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管理工作体会

2017-08-31余少云

中文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科研管理实践

余少云

摘 要:科研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科研工作发展水平和速度,作者基于自身公益型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发现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让更多的科技人员投入到科研工作,加强科研工作的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

关键词:科研管理 科研环境 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08-0-02

一、科研管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

公益型科研院所科研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全所科研活动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依照相关政策法规和本院发展规划与目标,制定落实科研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完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鉴定(验收)、成果转化及各类成果评奖和成果汇编;负责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负责科研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组织落实院内外专家讲座、学术交流、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等内容。

科研管理是一项系统性、专业化的管理工程,对外涉及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下达单位以及一些成果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对内涉及到课题组和个人两级管理。管理过程涉及的面广、头绪多、内容繁杂,对公益型科研院所科研水平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二、公益型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常见问题

1. 科研管理工作被动,对科研工作的引导和调控不足

目前科研管理很大程度上仅限于“被动管理”,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科研轻管理的陈旧观念,即上情下达,按要求组织项目申报、检查、总结、验收、鉴定和报奖。管理充当的只是“传话筒”的作用。例如在组织项目申报和成果评奖过程中,科研管理人员多数情况仅仅是将申报信息转发给课题组,然后就被动的等待科技人员申报。申报信息的来源也主要是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和科研项目来源部门的红头文件,由于文件传递途中的时间消耗,往往科技人员接到申报通知时,距离申报截止已为时不多。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依据申报指南的要求,完成选题、科研设计、标书撰写、成稿打印装订等一系列工作,不仅科研设计的严谨性、标书撰写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也为后续管理工作埋下了不少隐患。对于收上来的申报材料也基本采取放任态度,并未在标书格式、研究选题、人员组成、科研协作、发挥院所科研优势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宏观调控,造成科研人员各自为营,盲目申报,呈现出面广、力弱的局面,影响了课题质量。

2.科研管理凭经验,专业化程度不高

科研资料整理归档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常规管理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薄弱环节。随着科研课题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和课题数量的不断增多,归档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科研资料收集不全、立卷不规范、归档流程不清是科研资料归档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 不重视科研立项的中期管理和成果转化

部分公益型科研院所科研工作定位存在偏差,对开展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科研是院所的“面子工程”,对科研项目申报和成果评奖表现积极,对立项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成果转化不够重视,使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进度和成果质量受到了影响,只能发表几篇论文草草结题,对科研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三、公益型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建议

1.建立科研信息服务系统

科研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科研动态信息,为院所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及时准确的科研信息。例如,坚持每日登陆各级各类科研主管部门科研网页,申请加入各级科研主管部门科研管理QQ群等,这些方式往往比红头文件更能迅速掌握科研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为院所组织工作争取时间。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为科研人员服务。例如利用院所QQ群、飞信群组等及时公布和更新项目申报信息、科研政策以及国内外科研动态等信息;便于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将搜集到的科研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科研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信息的作用。

2.加快科研管理专业化,规范管理过程

科研管理工作对象是科学研究活动,整个管理活动具有较强的业务性和技术性,要想将科研管理工作做精做细,科研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科技发展规律以及各项科技管理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科研工作经历,掌握扎实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按照管理工作规范开展工作。科研管理的专业化必须通过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来实现,院所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必须在制度上予以规范,建立科研管理人员培养机制,鼓励支持管理人员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特别是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指导实际工作的培训和会议,不仅能够直接指导其开展实际工作,而且也可以在此期间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

3.常规工作要提前计划,及早动手

常规的科研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科研管理人员要善于总结经验,找出更有效的科研管理办法。比如,在科研项目申报管理中,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时间、中期检查、结题时间与要求;科研成果管理中,成果申报条件、鉴定和评审程序、申报时间等,均属于科研管理中的常规工作,有很强的环节时间性,且每年的情况大同小异,科研管理人员完全可以依据往年申报情况,总结申报工作流程,做到提前计划,提前组织。

4.积极开拓各种科研立项渠道,创造条件

一方面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积极申请纵向课题和经费,努力提高纵向课题比例,使院所科学研究从层次上和水平上都上一个新台阶: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横向联系,与企业科技部门的联系,发展企业与院所的横向合作,捕捉信息,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走弯路和重复研究,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项目、优势资源,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沟通协作,形成统一科研整体。生物所有4位青年科技人员参加院“三創”大赛,赛前支部组织了一场报告会,会上大家帮助提了很多修改意见,4份报告的PPT都做了全面修改,有的报告题目都做了修改。4份报告最终都获得院“三创”大赛奖项。这4个奖项均作为院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有1人入选“福建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并荣获院首批“青年科技英才百人计划”。endprint

