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蹄疾步稳开新局
——上半年全省经济发展述评

2017-09-03广福

辽宁经贸信息 2017年7期
关键词:辽宁全省改革

◇广福

蹄疾步稳开新局
——上半年全省经济发展述评

◇广福

今年上半年,老工业基地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全省经济运行保持平稳,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7月24日,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62.9亿元,同比增长6.3%。主要经济指标态势向好。

经济发展成果靠人民创造,由人民共享。上半年我省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人民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7589元和8074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2%和5.9%。

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上半年,我省经济交出这样的答卷实属不易。这是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的必然结果,这是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的生动诠释。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在分析上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时作出这样评价:全省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政治生态发生可喜变化,经济发展筑底企稳,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蹄疾步稳开新局。2017年上半年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必将为我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稳”字当头夯实向好基础

综观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主要经济指标均显现“稳”的态势——

三次产业稳步发展。全省农林牧渔业稳定,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降幅收窄,一些高技术产业和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例如,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幅接近70%;光缆、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全省邮政业务总量及电信业务总量增速较高,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1%。

全省内需稳定,外贸回暖向好。从投资看,结构有所优化,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从消费看,全省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新商业模式和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幅超90%;从外贸看,全省进出口总额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幅达26.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经济先行指标释放出“好”的暖色。上半年,全省货运量、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和3.1%,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3%,经济筑底企稳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发展的新动能正在积蓄。

在经济筑底企稳的背后,是全省上下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我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省有6000个项目列入国家重大项目库三年滚动计划。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推进,PPP模式快速推广,入库项目已达206个,已有20个项目签约落地;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出台了内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计划,推进提升品质消费、发展便利消费、培育新兴消费等十项重点任务;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进贸易便利化,建立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了东北地区通关一体化……今年以来,我省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让经济继续在平稳可持续轨道上运行。

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重中之重在改革、在开放。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释放市场活力,拓展市场空间,这是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重要一招。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大力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蓬勃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三次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从一产看,既积极抗旱保春耕,又抓住机遇大力调整种植结构;从二产看,全面落实工业八大门类产业发展政策,一批结构调整项目建成投产;从三产看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继续高于GDP增速,金融、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发展加快;从“三去一降一补”看,着力抓好“地条钢”清理整顿、推动房地产加快去库存、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等改革正有序推进。

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累积。从总体看,诸多指标充分印证了我省经济已经筑底企稳的重要判断。当下,我省正把“稳”抓牢,稳经济、稳预期,稳社会、稳民生,稳民心、稳思想,为全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夯实了向好基础。

“进”字发力增添发展后劲

“稳”中向“好”,“稳”才能更好地“进”。下半程,辽宁老工业基地“进”的动力何在?

我省将从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抓好有效投资、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切实做好各类风险防控和民生保障工作等方面入手,为全省经济增添发展后劲。

工业是辽宁经济的脊梁,工业稳则辽宁稳。下半年,我省将继续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帮助停产、半停产企业以及纳税大户,切实解决缺资金、缺人才、缺市场等实际问题;同时,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着力减轻企业负担。

稳增长,抓投资是关键。8月、9月、10月是投资建设的黄金期,扩大有效投资,将在下半年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建立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定期调度项目进展情况,着力解决项目落地、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实施。不仅如此,各市将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盘活土地、厂房等存量资源,围绕延长产业链,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对接活动,以更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下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主线。第一产业,我省将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优质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第二产业,将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继续抓好工业八大门类产业发展政策落实;第三产业,将努力扩大金融供给,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加大房地产去库存力度,深化旅游业改革,扩大消费需求。

国企改革具有重大牵引作用,事关辽宁经济未来。我省将继续深化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引入各类优势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

对外开放,无疑将为辽宁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下半年,我省将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沈阳、大连、营口三个片区,将在加快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真功夫,创造可复制、可检验、可推广的辽宁经验,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入区企业大幅增长。

推动振兴发展,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作风。下半年,我省将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强化干部专业能力培训,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此推进振兴发展。

下半年,在经济发展中,我省将以“稳”为基础,把“进”抓实,坚持科学地进、改革地进、协调地进,实现有质量和有效率的增长,提高要素生产率,释放内生动力。

从没有一段伟大的航程,不经过暗礁和险滩;从没有一项崇高的事业,不需要付出汗水和智慧。全省经济发展已经筑底企稳,结构在优化,质量效益在提升,只要我们继续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就一定能更好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预期发展目标。

省政府与香港新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13日,省政府与香港新华集团在沈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雷出席签约仪式。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董事局主席蔡冠深出席签约仪式。

一直以来,香港与辽宁保持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并取得了重要成果。香港是辽宁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在对辽宁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带动上,香港企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新华集团是香港一家多元化跨国集团公司,主营海产食品、地产建筑、金融财务、基础建设、高新科技、传媒文化及教育培训等业务。按照协议内容,香港新华集团将把辽宁作为重要的战略合作投资区域,积极推进沈抚新区、中德产业园、金普新区等特色园区加快发展,重点在双向投资、高新技术、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国企改革、自贸试验区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为促进辽宁省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作出贡献。辽宁省政府将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为新华集团在辽宁省的投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新华集团在辽项目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动新华集团扩大在辽宁的投资规模,并加大合作力度,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上半年省地税减免各项税收238.2亿元

7月13日,省地税局表示,今年前6个月,全省地税机关认真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和社会发展,减免各项地方税收达238.2亿元。

今年以来,省地税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加强对改善民生、鼓励高新技术、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节能环保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税收政策支持。上半年全省地税机关减免各项地方税收238.2亿元。其中,在改善民生方面减免163.2亿元,支持金融资本市场方面减免29.3亿元,鼓励高新技术方面减免8.3亿元,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减免1.6亿元。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让纳税人有更多获得感,省地税局联合省国税局共同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措施”和“优化营商环境八项禁令”,并制定了《压缩办税时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实施方案》,从20个方面着手降低纳税人的时间成本,受到广大纳税人的欢迎。

猜你喜欢

辽宁全省改革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改革之路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辽宁舰
改革备忘
全省已建成水库数量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