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课堂建构“三”字经

2017-09-02陆春庚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职校生态课堂

陆春庚

【摘要】生态课堂是理想的课堂形态。建构生态课堂,要“重三生”,关注课堂主体的生命存在和生活经验,促进课堂的生成;要“养三心”,教师要守住初心、培养耐心,唤醒中职生失落的信心;要“促三头”,营造宽松、开放、灵动的课堂氛围,使教师发展有盼头,学生成长有奔头,课堂环境有看头。

【关键词】中职校;生态课堂;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4-0060-02

在对课堂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生态课堂”这一概念浮出水面。生态课堂是在生态思维指导下建构的课堂,是课堂生态系统健康的标识,是理想课堂形态的目标追求。如何建构这种促进师生发展、整体关联、动态发展的生态课堂?

一、重“三生”

要建构生态课堂,首先就要关注课堂主体的生命存在和生活经验,创设动态开放的课堂氛围。

(一)关注生命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教与学,还在不断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课堂上对生命的关注,就是要求教师把课堂看成是促进自己生命成长的场所,而不是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职业学校教师尤其要承认学生的独特性与自主性,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独特体验和发展样态。生态课堂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主发展、最优发展。

(二)基于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是造成学生精神不能集中的最大原因。同时,杜威也指出最好的教学是寻找教材与现实生活的接触点与相互关系。教学活动是一种教育性生活,生态课堂就是要让课堂从“书本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职业教育是和生活联系更为密切的一种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更应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做中学”。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课堂,无疑是沉闷低效的课堂,也是封闭的、没有活力的、“缺氧”的课堂。

(三)推动生成

课堂生态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课堂中传递的信息与能量(知识与情感)也是具有发展性和建构性的,因此,课堂不可能是静态的、封闭的实体。传统的课堂看重的是预设,教师往往会采用各种手段来防止“意外”的发生。生态课堂恰恰相反,它倡导的是动态开放,追求的是课堂中的认知冲突、意外惊喜、冒险挑战,这些“偶发事件”不断地刺激着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课堂呈现复杂多变的景象。当然,良好的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要留给学生体验分享、主动参与、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课堂上不断推动师生生命的动态生成,而这种动态生成又刺激着课堂环境的不断革新。

二、养“三心”

生态课堂的生命性特征要求教师要守住初心,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要求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要求教师唤醒中职生失落的自信,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一)守住初心

于漪老师强调:教育不能只有“育分”,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可见,课堂教学不能背离“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本质规定性。教师如若怀着“我是来教书的”这一观念走进课堂,这样他只能把课堂教学看成是完成一件差事。于是,教师关注的是僵死的知识,课堂上只有知识在不断堆积,学生灵动的思维火焰被掐灭。教师如果持着“我是来育人的”理念迈进课堂,他就会研究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学生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学习”。职校教师要守住初心,就是要始终保持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忠诚信念,坚信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就是要做到甘于无私奉献,坚信职业学校会不断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真情关爱,坚信职校学生也会人生出彩。

(二)培养耐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慢”的事业。由于职校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职校课堂教学更要面对全体学生、学会等待。职校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同时因材施教。课堂上,教师不能一见学生“不会”就心烦、训斥,要把学生的错误或“不能”看成是宝贵的资源,用宽容、帮助、关怀、鼓励代替抱怨、训斥、讥笑和惩罚。要耐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

(三)唤醒信心

当前,上职业学校是家长和学生无奈的选择,厌教厌学之风成了课堂的“废气”,课堂生态主体的生命异化,能量传递受阻。针对这一现象,课堂上教师要秉持积极教育的理念,全面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当代职校生,引导学生强化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和进取心,让职校生心理世界充满和煦阳光。唤醒学生学习的自信,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让“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指引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其次要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让学生会学、学会、乐学,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要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既要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要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让学生感到学得“有用”。

三、促“三头”

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课堂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与交流。通过积极地“教”,教师的生命得以成长,专业发展有了盼头;通过积极地学,学生的生命也得以整体发展,学业提升有了奔头;通过积极的交流互动,课堂氛围宽松、开放、灵动,课堂环境有了看头。

(一)教有盼头

叶澜教授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她)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如何上好每节课呢?首先要精心预设,眼中有学生、心里有问题、手中有技术。眼中有学生就是要研究学生,利用“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心里有问题就要有焦点意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手中有技术就是要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效融合。其次优化过程,将学生生活经验、学生所学专业的前沿资讯融入课堂,促进课堂不断生成新的观念、新的情感、新的体验和感悟。最后是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二)学有奔头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的活动,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学习有法,学贵得法,得法則事半功倍。职业学校教师首先要改变对学习狭隘的理解,不要把“看书作为学习的唯一形式。学习意味着一种改变,某种程度上持久的改变就是学习。教师对学习宽泛的理解,有利于教师接受学生那些“不爱学习”的行为。其次,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早期经验、记忆、情绪、知识等,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或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任务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和奖赏。再次,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反思情境、挑战情境,把学生的合作、探究、体验等活动嵌入一定的社会情境之中。最后,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进行重构,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景有看头

师生敞开心扉,在彼此交互融摄中走向生命的真实呈现。课堂不再追求井然有序、整齐划一,而是呈现丰富多彩、变动不居的动态生成样态。静态的课堂,独白、灌输、规训、改造充斥其间;动态的课堂,师生积极投入、思维活跃、真情交融、全神贯注。课堂里流动着浓浓的爱、深深的情,是怦然心动,是悠然心会,是茅塞顿开,课堂的生命和谐、健硕,让人百看不厌。

猜你喜欢

中职校生态课堂
情境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