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的流通、网络交易平台、统一市场理论

2017-08-30贾辰豪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合约流通统一

(五)双边市场及其理论

如何形成雙边市场?双边市场理论还是有很远历史的。在19世纪30年代有“一个便士报运动”,很多人认为这是双边市场形成的最早研究。

中国互联网发展20年,BAT等一系列平台实际上都已经构建了双边市场成熟的商业模式。这种成熟商业模式体现在一种双重合约模式,包括固定的交易合约和可选择关系合约,交易合约是低价且体现在每一次用户活动中,或者是每一次用户交易中。甚至这种低价在一些平台上表示为免费,但是问题是真的免费吗?广告商是因为市场力量而投入的吗?这些答案都是否定的。

(六)平台经济的租与市场

平台经济的租是交易成本。从理论角度来说,平台经济的租主要来源于对信息的非排他性使用,由于信息技术可以让现在信息具有可复制性和非排他性的特性,通过复制就产生了租金的机会。平台建立是需要高额的固定成本的,但是如果平台上用户增多,它就能够通过分担成本而降低平均成本。因此就能够出现报酬递增的现象。

交易成本与市场变化。对于平台来说,它只承担它的交易成本,它没有生产成本,所以越分享,进入的店铺越多,分享越多,它成本就降低的越快。这个“P”就是交易成本的价格。旧市场是什么?在每一个企业中它都要承担同样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而有一部分生产者是无法支付交易成本的,因此他不可能进入交易市场,这是科斯当年提交易成本的时候提出的,有的人比如说最极端现象就是手工艺者,他可能一辈子就生产这么几件产品,他是不可能自己再开一个工厂,或者建设一个平台来承担这个交易成本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新的市场实际上是以下这个部分,也就是说在P以下,它代表的是一种轻资产运营的企业,而不是我们所说的大企业。平台跟已有企业的竞争是非常有限的,它出现的新市场实际上对这些小企业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七)合约选择的激励问题

从合约选择的激励机制问题而言,在定租、分成、固定工资制三种模式中,分成制并非是最优选择,收益最高的应该是定租制,但是在现实中通常人们不这么选。

分成制它属于激励中等,风险也中等,它等于说平台能够承担一部分交易风险,如果它的交易成本降低到一定范围之内,交易成本风险生产者就可以不用承担这部分风险;还有一部分是固酬制,固酬制其实对企业来说是很好的,但是它有监督成本,所以对于平台来说它不会选择固酬制,分成制就是双方最后最终博弈的结果。接下来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有差距的,有禀赋高低,这个能影响到对风险的判断。最终生产者的选择就可以看作是在其自身能力约束下的对风险激励平衡关系的反映。这种合约由于平台是一个稠密市场,生产者数量巨大,因此可以判定大部分生产者都是生产能力平庸者,所以分成制是它的共同选择。

对于平台来说,它虽然是制定合约的一方,但是收益仍然由平台和生产者共同决定。因为从总体上来看,平台虽然制定价格,但是它的收益不仅是由价格决定,还由它的用户数量决定。所以用户数量会影响它对这个价格的选择。

(八)第二个阶段双重合约模式

第一阶段是平台建立,主要是由交易合约支撑,第二阶段平台进入成熟期,交易合约的作用变得有限,产生了关系合约,双重合约共同作用下平台才能更好的发展。在成功建立了平台之后,就会出现稠密的双边市场,生产者差异化就开始变得明显、竞争开始加剧。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一方面有一个交易成本,代表一个低门槛;另一方面有一个关系成本,代表用户声誉品牌,它代表用户和用户之间长期合作的关系。

对交易合约而言,核心是商品;对关系合约来说核心是人,这是两个核心合约之间的变化关系。在交易合约阶段定价门槛解决的问题是市场如何变稠密的问题,它的合约有一过性,什么叫一过性?就是第一次交易跟第二次交易没有任何区别。在交易合约中大家都一样,我哪怕是老顾客,我依然要遵守同样的规则。但是在关系合约中,围绕着人,有一个用户信用问题,这个时候它就代表了一种长期关系,它有关系网络信用体系问题,用户的身份被信息体系保留下来,并且对它未来的交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它有两个关系,而且关系合约反而是在整个平台中增加用户黏性的重要因素,而一过性合约它的黏性是很有限的。

(九)总结

合约的双重性解决了市场稀疏和市场堵塞两个问题,它最核心就是交易主导者发生了变化,它偏向人力,而非资本,人力的代表就是零散的生产者,而资本的代表就是整个平台。另一个就是平台的发展趋势,它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有重服务业,重服务业代表高科技、重资本、广泛用户的大平台。而轻服务业就是高人力、轻资本、小众用户,就是平台上零散而分散的这些用户。平台创新有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两个方面,它必须同时跟进。另外一个是它的社交化,现在出现了一个趋势,从商品到人的转变,也就是说在整个平台上关系网络越来越重要。

洪涛:现在流通基本理论发展体系不可能离开网络。所以网络平台理论、交易合约理论、双边市场理论等这样一些,就应该是研究的基本理论。这里我想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所讲到的网络平台理论和交易合约理论,哪些是你的创新?

