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聚区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2017-08-30蒋晨郑国全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研究进展效益

蒋晨+郑国全

内容摘要: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具有突出地理空间特征的产业组织形式,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以及提高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显著,现已成为许多国家、地区或者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本文对国内外与产业集聚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从产业集聚概念、理论、效益和评价四个方面对研究成果展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目前在该研究领域的重点与薄弱环节。研究发现未来可在完善产业集聚效益研究、建立产业集聚区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区 效益 评价 研究进展

引言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具有空间特征的经济活动,一经出现便凭借其生产要素集中、资源配置高效、创新能力显著等优势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吴爱芝等,2011)。系统、科学地对产业集聚区效益进行评价,不仅可以全面了解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同时对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也至关重要(张清正等,2015)。产业集聚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产业集聚现象有各自的见解(李世杰等,2014)。因此,有必要对产业集聚的概念、理论以及效益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产业集聚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一)相关概念辨析

1.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首次阐述产业集聚现象的是英国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从生产联系的角度提及地方性工业集聚的根本原因是工厂厂主为了获得外部经济,并提出了产业区概念。自马歇尔之后,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理论出现了许多流派。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于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中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现象,他认为产业集聚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于1934年提出创新产业集聚理论,认为产业集聚通过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有助于创新(张长立,2004)。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E·波特将产业集聚定义为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向世聪,2006)。综上所述,产业集聚涉及学科门类众多,对于产业集聚的概念及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综合共性来看,可将产业集聚理解为若干同类产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高度集中,其目的是为了获得集聚经济。

2.产业集聚区。由于学者们对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切入点与侧重点的不同,因此在文献中出现了产业集群、新产业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工业园、科创区、块状经济等概念(刘瑾等,2012)。高纲彪(2011)对工业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三个概念做了辨析,认为工业区的产业类型为单纯性的第二产业;开发区的产业类型以第二产业为主,兼顾第三产业,其区域功能趋于完整;而产业集聚区则包括了工业区、开发区等所有产业集聚空间。巫勇(2007)将产业集聚区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政府主导型和自发组织型,政府主导型主要有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这类集聚区的规划设计体现了强烈的政府意图,而自发组织型则是依据特定区位优势、文化传统及市场资源配置等因素自然形成的产业集聚区。罗静等(2009)认为我国业已形成的典型产业集聚区可以划分为4种,其一是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外商投资为主导,专业化经济特色鲜明,国际关联程度高,如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其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经济为代表,以科研院校机构丰富的人才为依托,形成产学研联合的经济体,如中关村模式;其三是以军事工业和重加工工业为代表的重庆摩托车产业集聚区模式;其四是以“三缘”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民营企业为主导的浙江“块状经济”模式。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产业集聚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产业类型上包含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均可包含在产业集聚区概念范畴内,是不同产业实体之间相互协作,在空间上形成集聚的区域。

(二)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进展

1.外部经济理论。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理论是以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为代表,马歇尔将规模经济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指由于企业内部各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节约,称为“内部经济”;第二类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的(市场区位、市场容量、相关企业的发展水平等)各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减少和收益的递增,称之为“外部经济”(吴爱芝等,2011)。并且认为地方性工业的集聚正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刘长全,2009)。马歇尔还提出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生产专业化的中间投入品、专用性劳动力市场、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三个方面,并把专业化产业集群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地区称为“产业区”(徐康宁,2003)。综合而言,外部经济理论认为集聚的企业会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一是提供共享的中间投入品,二是提供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三是技术的外溢。

2.区位集聚理论。区位集聚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是阿尔弗雷德·韦伯,他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从微觀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探讨了工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中的原因,认为除了交通便捷、矿藏资源等特殊原因外还有一般性的原因,如专门性的机械修理厂、大规模的劳动市场、公用设施、道路等原因都有助于集聚企业的生产成本节约。韦伯把促使产业集聚的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市场化因素,大批量的购买和出售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二是经常性开支成本,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能够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三是技术设备的专业化发展;四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黄健康,2005)。

3.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是以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为代表人物,他从企业群体集聚从而在效率、效益以及柔性方面产生竞争优势的角度,论述了集聚区群体的协同效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到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竞争优势关键体现在该地区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并且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该模型的架构包括四个本国的决定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公司的战略、组织及竞争)和两种外部力量(政府和机遇)。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体现在其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而产业集聚就是产业部门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陈柳钦,2006)。

