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兰花 千年史话

2017-09-03万云坤

藏天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蕙兰兰花栽培

文/万云坤

千年兰花 千年史话

文/万云坤

万云坤,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四川省兰花学会副会长。艺兰20载,著有兰花专著《养兰实战经验》等。2013年11月29日创办自媒体公众号(国香居guolan66166),每年坚持兰花文章写作50多万字,体裁多样,受益粉丝近8万人,致力弘扬中国兰文化。

兰花与人们相伴几千年,在日久的莳培欣赏过程中沉淀了大量与之相关联的点点滴滴,进而形成了中国兰文化,入诗词,入画卷,入歌赋,入寻常生活;同时,在漫长的欣赏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鉴赏体系——瓣型学说,并已沿用几百年。

兰花文化 与中华文明同源

梅兰竹菊乃四雅,千古传颂,家喻户晓。四雅之中兰花位列第二,可见影响之大传颂之广。据考古查证,1976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众多陶器中有一件器皿,上面刻绘一种五片叶的植物,叶间有花蕾含苞待放,下部又刻一长框的图案。据考古专家考证,器皿上所刻绘的那株植物是箬兰,即浙江产兰科植物中的落叶虾脊兰。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之一,距今有7000年左右,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通过古代生活器具浮雕上的兰花图案来分析,那个时候兰花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是人们美化生活且易随居的吉祥植物了。

又例如在神话传说中的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就已经认识了兰花,并由仓颉创造了“兰”“蕙”等字。

《路史》中说:“尧帝之世有金道华养兰。”《拾遗记》中说:“上古时须弥山第九层有仙人种兰。”这些虽是传说和神话,然而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国兰文化与我国文化是同时起源的。而且起始之时将兰视作仙草,以致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认为兰花非一般凡花俗草。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以兰花为主题的脍炙人口的美文诗篇和精美墨宝,洋洋大观。兰花入诗篇,最早从史料上能够查证到的,有公元前770-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等佳作的出现。

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国兰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左传》记载“燕姑梦兰生子”的故事,《诗经·郑风·按语》中有秉兰之诗句。这证明在孔子“兰为王者之香”之前,就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孔子家语》曰: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又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九华红素(局部)

兰花栽培 始于宫廷兴于大众

◎赤蕙新花红素

我们所喜爱和长期栽培的兰花,主要是中国兰,即春兰、蕙兰、墨兰、四季兰、春剑、莲瓣兰、送春、寒兰、秋榜、秋芝、套叶兰、绿兰、豆瓣兰等的总称。它们花形奇特,色彩丰富,博得栽培者的喜爱。

中国兰则简称国兰,通常是指兰属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假鳞茎较小,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至10余朵不等,花小而香。种类不同,叶花形态和花期变化较大,产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一般庭园和爱好者才开始注重人工培植,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就是兰花进入人工培植阶段的明证。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

◎九华红妆

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墨兰和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等。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

◎黄龙云海

◎虎 斑

兰花鉴赏 清代涌现专著学说

清代涌现不少艺兰专著,确立了“瓣型学说”,对兰、蕙的鉴赏标准提出了统一要求,并沿用至今。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霁楼所写。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铭品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编著的《兰花》。沈渊如当年的手稿由其子沈荫椿于1984年整理出版的《兰花》,于改革开放之初发行,是当时全国园林工作者及花卉爱好者人手一册的工具书,影响之广史无前例,发行量至今无任何兰著可以超越。在2000年后期,兰花书籍期刊可谓是琳琅满目,视为鼎盛。

如今,兰花的欣赏亦在古代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例如蕙兰朱砂素的盛行,其美艳显贵的色彩迷恋了很多人的眼光,1796年朱克柔在《第一香笔记》中就有记载。余友黄花奴云:“水仙梅瓣之重官种者,譬诸书画中颜柳荆关,气浑力厚,自具一种沉雄之概,若寻常水仙梅瓣,谓之行瓣,花小而怯薄,如文董唐仇,非不可观,相形见绌矣。”又云:“如赤金,舌如朱砂,为蕙中之贵品,数十年偶然一出,目所仅见,存之以待将来核定。”

蕙兰朱砂素虽然在后期的兰谱中未再现,然而它的美却通过文字记叙存入人们的脑海中,直到2005年安徽舒城晓天一带的朱砂素被发现,从1796年《第一香笔记》记载到2005年发现,时间跨度达209年。

