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安吉打造长三角森林康养福地

2017-09-03撰文张健邵娟

浙江林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安吉康养森林

■撰文/张健邵娟

生态安吉打造长三角森林康养福地

■撰文/张健邵娟

编者按:

森林康养以森林景观、森林空气环境、森林食品等为主要资源和载体,配备相应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森林游憩、度假、疗养、养老等活动。森林康养,让人们体验森林文化、陶冶身心,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5月16日上午,中国(安吉)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创投峰会在安吉开幕。本期特别策划选取了湖州安吉、温州雁荡山、金华磐安3个地区,为您介绍浙江的森林康养产业。

安吉是浙江北部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生态县,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得名。10多年来,安吉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积极探索“两山”思想实践,努力把“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2016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2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3亿元,森林旅游收入80亿元。

山水安吉康养资源得天独厚

区位优势明显。安吉县处于长三角经济圈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目前与上海、南京、杭州、湖州等周边大中城市分别构成3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随着杭长高速的全面通车,形成了30分钟到杭湖、90分钟达沪宁的快捷交通网络。2015年底,商合杭高铁、申嘉湖高速西延工程破土动工,标志安吉“两高时代”全面启动。通杭城际轻轨已纳入浙江省和杭州市交通发展规划,届时安吉与杭州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真正实现与杭州同城发展。

康养资源富集。县域年均气温12.2—15.6℃,年降水量1100—1900毫米,年日照时数1980—2050小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夏秋两季气候凉爽宜人,特别适合保健养生、休闲度假。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Ⅱ类以上水质标准,适合呼吸系统病患者静养;全县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丰富,平均浓度达2700个/立方厘米,监测最高值达13万个/立方厘米。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负氧离子浓度远超过Ⅰ级,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境内森林广布马尾松、香樟、柏木等树种,其散发的植物精气具有特定保健功能,为森林浴等保健项目开发提供了优质场所。安吉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盛产各类竹笋产品、安吉白茶、板栗、山核桃、香榧、蔬菜、青虾、生态甲鱼等特色优质农林产品,上墅乡的富硒保健食品、竹叶黄酮系列保健产品也很有名。

旅游环境优越。安吉县地处天目山北麓,森林覆盖率达71%,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有林地面积207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8万亩。拥有竹乡国家森林公园、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野生植物14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62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野生动物269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8种;古树名木近3315株,其中古树群40处,灵峰山古树群、安吉大竹海荣获“浙江最美森林”称号。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森林康养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全县有森林旅游景点28家,4A级景点5家,3A级景点4家;以森林休闲养生为特色的全国森林养生基地1个、慢生活体验区1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6个、森林人家特色村8个。全县187个村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21个;开办农家乐657家、床位1.5万个,其中高端民宿25家。

基础设施完善。安吉已形成以主要中心城区为核心,大竹海、黄浦江源、白茶飘香、昌硕—天子湖等特色区块构成的“一城四圈”战略空间规划。通过将旅游、交通、规划、建设等职能部门的“多规合一”,建成了县级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乡镇旅游公共服务分中心、村级游客驿站三位一体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投资近20亿元的旅游交通环线,启动建设县域200千米绿道网体系,打造形成了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点“全联通”的通景公路体系,初步实现了“游运一体化”。按景区的标准统筹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了城乡统筹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了集镇污水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联网公路、城乡公交等13项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品牌安吉探索实践有效推进

坚持规划引领,推进森林康养全域发展。以全国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省级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建设为切入点,把握旅游产业这个“两山”转化的关键抓手,依托安吉优越的森林康养发展基础,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养生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从主打“生态旅游”牌向“康养产业”转型,确立了“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全域发展理念。安吉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大景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全县作为一个县域大景区来打造,把森林康养产业纳入大景区建设的首要内容。加强“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经营建设思路,编制《浙江(安吉)自然博物园发展规划》《安吉县休闲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推动森林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向区域性、一体化、产业链建设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以“一核一环五区”为基本框架的大景区、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打响“中国美丽乡村,世界绿色人居”品牌。

立足县域实际,打造森林康养高端品牌。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以重大项目为主抓手,以“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建设旅游产品体系,努力实现综合特色产业经济的壮大,实现向目的地旅游转变。促进项目集聚化,以灵峰旅游度假区为核心,大力推进县域中部25千米高端休闲产业带,重点在休闲产业带上实现资源要素集中、项目招引串联,目前该条产业带上共有重大休闲旅游项目22个,项目业态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逐渐形成了高端休闲养生项目的集聚地、样板区。产品多元化发展,围绕健康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康养与林业、农业、水利、工业、体育、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高山滑雪、温泉养生、峡谷漂流、房车露营、户外拓展、绿道骑行、高尔夫等多元化康养类型产品,推动安吉森林旅游由单一景点化向度假养老、中医药养身、运动健身、禅修养心等多元化发展,满足各类人群的康养需求。如董岭村候鸟式养老模式,每年夏季接纳都市老年人常住3000余人;江南天池景区户外滑雪、温泉以及多处漂流最为著名,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多样化的体验运动;中南百草园瞄准亲子游市场,建成融森林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自然教育基地;灵峰旅游度假区打造集森林观光、竹文化、运动养生、乡村休闲、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度假基地。促进运营品牌化,引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品牌、游客心之向往的度假项目,同步引进了一批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旅游经营团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选择和更好、更规范、更贴心的服务。

营建美丽环境,优化森林康养环境基础。坚持把全县作为一个大农村来建设,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管理,作为一个大生态博物馆来布局,将治山、治水、治气、治乱等作为一个整体开展规划,做到水路岸同治,“三四五”联动,全媒体助力,全社会参与,进一步提升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实施森林修复工程,建成珍贵彩色森林7.8万亩、种植珍贵树种148.8万株,完成平原绿化1.36万亩、森林抚育9.88万亩、茶园生态修复3万余亩,完成省级公益林扩面8088亩。森林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全省率先实行河道“五水共治”,24个县控以上断面水质均达到功能区要求。“清水入湖”工程全面实施,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80千米。四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91.5%。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85%、处置率100%。开展“治气治霾318”行动,累计整治锅炉1008台,淘汰黄标车4406辆,烟花禁放扩面16.71平方千米,县城空气优良率达到89%,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挖掘小城镇文化内涵,因镇制宜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促进县城、小城镇、乡村环境风貌协调发展。

零碳星球度假村

猜你喜欢

安吉康养森林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