5.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养,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鼓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科学管理方法及相关的管理知识。广泛涉猎多学科领域,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在加强自身业务理论学习的同时,主动加强与上级科研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扩大信息来源的渠道,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所、企业的联系。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6.强化专利意识,重视知识产权管理

6.1科研项目成果是智慧劳动的结晶,是宝贵财富,若不加以转化应用就会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科技成果管理不能仅停留在成果鉴定、评奖上。要重视转化应用。转化应用离不开知识产权,所以要在管理中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使知识产权管理介入项目成果管理全过程。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引导他们注重知识产权开发、专利实施和成果转化。以专利保护和合同管理为重点,逐步对知识产权进行规范,实现专利申请保护等工作与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

6.2成果评价是成果管理的内容之一。为促进科技创新。更要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竞争、企业生产实践、取得专利权等多种方式得以认可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规定每年发表论文、课题、经费数量等方面;尊重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使科技评价不仅关注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的价值,更要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

6.3科技活动长期实践表明,科研工作的意愿和动力主要来自知识产权激励。在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下,就会由“要我创造”变为“我要创造”,形成创新的动力。因此,在科研管理中要引入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为科研工作提供持久的动力。

四、推动制度建设,加强科学管理

生物所倡导“管理制度化、办事公开化、议事规程化、决策民主化、开发规范化和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本着客观、求实的精神,公平、公开办事。

1.坚持所务公开制度

所重大计划和决策出台前,都经过全体职工大会的讨论通过,如干部职工岗位聘任方案,经职代会代表讨论通过后才公布实施。对职工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公开,如所拟进行科研基地建设等重大问题决策都在适当的会议上公开、所提拨中层干部进行了公示,岗位聘任、职称晋升、所考核优秀人员和困难职工补助都进行了公开,进一步体现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

2.采用学科带头人负责制

采取集中式管理辅以研究小组为基本研究单元的组织模式,绩效考评以学科组为整体进行考评,把科研任务细分,具体化,落实到个人,建立目标责任制,科研任务完成情况直接与绩效挂钩。

3.扩大对外交流,建立专家委员会

聘请知名专家担任顾问,引进客座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研究工作,加快学科的建设,扩大研究团队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抓好所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2014年选派73人次参加省内外举办的植物分子育种、植物病理、应用微生物、水产等学术会议,选派4人赴瑞典、美国开展合作研究,及时了解各研究领域新动态。同时组织科技人员参加院级学术报告会3场,举办所级学术报告会9场,有29位科技人员作了学术报告,举办“读书丰富人生,知识创造价值”读书报告会1场,有12位科技人员作了精彩的读书报告,每个研究团队还不定期进行进展报告、读书报告会等学术交流,学术氛围浓厚。通过每月举办一次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全所职工科研能力的提高。年终将全年生物所学术报告幻灯片打印并刻录光盘存档。

4.坚持安全责任制,注重科研安全

三年来,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农业生物安全执法检查小组对海南藤桥基地、福州吴凤基地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检查,并经受了欧盟的考察。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转基因水稻研发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了转基因水稻的移栽、种植、收获物处理和纸质档案管理等。进一步推进实验室管理规范化,对新进入实验室的硕士生进行了实验室制度、安全、试验操作规则及技能的岗前系统培训。定期检查灭火器械,更换、添置灭火器药粉,经常性地检查配电箱、电线线路、水管等,防止电线老化、水管泄漏,保证研究工作的安全运转。

5.扎实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2017年,依据农科院岗位设置管理的“一个办法、三个细则”,深入扎实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完成了研究所内各级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第三轮评聘工作。

6.认真制定所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院实施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文件精神,我所制定了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招聘博士、硕士。

7.重新修订非在编人员管理办法,体现《劳动合同法》精神

2017年根据国家、省及院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所实际,对已执行6年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编制外聘用人员薪酬管理办法(暂行)》重新修订,参照事业单位工资体系进行适当调整,体现《劳动合同法》精神。14位非在编人员从2017年4月起上调工资,认真履行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聘用合同,既保护非在编人员的权益,又稳定了一支可有力支撑本所科学研究的技术队伍。

参考文献

[1]蓝蔚青,孙晓红,曹剑敏.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管理方法工作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4).

[2]杜学亮.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管理观察,2009(13).

[3J黄丽萍.浅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张珍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

[5]杨鸿剑,郑麗杰.科研管理工作体会和认识[J].新疆石油科技,2011(2).

[6]苏艳,黄云超,许玉玲,周雪梅.新形势下肿瘤专科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9(21).

[7]高书敏.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体会[J].丹东医药,2002(2).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研管理实践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创新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