兰,即孔子所叹、屈原所佩、曹植所咏之幽兰。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空谷幽兰生长于深山野谷,洗净绮丽香泽,以清婉素淡之香长葆本性之美。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有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

因为幽兰的生态很适合国画的工具笔墨发挥,很适合中国历代文人画家普遍具有的清高、飘逸、雅兴、动态的表露,所以自宋后,画兰名家迭起辈出,相继以兰花为载体,把他们的理想、情趣、美感、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人皆画兰,兰兰有不同,往往是五叶三花即形态毕现,情趣盎然,加上艺术书法的题文题诗题句(中国古代的画家往往也是书法家、诗家、园林花卉行家),或寄情或寓意,笔简意赅,意境邃深,辄成珍品。

◎赵孟頫 《兰竹石图》

高洁飘逸之兰

代表画作:

南宋 赵孟坚《墨兰卷》

元 赵孟頫《兰竹石图》

赵孟坚(1199—1264),南宋画家。字子固,号彝斋居士,海盐(今属浙江)人。能诗擅书,工画水墨梅、兰、竹、石,取法扬无咎。尤精白描水仙,笔致细劲挺秀。传世作品有《白描水仙图》《墨兰图》《岁寒三友图》等。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作孟俯,元代书画家、文学家。

现今可见的较早的画兰名作是南宋赵孟坚的《兰竹石图》。赵孟坚的首创墨兰(用墨写兰),画幅上的兰都以墨色写成。只见墨兰两丛,生于草地;兰花盛开,如蝶起舞;兰叶柔美舒放,清雅俊爽。笔笔中锋,线条流畅,柔中寓刚,写出了兰清丽、高洁、飘逸的风韵,是赵氏画兰的代表作。

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赵孟頫的《兰竹石图》,明显地师承了赵孟坚的画法,以自由抒卷的笔调来表达一种奔放而飘逸的情感。

◎郑思肖《墨兰图》

亡国自尊之兰

代表画作:

宋末元初 郑思肖《墨兰图》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

郑思肖原名不详,自宋亡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繁体字)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寓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誓不与北人交往。

郑思肖擅长作墨兰,所画之兰多疏花简叶,不求甚工,而自由挥洒,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他借物抒情言志,浓墨写叶廖廖数笔,雄健沉稳,淡墨点花,点滴如泪,写出了画家的爱国之情和兰花的不屈、高昂的风骨。他画“露根兰”(即画兰不画土)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表达其民族自尊心。

传世之作《墨兰图》,用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亦不画土,显示花的品格不凡。画上题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落款“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钤以“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之章。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是时为元大德十年),这都表明他与元朝势不两立的坚决态度。

◎文征明《兰竹图》

◎李方膺《兰石图》

洒脱端正之兰

代表画作:

明 文征明 《兰竹图》

文征明(1470—1559),整整活了九十高龄。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原名壁,字征明,号衡山。学画于沈周,又与祝允明、唐寅、徐应帧相切磋,称“吴中四才”。

明代画家文征明笔下的兰,洒脱而不失法度,清标高洁而又端正紧谨,笔墨恣肆,且常杂以竹、荆、石块,以衬托兰姿,写出了兰花端正的风彩。留下了许多画兰名作如《兰竹卷》等。

《兰竹图》在画风上显得分外秀逸自然,潇洒清新,用笔流畅而秀挺,简朴而纤美。所画兰草,叶叶飞舞,生动有姿,兰叶用笔,刚柔相济,苍润劲挺,笔笔有功力,疏密有节奏。

激愤粗犷之兰

代表画作:

清 李方膺《兰石图》

李方膺(1695—1755),江苏人,清代画家,字虯仲,号晴江,又号秋池、衣白山人、借园主人等。

李方膺创作过不少关于兰石图的作品,《兰石图》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件。作品以淡墨粗笔点写出大块山石坡地,几丛幽兰,花叶纷披,纠缠错结。以焦墨写兰叶,运笔如飞,纵横豪致,粗犷不羁之气充满画面。此画作于乾隆十八年十月,而李方膺于十六年被诬贪赃而被撤职查办。这画也许是他激愤心情的真实写照。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郑板桥 《兰竹石图》

有节有骨之兰

代表画作:

清 郑板桥《兰竹石图》

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擅诗词、书法、绘画,个性鲜明,不随世俗,具有革新精神,是“扬州八怪”最杰出的代表。他主张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学习前人,但不为前人所拘泥。

郑板桥一生常以兰、竹、石为题材创作,认为“一兰一竹一石,有节有香有骨”。他画兰,甚至不远千里,到深山丛林中体察兰花的生长环境和性情。他发现,兰花叶短时花香极盛,叶茂密时花朵则疏而淡,并将这一发现表现于画中。他认为石与兰、竹有共同的环境,应互为伴生,共同生长,因此多将之同时画于一幅图上,称为《兰竹石图》。

画面上,石缝间,一丛丛分散的兰花生机蓬勃,意趣横生,以浓墨草书之中竖笔法,画出兰叶阳面,以淡墨书法之技画出兰叶阴面,形成了多而不乱、少而不疏的兰叶,加之如蝴蝶纷飞的花朵,似能闻到兰花之幽香。

《兰竹石图》据考证为郑板桥70岁时所画,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豪宕桀骜之兰

代表画作:

晚清民国时期 吴昌硕《墨兰图》

晚清民国时期 陈衡恪《墨兰图》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苦铁等。

陈衡恪(1876—1923),中国画家。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子。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善诗文、书法,尤长绘画、篆刻,曾得吴昌硕指授,笔简意饶。

吴昌硕《墨兰图》画中写山石危耸,幽兰丛生于崖壁石脚。淡墨粗勾山石,简笔点染。兰丛以焦墨渴笔写出,纵横纷披,其意萧萧。兰花以淡墨点写,浓墨点蕊,清雅恬淡。左侧题长句以补空白,又与画面豪宕气势相为辅成,整幅作品,一气呵成。

陈衡恪作画用笔生辣劲强,其《墨兰图》以焦墨写兰叶,其势纷披,硬朗爽健。兰花用淡墨点写,多以中锋拖出,少了几分娟秀妩媚,却多了一种桀骜不驯的气势,豪迈纵宕,畅快淋漓。

◎吴昌硕《墨兰图》(左);陈衡恪《墨兰图》(中);张大千《兰石图》(右)

高山流水之兰

代表画作:

近现代 张大千《兰石图》

张大千 (1899—1983),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张大千于四君子中虽然写兰最少,但功力深厚,令人赞叹。其中有一幅《兰石图》,兰花全以水墨写出,高崖之上的兰花喻为男性,刚健有力;谷涧的兰花喻为女性,柔弱多情。高低两相呼应,文人画气息玲珑毕现,不仅有明代花卉画家陈白阳的笔法,又有徐渭无土兰花的特征。

《兰石图》题识为:“看他知己淡如琴,不到行轩爱素襟。涤尽端州三尺砚,画成孤岫十分深。投闲自奈钟期听,澡世何劳泽畔吟。我有一行君莫羡,且随水谷浑流金。蜀人张爰。钤印:季爰之印、大千、小苦瓜滋味。”流露出知己难求、深慕伯牙与钟子期那样的千古知己绝唱——高山流水般的境地。以兰花喻为男女知己,在张大千画作中尚属首次。

责任编辑 陆青剑

猜你喜欢

张大千兰花画作
传奇大师张大千
曾熙&张大千:得弟,吾门当大
“吃货”张大千
学生画作欣赏
兰花
兰花鉴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我的最牛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