夏宜君:我做的创新部分主要是做了一个理论的综合,就是对已有的理论进行一个总结。等于说关系合约、双重合约模式是我提出的。但是共享经济、双边市场、网络理论都是已有理论,我只是把它进行了一个综合。

洪涛:一系列交易是流通,而且新的现代电子商务是一个发展的大趋势,这一趋势是网上交易和网下交易融合发展。现有的理论对发展有什么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夏宜君:理论意义主要是因为古典经济学强调同质化,在范围经济来说,它还是以同质化为基础,但是现在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事实上差异化已经变成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工业时代从理论上来说,是抓紧生产同样的东西让大家富足;在信息经济时代,如果从极端角度来考虑,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东西,或者每一个人有不一样的产品。

从现实来说,现在平台上其实已经出现这样的趋势。一方面从淘宝上来说,淘宝现在开始社交化,就是淘宝现在出现了平台上的平台,就是一旦某一个店铺用户数量到了一定级别,它已经打造出一个品牌来,此时等于说在淘宝的大平台之上又产生一个小平台,它产生这个关系合约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它已经不是完全都是零散的小店铺,而是出现了有大店铺、小店铺,要对它进行差异化管理。而且有的带品牌的,它还会为平台带来新的客户,这是淘宝的做法。

另一方面,微信也有反方向做法,反方向做法是什么?就是从社交到交易,从关系到交易的转变,淘宝就是从交易到关系的转变。微信就是开微店,它的基础不是商品,基础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在寻找中间一个平衡点,这就是现在整个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对商业模式的探索,实际上最终这种交易和关系之中有一个比重问题、权衡问题,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问题。这可能就是我对现在研究帮助的地方。

洪涛:现代商品和传统商品不一样,传统商品就是实物商品,现在我们讲的商品就是实物商品、服务商品、系列体验活动。服务商品是A对B的,体验活动是A-B相互互动的,可以用网络理论丰富现有商品理论,具有指导意义。现在要更多地产生一些体验性业态或者通过一些体验性的活动来加宽和延长价值链。

流通产业运行对国内统一市场的影响:非政府因素视角

洪涛:艾文卫博士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统一市场问题,这是流通的一个很重要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艾文卫博士:

艾文卫:统一市场是个相对“老”的研究话题,但是由于市场分割现象始终存在,从历年中央文件对该问题的持续关注中可见一斑,所以对统一市场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我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第一,在研究视角上,重点关注统一市场进程中非政府因素特别是流通因素的影响。以往在研究统一市场时,通常都是从政府因素角度入手研究,比如说政府基于财政收入或者就业稳定的考虑可能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加剧了市场分割,最终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相应的政策建议都是围绕政府因素展开,较少从非政府因素着手如何破解市场分割、促进市场统一。我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共同表明在统一市场建设中流通产业总体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从而应该充分重视流通产业先行,提高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时研究结论也表明在流通产业内部,批发业和零售业及其各自的组织化程度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甚至不同方向的影响,从统一市场建设出发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既要为批发业的做大做强、连锁零售的跨地经营、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保障,也要注意在零售领域开展反垄断调查和执法,防止大型零售商的垄断行为成为市场分割的潜在来源。从而,结论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启示。

第二,在理论深度上,通过清晰界定统一市场的本质内涵,明确提炼出统一市场的形成机制。统一市场最本质的内涵是商品在一国市场可以自由流动或者说自由贸易,这一点学界是基本达成共识的,但是关于统一市场的形成机制却众说纷纭,而这主要是由于直接用于解释统一市场形成的理论很少,以往的研究中较少进行理论方面的回顾和综述,我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工作,根据对统一市场的内涵界定,抽象和提炼出影响统一市场形成的最基本条件为——社会分工和交易费用,其中社会分工决定了商品自由流动的意愿,交易费用决定了商品自由流动的能力,两者共同决定了商品自由流动的均衡状态即统一市场的状态。而流通产业之所以能对统一市场进程产生影响,也是通过对这两个基本条件进行施力而产生的。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利用数据优势,根据“价格法”的思路,率先同时使用宏观价格指数和微观价格数据来构建省级和市级两个层面的指标对市场统一程度进行全面测度。其中,研究所依赖的微观价格数据库涵盖80多种商品在100多个城市从2012-2014年连续108旬在超市、集市的售價,样本规模和质量都非常好,相对以往研究具有绝对的数据优势,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地区间价差收敛速度指标,来反映出市场套利机制的有效性进而反映出我国市场统一性。从数据和方法上来看,本文研究都是对已有研究的有益补充。

洪涛:你是如何展开研究的,流通产业是如何影响到市场统一的?

