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讲解词的撰写思路

2017-08-31陈昊

中文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展览文物博物馆

陈昊

摘 要:从博物馆教育专业的角度来看,展览讲解词的撰写和文物词条的撰写是有较大区别的。但目前国内一些展览的讲解词内容还停留在文物词条的介绍阶段,缺乏展品和展览之间的联系,分不清“讲展览”和“讲文物”的区别,造成重视介绍文物而忽略展览主题的问题。本文放弃目前同类文章从理论上宏观阐释讲解词写作的方式,仅从其中选取“撰写思路”一点,试从博物馆具体的展览和文物入手,通过实例来分析如何把握好讲解词在展览中的撰写方向,从而真正地让文物起到诠释展览信息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 展览 讲解词 文物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 2017 ) 08-0-01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博物馆文化需求的增大,各地博物馆都在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以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而办好一个展览,不仅需要优秀的策展团队,也需要有杰出的讲解团队将展览的意图清晰地传达给观众。但是,从目前业界的讲解情况来看,尚存在一些讲解词以物讲物、内容与展览脱节的问题,这里我就根据自己工作经验,并辅以具体实例来谈谈讲解词的撰写思路。

有人认为,讲解词所传达的信息应该越全面越好,于是就把能查到的内容都堆砌在一起。其实,一篇好的讲解词是需要进行整体设计的,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如何结合展览主题选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诠释展览主题,这就需要撰稿者精心设计,大胆取舍了。2015年底,国家博物馆曾举办《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下面就以这个展览中展出的“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为例,分析一下文物展品和展览主题的关系。

《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展览介绍了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明发展历程,以及河南各地的考古发现。所以,在撰写讲解词时,我尝试着将这组文物放在“河南裴李岗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表述:

“这组石磨盘和石磨棒出土于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一般认为是用来给谷物去壳的农具。裴李岗文化距今约7800年,是中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之一。与同时期同类文物相比,裴李岗文化的石制工具表现的更为精细和进步,比如这类石磨盘,比普通的平底石磨盘增加了四个圆足,并且打磨得更加光滑,它们在使用者死后作为陪葬品埋入墓地。值得注意的是,裴李岗遗址中,凡随葬石磨盘、石磨棒的墓葬都没有发现石斧、石镰、石铲等工具,反之,有石斧等工具的墓葬也没有石磨盘。现象表明,裴李岗文化已经有了明确的社会分工。”

与《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中这组文物同时出土于同一遗址的另一组石磨盘和石磨棒,现在由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展出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新石器时期北方农业展柜。《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展览,强调的是每件文物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根据展览思路,这组文物的写作方向我放在了“中国新石器时期北方农业”之上。对于这件文物我的表述如下:

“距今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及北方一些地区已经种植了粟和黍。而这种石磨盘和石磨棒就多出土于北方粟类作物的种植区域,一般认为是用来给粟去壳的农具。类似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中也有所发现,当时用来研磨采集的果实及根茎类食物。农业发明后,石磨盘被进一步完善。但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石磨盘的生产效率已赶不上农业的进步速度,从仰韶文化时期逐渐开始消亡。这也说明石磨盘和石磨棒是一种由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过渡时期的农具。”

通过以上两篇介绍,我尝试说明“讲展览”的意义。所谓“讲展览”首先要明确展览的主题思想,而文物仅仅是用来服务展览思路的媒介。同一个遗址出土的同样文物,在《古代中国》展览中的要放在中国农业发展的角度去诠释,而在《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中,则更侧重介绍裴李岗文化的特征,以突出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同时,一个思路清晰的讲解,不仅应该注意同一件文物如何诠释不同展览的主题,还应该注重同一展览中前后文物之间的关系。这里,还以《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的介绍为例。如果只需要通过四足石磨盘来介绍裴李岗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别的话,内容写到“它们在使用者死后作为陪葬品埋入墓地”就可以了。但是,为了与后面文物呼应,我特意介绍了石磨盘和石斧等工具不会出现在同一个墓葬中的现象,目的是为了说明裴李岗文化出现了“社会分工”现象。因为在之后的展柜中展出了龙山文化平粮台遗址出土的磨光黑陶,通过那件文物将引出“权贵阶层和社会分化”的观点。正是通过对前后两件文物讲解词的设计,讲解员才能够引导观众通过展览逐步揭示人类文明从“社会分工”到“社会分化”的发展历程。

由此可见,“讲展览”最重要是以文物为载体,把展览的整体思路和每一部分的主题表达清楚,让文物服务于展覽,而不是渲染文物的个体意义。与之相反,“讲文物”则是更多地关注文物本身,与展览的联系性就不那么紧密了。区别到底是“讲展览”,还是“讲文物”,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看这篇内容是否可以“通吃”所有展览。比如以下的介绍方式:

