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社会组织走出去的实践

2017-08-31高志涛

大社会 2017年6期
关键词:浙江省浙江救援

◎高志涛

浙江社会组织走出去的实践

◎高志涛

早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前,浙江社会组织就有了走出去的实践,不过多为开会、交流、参展办展或是对外捐赠善款等传统模式。期间比较成功的案例有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及其在非洲设立的野生动物保护资助项目。2007年8月,基金会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园设立了“绿色共享·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基金”,每年赞助16万元(人民币),连续10年;同时在内罗毕大学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奖学金,每年提供8万元(人民币)奖学金,连续10年,资助环境和地理研究系学生开展野外实习和研究。在遥远的非洲,留下了浙江社会组织的足迹。

作为“一带一路”规划中圈定的18个重点省份之一,浙江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打出了一系列组合牌:2014年11月18日率先开通由义乌始发的义新欧班列;2015年8月,在整合相关机构、职能的基础上,组建了海港委,负责海洋港口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推进全省海洋港口一体化、协同化发展;成立省海港集团和宁波—舟山港集团,构建服务“一带一路”的海港体系和海上运输大通道;2017年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同年6月,丝路国际联盟大会在杭州举行,“丝绸之路国际联盟”总部及相关实体机构落户杭州。

如火如荼的“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了浙江社会组织走出去的步伐,丰富了走出去的模式,深化了走出去的内涵,一批走得出、站得稳、影响大、成效好的社会组织脱颖而出。

浙江省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从2015年开始,先后参与了尼泊尔、巴基斯坦、厄瓜多尔、意大利、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灾害救援行动,展现了中国民间救援组织专业高效的紧急救援能力。其中公羊会参与的尼泊尔地震国际救援行动入选“2015年度中国社会组织十件大事”,为浙江社会组织走出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浙江省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省内社会组织再组织平台,于2015年12月增设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委员会,负责谋划和推动实施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的相关事务。2016年5月下旬,在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等具有丰富走出去工作经验的社会组织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国内首个“社会组织走出去综合能力培训班”,来自省市县三级的120余名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浙江是社会组织较为活跃和发达的省份,社会组织走出去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开发和提升了参与国际交流的实际操作技能,为社会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储备了人才。

浙江省山西商会于2017年5月组团出访古丝绸之路和现代欧亚走廊的节点格鲁吉亚,就商贸、投资、社会环境等多项议题,对伊梅列季州、萨梅格列罗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商务考察。冀望在格鲁吉亚这个欧亚文化和经济的连接点上,为浙、晋商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寻求合作共赢的机遇。

浙江省电梯行业协会成立于2013年12月,恰逢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协会借势而为,积极谋划推动跨国电梯产业链合作和跨国行业标准制订工作。前期工作已稳步有序展开,为期3年的发展计划也已初步形成。

2015年10月,在第3届“世界浙商大会”召开前夕,浙商总会在杭州宣布成立,这对于整合国内外浙商资源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社会组织在海外基本上还处于无办事机构、无专职员工、无常设项目、无稳定资金的“四无”状态,在整个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有限、影响很小。在目前全球近4300家取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谘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中,我国仅有48家(含港澳台)。这些组织有权参加联合国的各项会议、发布立场文件,甚至影响议题和议程设定。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参与国际社会的公共事务。2015年7月,缅甸内政部向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了国际非政府组织牌照,中国扶贫基金会首家海外办公室正式在缅甸成立。与此同时,浙江公羊会在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地也相继落地注册,成为同一体系下的平行机构和合作伙伴。

“一带一路”战略为社会组织提供了走出去的强大动力和大显身手的国际舞台,社会组织正在以独特的优势,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前景光明,愿景可期!

(作者工作单位:浙江省社会组织联合会)

猜你喜欢

浙江省浙江救援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紧急救援
Mother
Task 2
第十五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暨2021年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圆满召开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欢天喜地过大年
救援物资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