4.新经济地理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是以保罗·克鲁格曼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在《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一文中认为产业集聚是由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与要素流动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向心力导致的,在这里收益递增是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按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观点,收益递增是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聚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是吸引各项经济活动在某一空间区域内集中的向心力。因此,在保罗·克鲁格曼所创立的中心—外围模型中,其认为集聚因素除马歇尔所说的三个外部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中间投入品、技术外溢)外,运输成本和劳动力的流动性也是造成空间产业聚集的关键因素。

5.其他理论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学者开始从解释收益递增与专业分工之间的关系角度入手,构建了从规模收益递增到经济外部性再到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贺灿飞等,2006)。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于1986年在《收益递增和长期增长》一文中,曾提到收益递增来源于与经济外部性有密切关联的专业化分工,这是经济持续长期增长的基础,并且罗默模型化了收益递增与专业分工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集聚经济这一问题提供了分析工具。

相较于国外,国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起步较晚,仇保兴于1999年出版了《小企业集群研究》一书,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浙江省、中国台湾、意大利和日本东京都四个地区的小企业集群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每个地区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动因(仇保兴,1999)。罗勇和曹丽莉(2005)采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聚度模型,对我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年的集聚度进行了测定,得出我国制造业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上海五省市。

产业集聚区效益研究进展

(一)经济效益

1.外部规模经济。企业在一定规模范围内,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能够产生经济效益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两种类型,前者是指某一经济实体通过扩大自身产出规模所引起的收益增加;后者是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扩大产出规模从而使得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陈瑾,2012)。而外部规模经济是产业集聚区内众多企业获得低成本优势的直接动因,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专业性生产供应和商品采购的集中,使得同样的采购行为只要付出较少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栾峰,2012);第二,劳动力资源的共享与专业人才的集中,使得企业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焉洪基,2014);第三,共享的中间投入品,产业集聚促使专业化分工,不同的企业分别承担不同的生产环节,使得某个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商可以同时给不同的下游企业供应产品,反之下游企业也可以同时拥有多个供应商供其选择,从而就能达到外部规模经济的要求,节约了生产成本(姜书竹,2015)。

2.区域营销优势。经济学界的研究发现,如果把产业的门类及经济总量按不同等级分别赋予不同颜色,那么在地图上就会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块状区域,经济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经济马赛克”,在我国又将其称之为“块状经济”(钱瑜湄,2014)。而“经济马赛克”正是由于产业集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所造成的,这些区域凭借其积累的特色优势,又进一步增加了该地区对相关行业的吸引力,树立了自己的地域品牌,往往会发展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唐松,2015)。区域营销优势又可以理解为产业集聚所形成的区位品牌效应,依靠区域专业市场的影响力,有助于集聚区内中小企业快速获得市场,这种广泛的、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单个企业品牌所不能及的(祝佳等,2016)。

3.技术外溢。集聚区内同类企业同居一地,有利于新技术、新知识、新创意在企业之间的扩散与传播,如某个企业采取了某项新技术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取得了好业绩,就会在集聚区内迅速为他人所研究(彭向等,2009)。马歇尔认为技术的外溢是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行业的秘密将不再是秘密,某個人的新思想会被别人所采纳,又将会成为别人新思想的源泉,这就营造出了一种协同创新的集聚区氛围。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产业集聚区内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郭明翰,2014)。

4.竞争效益。迈克尔·波特认为既合作又竞争是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合作意味着企业之间可以共享资产、技术、信息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好处,除此而外企业还需要竞争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集聚区内同行企业之间的比较,使得产品的价格、质量以及差异化程度有了评价的标尺,绩效差的企业会在相互比较中受到压力与激励(刘小铁,2012)。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竞争压力,使得集聚区内的企业拥有了单个游离企业难以获得的产品质量与产品差异化,从而能够形成一定的市场势力(魏守华等,2015)。

5.产业结构升级。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认为,产业集聚区内的生产企业能够找到与之配套的专业化供应商队伍,进而细化了整个产业链内的分工,实现了具有巨型企业特征的规模经济生产(梁承钰,2012)。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专一化战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张华等,2007)。产业集聚使得大量同类企业汇聚在一起,与之相关配套的企业也随之而来,使得整个产业链联系更加紧密,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集聚区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杨绍波,2014)。

