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在中文商务合同英译中的运用

2017-08-29潘彩霓

大观 2017年8期
关键词:模因论英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立项项目《基于模因论的中文商务合同英译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Y2015YB488]

摘要:根据翻译模因论,中文商务合同的翻译是一个对源语模因理解、吸收、解码、重新编码和传播的过程。本文在分析中文商务合同语言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翻译模因论下的中文商务合同翻译策略,旨在强化经济文化交流的效果。

关键词:模因论;中文商务合同;英译

商务合同的翻译对于中国产品在海外的销售和扩大海外市场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翻译不当的商务合同会产生误解或曲解,妨碍商务合作的顺利完成。本文试图将商务合同翻译与模因论相结合,以期找到适合翻译商务合同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一、商务合同的语言特点

商务合同属于正式文体,具有高度严谨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用词和用句两方面。

(一)用词

1.文言词汇的使用。中文和英文商务合同皆常使用文言词汇或古词。在中文商务合同中常出现“兹”“就”“特此”等之类的文言词。在英文商务合同中,古语使用也很常见,主要是古体惯用副词的使用,如:“hereafter(此后)”“hereto(至此)”“thereinafter(在下文中)”“hereby(特此)/兹”“whereby(由此)”等以here、there或where为词根的古体词。(杨芳,2005)

2.法律专业词汇的使用。商务合同就是依法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条文,所以无论是中英文合同中,均使用大量法律词汇,如中文合同中常出现“诉讼”、“履行”、“合法”等。英文商务合同中也常出现“damages(赔偿金)”“claim(赔偿金)”和“performance(履行)”等具有法律意义的词,词义明确,不带感情色彩,体现出公正严谨。(张翼飞,2011)

3.书面词汇的使用。商务合同中通常不会出现口语、方言或俚语等不正式的词汇。英文商务合同中使用书面词汇的情况非常多,如“assist(协助)”“terminate(终止)”“certify(证明)”等,而不是使用平常口语中常见的“help”“end”和“prove”等。

(二)用句

商务合同语言的严谨性特点还体现在句式严密规范,常表现为多用陈述句和长句。1)陈述句的使用。陳述句的使用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准确内涵和具体范围,而且提出问题或讨论,具有明确性和不容置疑性。2)长句的使用。商务常常句中有句,层层修饰,力求严谨,因为合同旨在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必须详细、完整,又要避免曲解。

二、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主义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核心理念就是“模仿”。模因(meme)这一术语在Richard Dawkins1976年出版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出现。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观点,能够代代相传,是文化传播或模仿的单位,如曲调、思想、流行语、时装、工艺、建筑方法等。模因通过模仿在模因库中自我繁殖,从一个大脑跳入另一个大脑,模仿构成所有模因复制的基础。模因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从一开始就给翻译研究打上了文化转向的烙印。Chesterman首次提出了翻译模因的概念,他把有关翻译的概念或观点以及翻译理论统称为翻译模因,这其中包括翻译的理论概念、规范、策略和价值观念等。翻译模因库中存在着大量的翻译模因、翻译模因变体以及翻译模因复合体。翻译是模因的一种传播方式,翻译的过程是模因的传播过程。

根据Chersterman的观点,何自然、谢朝群等人认为翻译模因库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前者意味着源语与目标语的转化是一种原信息的等值或等效的纵向传播,可分为等值和等效两种模因复制形式。其中还可以区分出语义等值/等效模因和语用等值/等效模因。模因表现型翻译模因则表现为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化过程是一种非对等的横向复制和扩散。这时的目标语尽管没有脱离模因的基因,但它的表现呈多样化,包括意译模因、节译模因、略译模因、译述模因等翻译模因变体。(何&谢&陈,2007)

三、模因论在商务合同英译中的运用

中文商务合同的英译,就是作者对源语模因——中文商务合同的理解、吸收,主动成为新宿主,再对中文商务合同进行解码,再用译入语对源模因重新编码,从内容到形式最大复制源语模因,并最终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达到传播源语模因的最终目的。针对中文商务合同自身的特点及结合模因论,笔者提出两种翻译策略,即隐性复制翻译和显性近似翻译。

(一)隐性复制翻译

修斯提出,隐性翻译是指译文从话语类型及语篇功能层面上与源语文本产生对等。隐性翻译在译语中享有与原文平等的地位,源语文本并非一定和源语文化和源语读者紧密相连。(袁,2004)当源语商务合同和译入语中存在相似的语言模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直接借用译入语受众熟悉的模因加以“复制”,进行隐性翻译。例如:

1.本协议自签订之日有效

This agreement shall come into force on and from the day of signature.

2.下面签名的买方和卖方已根据以下条款确认…

The undersigned seller and buyer have confirmed…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terms and conditions.

3.包括但不限于

including but without limiting…

以上例子中更多需要考虑的是译文与原文的对等以及原文的可读性和被接受程度。从词语选择、句子结构到文体风格,译文既体现了“忠实”的翻译原则,也充分体现了商务合同的规范,符合读者的期待。endprint

(二)显性近似翻译

Klaudy指出,显性是指在目的语中把源语文本中隐性信息显化的技巧。显是对原文意图之“显”,“化”是对原文结构、语境、背景文化的整合。(Klaudy,2001)顯性翻译就是根据译者在忠实通顺的原则基础上,把原语中隐藏在字里行间含而不露的信息清楚、明晰地表达出来,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在中文商务合同翻译中,译者可以通过转换和修辞等效两种方式来翻译,以求在译文中显性近似复制源语合同中的核心模因。例如:

1)在合同约定期限乙方违约未能及时交货的产品丢失、毁损的风险由乙方承担;产品已交付或甲方违约致使乙方拒绝交货、延期交货的产品的丢失、毁损的风险由甲方承担。

In the event that Party B fails to deliver goods within stipulated time, the risk of losses and damages of goods shall be borne by Party B. If the goods have been delivered or Party B rejects to deliver or delays delivery due to Party As breach of contract, the risk of losses and damages of goods shall be borne by Party A.

在此例中,用表示假设关系的“in the event that”和“if”对原句隐含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标记,明确了句子内在的假设关系,使译文不仅逻辑条理清晰,而且符合英文形合规范。再看以下例子:

经甲乙双方代表友好协商,就附近一中原材料的供应达成协议。

Hereby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s and consultation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both parties have reached the following agreement on the supply for raw materials stated in Appendix 1.

在此译文中,根据英文合同惯用法添加了古体词“hereby”,把原语中隐藏在字里行间含而不露的信息清楚、明晰地表达出来;该词在合同的开头可以避免曲解和歧义,使得译文更为严谨正式,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

四、结语

模因论指导下的中文商务合同翻译实际上是在译入语中用适当的模因来复制或近似复制源语模因或源语核心模因。一方面,译者要对源语模因的语言和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译者要考虑译入语中是否有相似模因可以借用,如果有,可进行隐性复制翻译,如果没有,则需要进行文化转化和修辞等效的处理,力求显性近似复制出源语核心模因。

【参考文献】

[1]Chesterman A.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7.

[2]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76.

[3]Klaudy K.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s [M]. London: Routledge.2001:80.

[4]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杨芳.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商务合同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01):42-44

[6]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23-26.

[7]张翼飞.商务英语合同的词汇特点及翻译技巧[J].中国商贸,2011(06):237-238

作者简介:潘彩霓(1986-),女,壮族,广西南宁市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和翻译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因论英译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的模因解读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
“小”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