2005年春,安徽舒城晓天镇古董商人黄国超在农家发现一丛下山的蕙兰红舌头花。当时不具备识花辨草眼力的黄国超看见花的舌头鲜红艳丽,虽不懂赏兰,但却被那喜庆的艳红色迷倒,直觉告诉他,这花非同寻常,于是打电话咨询当地的资深兰商张玉友。张玉友闻讯赶到,见到花欣喜不已,他收藏兰花多年,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品种。该草难得的是,每张叶片上都带星星点点的水晶斑,煞是好看。二人将此草买断。黄国超分得一半,因量少惜售,便自己将草养下来。而张玉友分得的那一半草,大部分卖给了合肥兰友。次年这位合肥兰友将此花送到南京玄武湖参加第二届蕙兰展,又被安徽兰界前辈郭炳传购得。郭炳传养兰数年,蕙兰素心并不少见,但是这样的红素心还是第一次见到,故爱不释手。因蕙兰在当地被称为“九华兰”,同时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又在安徽省,遂将此草命名为“九华红素”。

◎春兰“定缘梅”

“九华红素”的产地是皖西大别山舒城县晓天镇。晓天镇是春兰“大龙胭脂”“向天歌”“杜字”等皖兰铭品的故乡,被兰界公认为蕙兰红素的盛产地。

蕙兰朱砂素的美,美在色艳,彤红如丹,绒质感强,至于红中显紫的品种,更是无比高贵。朱砂素中贵品舌头的正反必为一色,蕙兰的绿叶衬托花莛扶摇直上,花朵为五瓣,或绿或黄,花莛有绿赤之分。其舌头或鲜红或紫红,令人惊艳无比。

后来,蕙兰朱砂素的选育地不断扩大,河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此草出现。虽然各地有朱砂素被选育出来,但是正反一色的透版红,还是以安徽产的为最。单面的红舌虽然也很美,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由于无法红透,故以“红舌”称之,花的品级比透版红稍逊。

◎宋代赵孟坚的《春兰图》

兰花精神 绵延百年人文景象

兰花是精神之花,也是人文之花。古往今来,出于对兰花的至爱,诸多文人墨客在诗词歌赋绘画中,喜爱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兰花的千姿百态,赞叹兰花高雅脱俗的人格魅力。

元代倪瓒在其《兰》一文中说:“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无人作妍媛,春风发微笑。”幽谷之中,山溪之旁,有兰花盛开,水中倒影犹如美女在微笑中梳妆打扮,好美的意境。

明代高濂在其《蕙兰芳引》中感叹:“绮石幽香,自一种天然标格。向红紫春工,不受一些颜色。露滋风泛,但浪迹、湘江楚泽。对静几明窗,时伴云林卷册。君子同心,美人羞献,岁寒自识。更托意琴声,避世为怜骚客。结好菖蒲,偏嫌荆棘。寄萧斋,著意为君培植。”

古人赏兰读蕙,以情喻志,不胜枚举,很多经典佳句脍炙人口,这充分体现了兰花的魅力。

兰花不仅是诗人心中的最爱,在许多画家的心中,兰花也被视为宝贝。南宋画家赵孟坚(1199-1264)的《墨兰卷》;元赵孟頫 (1254-1322)的《兰蕙图》;明代画家仇英 (1482-1559)的《双钩兰花图》,孙克弘的《玉堂芝兰图》;明代女诗人、女画家马守真(1548-1604)的《兰竹图》;近代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1844-1927),的《墨兰图》;现代画家、教育家潘天寿(1897-1971)的《兰石图》;等等。

如今,兰花不再是王公贵族的专享,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春、夏、秋、冬,各有兰花在室内吐幽,品其香,赏其花和叶,那是何等的享受。一盆兰花摆放于红木几架之上,顿时蓬荜生辉,妙趣无限。有诗为证:“碧叶亭亭翡翠花,幽香阵阵人见夸。莫道初春无好景,别有兰花美若画。”

责任编辑 袁泽友

猜你喜欢

蕙兰兰花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兰花
自然栽培的味道
兰花鉴赏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
我爱你兰花
中美建交以来的四次国事访问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寂寞的兰花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