(二)社会效益

1.促进就业。集聚区内汇集的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这些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又是同质的,这就为当地促成了一个提供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不仅降低了工人失业风险又确保了厂商有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张雄,2011)。产业的集聚不仅需要大量专业工人、科研人员以及销售人员,还促进了与之配套的服务性企业的就业,形成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张世晓,2015)。

2.形成和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吸引了诸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入,往往利于一个地区形成或提升核心竞争力,而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集聚经济一旦形成之后,又是其他一般地区难以效仿的,不仅促进了集聚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成长(熊国宝,2013)。

3.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是导致经济活动主体生产要素流动、运输成本降低、资源集约利用的直接原因,也是导致城市的形成及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陈柳钦,2006)。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同样也刺激着政府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作为可共享的投入要素,公共基础设施通常由政府统一提供建设,只要在一定集聚规模范围内,不仅可以节约个体企业的生产投入,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郭玉娇,2013)。

(三)生态效益

1.污染物集中处理。工业园区内大量同质企业集聚,便于工业污染物集中处理,工业废水经过集中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进入污水市政管网系统,避免了污染物的扩散(杨仁发,2015)。交通运输是引发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产业集中布局有助于减少交通运输量,从而缓解了因生产带来的空气污染(杜雯翠,2013)。

2.循环经济效应。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废弃物回收进行加工处理使之转变为再生资源,并再次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经济模式。产业集聚区内可通过形成若干条生态产业链关系,实现废弃物以及副产品的资源再生,从而达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郭明翰,2014;常瑞敏,2013)。

3.促进生态城市建设。产业集聚区因其集聚经济效益,实现了规模经济、外部经济、范围经济三者的有机统一,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为政府带来了财政收入,提高了政府供给公共设施的能力,为政府治理城市污染、建设城市生态景观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常瑞敏,2013)。

产业集聚区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进展

1.关于评价模型的研究。国外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起步较早,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Michael E. Porter教授提出了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该模型的架构主要由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外部要素组成。1991年Paul R.Krugman教授在波特的基础之上,用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与要素流动为要素构造了“中心—外围模型”。1996年Theodore Palive和Ping Wang将劳动力资本作为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动力,建立了一个具有空间动态效应的评价模型,用以评价某个城市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效益。2003年两位加拿大学者Tim Padmore和Henrev Gibson对“钻石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GEM模型(基础(Groundings)-企业(Enterprises)-市场(Markets)),该模型中认为产业集聚区竞争力取决于三要素六因素构成的六边形模型结构(喻春光等,2008)。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大多借鉴了国家竞争力评价模型中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钻石模型”,通过修改钻石模型以适应区域竞争力的评价。

2.关于评价方法的研究。Catherine Beaudry和Peter Swam将工作人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聚区集聚效应的重要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英国几十个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证研究。Khalid Nadvi和Gerhard halder同样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德国图特林根城的外科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证分析。S An等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构建了用于评价精细加工产业发展水平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

综上所述,国外评价研究方法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并对一些实证案例做了研究分析。

(二)国内研究进展

1.关于评价模型的研究。唐杰(1989)运用CES生产函数,对天津市工业集聚区经济集聚效益进行了研究。汪炜等(2001)在唐杰的基础之上,测量了杭州市产业集聚区的经济效益。孙晓华(2008)把产业集聚区看作为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认为集聚区内的劳动力、科学技术与资金流这三种生产要素对集聚效益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王双(2012)运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五个方面对天津市工业部门集聚效应进行分析。

总的来看,我国评价产业集聚区效益所运用的模型多种多样,具体主要有:CES生产函数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向量誤差修正模型等。评价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多层次综合评判法、聚类分析法等。

2.关于评价指标的研究。高纲彪(2011)基于产城融合的视角,从政策相符、经济发展、空间融合、环境保护四个层面, 用26个具体指标建立了产城融合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王菲(2014)从产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两个角度出发,用12个具体指标建立了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沈琪(2012)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扩张效应、共享效应四个层面,用13个具体指标建立了煤炭产业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攀枝花市西区煤炭产业集聚区为实证研究案例。张爱萍(2015)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用5个具体指标建立了科技园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作为实证案例。

