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的风险管理

2017-09-02龚贵媛

财会学习 2017年16期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

龚贵媛

摘要: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点,积极响应十二五规划的号召,从具体工作措施中体现出来。但该项工作存在很多风险,需进行管理并控制风险,了解管理背景,明确管理的对象与环节。本篇文章是以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为切入点,分析风险管理。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风险管理

汇算清缴工作,是对企业一年内的所得税进行评估,实现汇总计算。自从我国颁布《企业所得税法》以来,财政与税务部门纷纷颁布了有关的政策,废止了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文件,要求企业根据政策的调整,计算所得税的汇算清缴,规避风险。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工作难点

近几年,税务机关加大了税务对各项工作处理力度,要求企业做好纳税工作,尝试风险管理工作,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因为受到企业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所得税清缴工作仍有很多难点没有解决,存在管理风险。

(一)纳税人财务核算有失规范

纳税人财务核算工作规范性不足的体现为两方面,一是汇算清缴职责认识不明确,二是忽略财务核算。

首先,前者是说,纳税人对纳税申报真实性的认识有待提高,可能出现内容不准确或缺失的情况,法律意识较弱,同时,对企业所得税计算工作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1]。又因为基层税务部门审核时,工作没有进一步深入,而汇算清缴结束后工作随即结束,并未进行后续监管,而审核企业年度报表时,根据表中内容审核数据,简单推理逻辑数据,让企业形成错误的认识。

其次,后者主要出现于中小企业,其会计核算工作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偶尔会出现资料不完整的情况。就像是一些小型企业,企业内公司人数较少,用工制度简单,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没有为员工上交五险一金;而有的企业并未准确记录成本与费用的使用情况,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混淆,区分不明。

(二)税务部门观念滞后

其一,汇算清缴工作水平较低。虽然各税务机关会把企业所得税作为一项内容重点培训,但内容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实用性有待加强,并且,企业汇算清缴工作没有专门的操作指南,税务相关人员的审核较为片面。这些都是观念滞后的体现,降低了管理的水平。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税务人员工作量变得繁重,经常会忽略申报表、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对企业跨期结转项目审核不及时,有些企业需要由税务部门提醒才会完成,汇算清缴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结果有失真实性。

其二,需更新稽查、评估观念。为让工作更具实效性,税务稽查、评估工作展开时,可能会出现重视收入、忽视管理的现象,税务人员会从增值税着手工作。同时,税收管理人员由于工作内容繁琐,很难把注意力放到某一项工作上,即专而精,轻视企业所得税的管理[2]。

(三)汇算清缴软件需进一步完善

当下,税务计算审核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时,多以手工操作为主,虽然有软件但应用较少,处于初步应用的阶段。而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的各类软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政策更新滞后、报表数据逻辑不全面等,同时,网上申报系统落实后,有关数据即便没有通过审核也可以申报,导致软件数据导入出现失误。

这些都会给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带来不稳定因素,增加了管理的风险,降低了汇算清缴工作的工作效率,水平有待提升。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风险管理

(一)重视企业所得税的汇算工作

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是,统计最后的汇算结果,分季度完成预缴工作,而汇算清缴展开的时间是企业完成纳税工作的五个月后,企业通过这项活动,可自我检查与审核,同时也是最终的调节机会。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管理办法》规定,纳税人是缴纳的主体,其需要按照企业所得税等有关文件,用正确的方法计算所得税的数额,正确填写申报表,保证填写内容的真实性,了解自己须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控制汇算工作的进行,消除潜在的风险[3]。

(二)明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范畴

根据《管理办法》提出的内容,只要在纳税年度内有任何的生产、经营活动,或是中途因为不同原因终止活动,不论最后结果如何,都要根据法律要求计算所得税,并进行汇算清缴的计算。但如果是按照核定定额征收税款的企业,可取消汇算清缴。所以,明确哪些纳税人需进行汇算清缴,哪些人可以避免,可有效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三)按时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根据 《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要在年度结算后的五个月内,把整理好的申报表交给税务机关,并展开汇算清缴工作。如果纳税人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申报单上交,可根据规定适当延期。如果纳税人可以正常上交,但申报单据上交的期限超过规定期限,需由税务机关提醒,根据情节严重的程度,适当罚款,而如果出行解缴税款不及时的情况,会按照税款万分之五的比例增收。这会让汇算清缴工作如期完成,尽量消除了企业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分析企业的财务情况,减少风险出现的概率[4]。

(四)了解税收政策新的变化

企业落实该项工作时,会因为没有履行义务,使企业财务出现损失,其主要原因是不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化情况,对它存在误解。汇算清缴是以政府下发的文件为依据,会根据政策法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企业税务人员为避免工作存在风险,需通过报刊、网络等了解最新的政策变化,引导企业正确纳税,为规避风险提供支持。

(五)办理汇算清缴备案事项

企业所得税中,有很多优惠政策,包括免税收入、优惠税率等,企业想要享有这些优惠,就必须向税务机关备案。备案方式包括两类,包括事先备案、事后备案,纳税人要及时把申报内容上交到税务机关,提请备案,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可继续执行,享有優惠政策。办理汇算清缴的备案,会对企业起到制约作用,约束企业的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工作,降低了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情况,即需要实现备案却没有备案的情况,纳税人会失去享有优惠的资格,而税务机关审核未通过时,也不能享受优惠[5]。

(六)优化企业的汇算清缴自查工作

汇算清缴是对企业财务情况的重新分析,也是一次自查,其计算、缴纳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法律法规,并融合企业会计的相关信息,需要避免不必要的风

险[6]。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自查时检验企业收入是否有涉税内容,即收入是否按照相应的标准,计算所得税,上一年的收入是否延续到下一年;有无利用往来账户,使企业利润发生变化;进行非货币交换时,比如货物、赞助等,是否用销售、转让等途径处理。其次,企业成本是否存在涉税事项,既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开具的发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员工福利费等设置是否在计税标准以下等。最后,关联交易是否有涉税内容。从这三方面进行工作自查,可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出现的问题,预防风险。

(七)规范会计核算的操作

汇算清缴使用的数据是会计数据,由此,企业要规范会计核算的操作,从操作入手,利用会计法、会计准则等内容,建立会计账册,按照工作程序工作。并且,会计核算是以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计算企业得到的收入,列出税前需要扣除的项目,尽量为汇算清缴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且数据完整,以减少税收风险。

三、结语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进行,是企业对自身财务情况的自查,及时发现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并加大对风险的管理力度,用不同方式尽量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比如按时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规范會计核算的操作等,以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工作效率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林绥,叶永青,马昀昀,黄坦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的风险管理[J].上海国资,2012,03:92-93.

[2]薄月丽.如何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J].冶金财会,2012,04:29-31.

[3]陈爱香.浅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J].当代经济,2012,10:124-125.

[4]林春微.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的风险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251-252.

[5]李喆,李伟.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158-160.

[6]黎涛.强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后续管理的思考[J].注册税务师,2016,08:42-43.

(作者单位: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广东分所)

猜你喜欢

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浅析除发票外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合法有效凭证
浅析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的税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