“石磨盘和石磨棒是给谷物脱壳的农具,也有说法是将谷物研磨制粉的工具。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盘面制作平整,整体呈鞋底形,底部有四个圆足。磨棒多为圆柱形,中间略粗,两端略细,制作精致。使用的时候,用石磨棒在石磨盘上来回滚压,将谷物脱壳或磨粉。”

如果通篇讲解词都是这样的介绍,每句话的内容放在任何展览里都能通用,显然没有达到“通过文物诠释展览”的目的,仅仅是文物知识的简单堆砌,内容上没有针对展览主题明确的指向。而这样的讲解词恰恰在很多“明星文物”上都有体现。

很多展览中,都会有几件“明星文物”。正是由于文物太过知名,大家便不惜笔墨地对文物进行全方位描述。先从文物的造型纹饰说起,进而全面分析器物的制作工艺,然后开始介绍文物的历史背景,之后讲述文物流传的传奇故事,最后继续说到文物对于今天和未来的启示,内容详尽得几乎把所能找到的资料全部应用起来。文物的明星地位被无限突出,却恰恰忽略了该文物在本展览中应有的作用。这正是目前博物馆讲解行业中较为突出的问题。endprint

说完文物与展览的关系,我们再来看一下如何从文物资料中选取适当内容进行讲解词的撰写。以下是一篇介绍青铜壶的节选资料:

“壶是一种用来盛酒的长颈容器,在《诗经·大雅 ·韩奕》中写道:‘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孟子·梁惠王下》中也写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些都证明了壶是一种酒器……壶的口部外侈,长颈,颈部装饰两圈凸弦纹,弦纹下方是一圈以云雷纹为地,主纹为目纹的一組装饰纹样,腹部无纹饰……壶的提梁处有套链与器钮相连,提梁的两端为龙头,中间部分用来当作龙身,并且在龙身上还装饰有鳞纹。”

这篇介绍,全文485字,其中细节描述为228字,如果将此资料直接作为讲解词,观众肯定会听得天旋地转了。首先,文物的体量不大,细节纹饰需要近距离仔细观察才能看清,其次,即便可以看清纹饰,观众也不一定能听懂。因为根据科学测定,人类对于一个画面的注意力基本上可以维持30秒左右,按照正常语速讲解的话,30秒大概可以说出150到200字。所以在陈述文物信息的时候,尽量将观众每次视线停留的时间控制在30秒内,也就是200字之内。如果用40、50秒的时间一直介绍看不清楚的细节纹饰的话,观众的注意力便无法集中。另外,资料中引用了两部古文献中的文言文,目的是为了证明“壶是酒器”。但是,作为讲解词,就不能直接拿来使用。从对于信息的接收效率看,“听”比“看”要低得多,而就普通观众来说,在没有看到文字的情况下,理解古文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有些内容都不一定能读懂。如果在讲解中过多地运用晦涩的文言文,观众也就无法理解讲解的信息,讲解自然就是失败的。

所以,讲解词的文字一定要做到信息指向明确,内容通俗,抓住重点,每句话都要体现出自己对文物的理解。同样的文物,我尝试这样描述:

“青铜壶是一种长颈的酒器,从商周到汉魏之际被广泛使用,因此壶的形制相当复杂。这件铜壶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器物除颈部装饰一圈纹饰外,通体素面无纹。纹饰以细密的云雷纹作底,底纹之上突出主体的浮雕兽目纹,底纹和主纹形成强烈对比的装饰,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的普遍现象。”

原先485字的资料根据展览被概括为130字。第一句“青铜壶是一种长颈的酒器”直接明确指出器物的用途和特征;第二句“从商周到汉魏之际被广泛使用,因此壶的形制相当复杂”,目的是为后面介绍这件文物在众多复杂形制中呈现的商后期特点做铺垫;第三句“铜壶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明确了文物出土于商后期遗址;之后的内容,仅从所有细节描述中选取了“纹饰”有偏重地进行了归纳,进一步说明器物具有商后期的时代特征。

仅用130字,讲解词明确表达了这件文物的两个信息:其一,壶是长颈酒器;其二,这件壶是商代晚期的典型器物。之所以从这两点进行阐述,是考虑这件文物陈列在青铜器展厅来叙述青铜器发展,所以在撰写讲解词的时候就应该抓住文物时代特征去描写,这样的介绍就比简单的文物信息堆积要清晰得多,讲解员也可以抓住观众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明确传达目标信息。

本文仅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工作感受,试图从实操层面来探讨展览讲解词的正确撰写方式。撰写讲解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工作,所涵盖的内容涉及诸多方面,本文囿于篇幅所限,仅从撰写思路一点进行了简单阐述,不当之处还请同行指正。endprint

猜你喜欢

展览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