总结发现,在对产业集聚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具体指标多集中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产城融合度以及与相关政策匹配度等某个或某几个单项方面,缺少系统的、对产业集聚区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

研究展望

通过对产业集聚理论、效益以及评价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发现关于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现已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但对产业集聚效益的研究多集中于经济效益,且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偏少。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从以下两方面深入:

第一,完善产业集聚效益研究。产业集聚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于当地社会、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亦不可忽视。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追求经济总量的同时也要提升质量,追求可持续发展,各地政府在推行产业集聚区建设时,不仅寄希望于区域经济的增长,更期望对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产业集聚区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综合效益。

第二,建立产业集聚区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关于产业集聚区的评价定性多、定量少,为科学合理评价产业集聚区为当地带来的效益如何,建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确有必要。从产业集聚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来看,如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集聚区集聚效应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等,由于评价对象、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所侧重的研究方向各异,目前国内外对于产业集聚区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参考文献:

1.吳爱芝,杨开忠,李国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1,31(5)

2.张清正,李国平.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30(7)

3.李世杰,胡国柳,高健.转轨期中国的产业集聚演化:理论回顾、研究进展及探索性思考[J].管理世界,2014,30(4)

4.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3

5.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商务印书馆,2010

6.张长立.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4,23(12)

7.向世聪.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2006,19(1)

8.刘瑾,耿谦,王艳.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规划师,2012,28(4)

9.高纲彪.“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以商水县产业集聚区为例[D].郑州大学,2011

10.巫勇.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兴起与城市设计策略[D].合肥工业大学,2007

11.罗静,任云,安然.西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以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

12.刘长全.基于外部性的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国外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9,28(3)

13.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

14.黄健康.产业集群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5.Michael E.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1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中信出版社,2007

17.陈柳钦.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J].南通大学学报,2006,22(4)

18.保罗·克鲁格曼,吴启霞,安虎森.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J].延边大学学报,2006,39(1)

19.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0.贺灿飞,刘洋.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

21.Paul M. Rome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2)

22.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3.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40(8)

24.陈瑾.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探索式案例分析——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为例[J].企业经济,2012,31(12)

25.栾峰.城市经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6.焉洪基.临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27.姜书竹.外部规模经济、差异产品与创新驱动视角下地板竞争优势[J].林业经济问题,2015,35(5)

28.钱瑜湄.基于产业集聚的开发区建设与管理研究——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华东政法大学,2014

29.唐松.区域产业品牌效应、外部性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域空间模型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5,37(8)

30.祝佳,唐松.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产业品牌效应扩散和风险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6,32(2)

31.彭向,蒋传海.技术外溢、策略性选址与产业集聚[J].财经研究,2009,35(10)

32.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货币、信用与商业[M].商务印书馆,1997

33.郭明翰.基于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4

34.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5

35.刘小铁.产业集聚效应对企业竞合行为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12,32(7)

36.魏守华,汤丹宁,孙修远.本地经济结构、外部空间溢出与制造业增长:以长三角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15,14(1)

37.梁承钰.地板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常州市横林地板产业集群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2012

38.张华,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

39.杨绍波.效率改进、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40.张雄.产业集聚、空间分布与就业——基于中国三大经济区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41.张世晓.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基于产业集聚与供应的研究[J].人民论坛,2015,24(11)

42.熊国宝.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化效应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43.郭玉娇.产业集聚、基础设施与城市生产率[D].大连理工大学,2013

44.杨仁发.产业集聚能否改善中国环境污染[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2)

45.杜雯翠,冯科.城市化会恶化空气质量吗?——来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验证据[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29(5)

46.常瑞敏.基于生态理念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

47.Theodore Palive,Ping Wang.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J]. 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1996,26(6)

48.喻春光,刘友金.产业集群竞争力定量评价GEMN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8,26(5)

49.Catherine Beaudry,Peter Swam. 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J].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01(10)

50.Khalid Nadvi. The cutting Edge:Collective efficienc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Pakistan[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1999,27(1)

51.S An,J Wang,JP Qian.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 s Precise Finishing Industry[J].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2006(3)

52.唐杰.城市产业经济分析:一项经济案例研究[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3.汪炜,史晋川,孙福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影响与集聚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8(5)

54.孙晓华.产业集聚效应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4)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研究进展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