艾文卫:在分析流通产业对统一市场影响的时候,我分了总体分析和具体分析两个层次。总体分析就是把流通产业看作一个整体。流通产业通过专业化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集聚经济,能够起到费用节约效应,前面已经分析了统一市场的形成条件一是交易费用的降低,这样费用节约效应通过对该条件施力产生了促进市场统一的作用。进一步,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相关思想,交易费用的节约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化,从而对统一市场的另外一个决定条件产生作用。这样综合来说,流通产业整体来讲可以起到促进市场统一的效果。

首先,分析了批发业的影响。批发业作为“中介的中介”,承担着大规模商品集散功能,是连接区域市场的主干,所以批发业在统一市场进程中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更加突出的。然后对零售业的分析,包括零售商规模扩大和连锁化程度提高两个维度。其中零售商规模扩大,一方面有可能逆向整合供应链取代批发商兼具批发职能,从而遵循批发促进市场统一的机制,发挥对市场统一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零售业相对于批发业来说有自己的特性,就是直接服务于终端客户,存在商圈之争,在一定的商圈范围内零售企业规模扩大可能会产生垄断优势,从而阻碍其他零售企业向这个商圈内销售产品。此外,从供应链角度来说,零售企业规模扩大通常伴随着渠道势力的上升,进而向供应商索取高额的通道费等来激化渠道冲突,从而增加供应商在本国市场的销售难度,这个直观的体现就是许多厂家选择出口而不是在国内出售,或者在国外的售价反而比国内低,所以零售商规模扩大对市场统一的“净影响”是不确定的,有待实证检验。连锁经营由于其集中化管理、网络化经营的特点,使得其在交易费用节约方面以及空间扩张和空间关联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所以连锁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最后,对电子商务进行分析。电子商务一方面凭借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搜寻成本的极大降低,和凭借虚拟交易技术实现市场空间的无限开拓,从而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其正向促进作用受到一些客观因素譬如线下物流基础设施的制约,且可能会导致厂商从严执行区域独家经销制度或者强化消费者的本地贸易偏好,从而加剧市场分割,因而,电子商务对国内统一市场的“净影响”也有待进一步实证检验。

在实证检验部分,对上述一些假设进行一一验证,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流通产业规模扩大、效率提升有助于降低市场分割程度,流通产业中主要是批发业而非零售业促进市场统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连锁经营的普及有助于促进市场统一。

洪涛:流通产业的内部结构是多样的,但是在具体分析流通产业时,这里假定了流通产业内部由批发、零售、电子商务产业构成,这是从理论的抽象而言的。第一个问题,以往论文都是从政府因素来进行研究,从非政府因素来进行研究有什么理论和实践意义?

艾文卫:从理论意义来说,既往的研究多是从政府因素入手,从其他角度研究较少,从学术的角度来说,一个问题不可能只有一个切入点,而且事实上也是如此。影响市场统一的不可能只有政府因素,随着改革的深化,政府因素肯定会弱化,非政府因素将会凸显,譬如线下物流基础设施,肯定也是必然会影响到市场统一进程。物流基础发达了,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肯定是更加频繁,市场统一性肯定是在提高,流通产业也是一样。当然,我从流通角度入手,也是受到流通经济学领域相关学者研究的启发。从实践意义来说,政府因素固然是导致市场分割的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对这些因素进行改革破解,所受到的阻力会是比较大的,从非政府因素入手,寻找一些新的可行的破解市场分割的办法,能够加快市场统一进程。

洪涛:第二个问题,用微观数据来构建动态测度指标算是理论的一个方法创新吗?能否就统一市场的测度方法再作一些解释以及关于我国市场统一程度主要得到了怎样的结论?

