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邢台县山区雨水利用技术及分析计算

2017-09-01苑志涛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8期

苑志涛

【摘要】:邢台县西部山区年降水量集中,水资源利用率低。结合该区特点,利用天然山场集蓄雨水,作为农业灌溉的水源,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该区降雨特性及时空分布分析,对利用自然山场集雨技术进行分析计算,为山区农业发展、雨水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自然山场;集雨工程;雨水利用技术;邢台市山丘区

邢台县西部山区降雨年内变化大,而且与农作物需水时间不完全适应,汛期降雨集中,径流占全年比重大,利用率较低。通过修建蓄水工程,拦蓄汛期雨水,为作物需要时提供灌溉水源,把天然径流在时空上加以重新分配,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该区利用山场集雨,为当地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山区基本概况

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东经113°45′~114°38′,北纬36°58′~37°22′,地处太行山东麓,地形起伏,形态复杂。自西向东依次呈现中低山、低丘垄岗和山前倾斜平原的地貌。中低山区:位于白岸、杨庄、浆水、冀家村、崇水峪、路罗、城计头、西枣圆、将军墓、宋家庄、西上庄、龙泉寺、北小庄、西黄村等乡镇,面积1290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65%。由变质岩、石英砂岩及灰岩构成,地形起伏较大,海拔500~1800m,重峦叠嶂,山坡陡峭,沟壑纵横,切割强烈。低山垄岗:位于邢台县中部,在龙华、大贾乡、谈话、张安北、羊范、南石门、皇寺、会宁等乡镇,面积51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6%,海拔高程100—300m。变质岩分布区有明显的立状夷平面。石英砂岩、灰岩构成低缓的低山。山前平原:位于京广铁路东部,面积为175Km2,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包括东汪、祝村、晏家屯、于办等乡镇。海拔高程45—80m。由于当地的地质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地下水开采困难,地表水严重匮乏,长期以来,山丘区农村生活饮水采用水池、旱池集蓄雨水。

2、山區降雨径流分析计算

2.1 降雨量时空分布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0.7mm。降水量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山区大于平原。西部山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599.4mm并有以白岸、路罗为中心的650mm以上的多雨区,平原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17.7mm。降水量的年内分配集中。全年降水量75~80%集中在6~9月的汛期,而汛期降水量又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的30天甚至几天之内,特别是一些大水年份,降水更加集中。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单站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之比,山区一般在5~9倍,平原一般在3~6倍。全县多年面平均蒸发量为1093.4mm。平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一般在1100~1200mm左右,而山区则为990~1100mm左右。县域内的干旱指数,山丘区在1.6~2.2之间,平原区在2.2~2.9之间。

2.2 降雨量频率计算

利用1956~2007年邢台县降雨量资料系列分析计算,多年平均降水量571.0mm。对年降雨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频率曲线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频率计算采用适线法,对于变差系数Cv值的确定,在适线中,对系列中出现的特大特小值,一般不做处理,由于年降水量相对稳定。偏差系数Cs的取值一般用Cv/Cs值来反映。

2.3 降水量年内分配计算

邢台县西部山区降水量具有年内非常集中的特点,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集中在汛期(6~9月),而汛期降水又集中在在7、8月份,按多年平均计算,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8.3%。特别是一些大水年份,降雨更加集中。非汛期8个月期间的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1.7%。

2.4 年径流系数计算

根据《邢台市水文计算手册》中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等值线图,求得西部山区天然状态下年径流系数。流域内年径流系数分布不均匀,采用加权平均计算,根据邢台市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等值线图,西部山区流域内等值线分为6部分,

根据等值线图查的数据,按上式计算出邢台县西部山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21。在西部浅山区,地质构造分布有寒武系、奥陶系灰岩裸漏区338.6km2,该区降水入渗系数在0.6~0.7之间,大部分降水渗入地下补充岩溶地下水,使得降雨径流系数明显减小,部分地段几乎不产流。所以,在裸露岩区利用天然山场集雨受到影响。

3、天然山场单位面积集水量和蓄水工程容量计算

山区、坡地地区山高坡陡,岩石裸露,天然集雨场充足,集流效率高,且建筑材料丰富。雨水集蓄工程适应土地零星分散、建造常规水利工程难以实现的地方。在干旱的丘陵区,集雨工程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灌溉措施。

3.1 单位面积集水量计算

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自然集水面的径流产生过程十分复杂,与降雨量、降雨强度、雨型、前期土壤含水量、植被盖度和坡度等都有关系。根据对邢台县西部山区降雨径流关系分析,西部山区年降雨径流系数为0.21,采用年降雨径流系数作为山场集流面集流效率计算.

3.2 集水工程容积计算

山区集水工程主要包括山塘、石河堰、小水库等类型。通常有蓄水坝、引水区和溢洪道组成。主要是拦蓄坝址上降雨径流及溪流,作为农田灌溉的水源。坝址选择应考虑灌溉区较近、比灌溉区位置高、引水渠短、沿线渗漏少等条件。

按照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 ,确定蓄水工程的容积是集水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蓄水容积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土质条件、不同用途要求、当地经济水平、技术能力等。

结论

利用天然山场收集雨水,集雨技术简单易行,降雨集存系统工程投资小,工程完成后,可在不需要燃料和电力条件下提供水量,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蓄水工程规格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宜方则方、宜圆则圆,便于施工和维护。

在干旱区,根据山区的特点,利用天然山场集蓄雨水,使降雨成为一种额外的水量来源。它直接来源于降雨,无污染,收集储存后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为加速山区农业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乔光建.区域水资源保护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崔毅主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及应用实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