艾文卫:统一市场的测度方法,包括生产法、经济周期法、问卷调查法、贸易法、价格法五种,通过对五种方法进行一个比较,本文选择了价格法。以往运用“价格法”的研究主要用各地CPI数据来构建价差差异指标来推断市场分割,本文不仅采纳了传统的做法,还用微观价格数据来测度地区间价格的收敛速度,是一个动态指标,且以真实价格为基础更能反映现实状况。运用上述两种“价格法”下的测度方法,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从纵向来看,我国各省的市场分割程度从2002年到2014年是在不断降低的,国内市场统一性在不断提高;从横向来看,我国市场统一程度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还算是比较高的,地区间价差收敛速度比较快,说明我国市场统一性还较高,统一市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使用了大规模的样本数据库,第二同时运用了“价格法”下的两种测度方法,同时运用了两个层次的数据。

李丽:论文当中用到流通产业是批发、零售、电子商务,没有涉及其他产业吗,如交通运输业、生活服务业等?

艾文卫:是的。学界对流通产业的界定存在“宽派”、“窄派”两种说法,我选择的是窄派的观点,就只包含批发业和零售业(洪涛注:实际上这是理论的假说,流通产业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以及消费流等因素,但是为了理论研究,采用理论的假说)。

李丽:这个研究对政策有什么帮助?这些非政府的因素要比政府因素重要吗?用政府的手段,可以解决吗?

艾文卫:政府因素在当前肯定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是它慢慢肯定是要弱化的,非政府因素会逐渐凸显。比如说流通产业规模扩大与效率提升,批发业的发展及批发商的规模扩大等这些因素对市场统一是有正面的影响的,所以我的政策建议是要扶持流通产业的发展,鼓励批发业做大做强。长期以来“去中间化”的声音很强,但是本文研究表明从统一市场进程这个角度来说,批发业是有贡献的,而且批发商规模扩大是有帮助的,所以相应的政策建议就是振兴批发业,促进批发商规模扩大。

李丽:从非政府因素寻找统一市场的办法,但是最终好像通过政策制定去执行。如果没有政府推动怎么能实现自发统一市场?

洪涛:过去研究全国统一市场,更多是从政府角度来讲的,比如说条块分割、体制、机制,从体制上解决这样的问题。现在这个论文是说,政府对市场形成的不当干预将会逐渐减少,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这篇论文重点从非政府因素角度来研究是有新意的。今后,统一市场建设也就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但另一方面,不可忽视政府的因素,政府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是要起到很重要作用的,这样来考虑。

李丽:非市场因素怎么能推动统一?

艾文卫:我前面说的政府因素会造成市场分割,并不是说政府的干预,全部都会变成市場分割的罪魁祸首。尽管我是从非政府因素角度入手,但最后对这些非政府因素的把控还是离不开政府,因为你完全脱离政府来讨论中国经济问题是不可能的,一个产业的发展,肯定跟政府有关系。譬如对流通产业来说,政府至少不应该持“轻流通”的观点,鼓励流通产业的发展,为批发业、电子商业、连锁化经营营造一个较好的政策环境。

张景云:一般来说这是一个影响研究,应该有一些具体的影响因素。可是从题目里面看,还是运行对什么的影响。这里面流通因素到底是哪些因素?就是零售、批发和电子商务吗?

艾文卫:我这里用了“运行”一词,是因为我想表述一个既包括流通产业总体发展又包括流通产业内部不同运行主体的发展对统一市场的影响。我并不是强调“运行”,还是落脚到批发业、零售业还有电子商务这三者上面。我在研究的时候,第一层次是研究流通产业总体运行规模和运行效率的影响;第二层次是按照流通产业的内部分工来划分,分别研究批发业和零售业的组织化程度的影响,批发业组织化程度主要体现为批发商规模扩大,零售业组织化程度包括单个零售商规模的扩大和连锁化程度的提升。

洪涛:网络交易为核心的现代流通理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重点。今天三位博士论文及其思想确实还是有特点,周扬是从空间的角度来研究交换与流通问题的,提出了空间中的流通与空间流通的创新理论。夏宜君从网络平台和交易合约角度来做了一些理论总结与创新。艾文卫从流通产业运营对国内统一市场的影响提出了自己一些观点。

当然,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有创新性,但是理论也需要再不断地完善,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种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相互融合发展,催生出新的流通产业、新流通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新的理论创新,反过来有效指导和引导流通经济的发展。

流通行为离不开空间,空间性又是流通行为的条件,这样一些理论观点,特别是把理论和实际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和“一带一路”联系起来,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网络交易平台和网络交易合约理论,是现在网络市场、网络流通理论的核心。把这些基本理论和流通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会推动流通基本理论的发展,因为传统流通向现代流通转型过程中离不开网络,就是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

艾文卫从非政府角度研究老问题,也是已故林文益教授研究统一市场的问题。这篇论文也很有新意,从非政府角度来研究建设统一市场及影响因素,这些都是比较有意义的。

(贾辰豪 整理)

猜你喜欢

合约流通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统一数量再比较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流通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合约必守,谁能例外!——对“情势变更”制度不可寄于过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