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悟人生无常重塑生命价值

2017-08-29学诚

董事会 2017年8期
关键词:顺境逆境身心

学诚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福建省莆田市广化寺方丈

对死的叩问,往往会导致对生的觉悟。从正视生死开始,我们方能在难以面对的种种无常困境中,发现真正可以把握的东西,从而拥有重塑生命的契机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上演衰老和死亡,却很少有人从中得到真正的启迪。竞争对手使出杀手锏,公司想要推出创新项目,董事会迫切要求盈利,股市风云激荡……为了应对这个超高速旋转的世界,我们“根本停不下来”。至于衰老和死亡,常常觉得那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仿佛是一个在生命尽头忽然造访的客人。可是我们却忽略了,这位客人一直都在走向我们的路上,从未停息。

对死的叩问,往往会导致对生的觉悟。从正视生死开始,我们方能在难以面对的种种无常困境中,发现真正可以把握的东西,从而拥有重塑生命的契机。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一般人对生老病死的感知都是后知后觉的,当我们从镜子中忽然发现第一缕白发,才忽然惊觉自己已经老了!但实际上,衰老并不是突然降临的不祥之兆,而是生命无常变化的自然现象。当一个人从十岁小孩长成二十岁的青年,我们会称之为“长大”;当人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我们会称之为“成熟”;而年过半百之后,便认为步入老年了。其实,从“长大”到“成熟”,再到“衰老”,以至于“死亡”,都是生命不断变迁的过程。可是,我们能够接受“生”,却不能接受“死”,这在佛法来说,就叫作“常执”——即将无常变化的事物执取为恒常不变的。

为什么人们会将暂时的“生”视作永恒的现象呢?因为我们对人生的观察是粗浅混沌的,不能看到刹那间的生灭。而佛陀以“慧眼”看世界,不仅能看到重重无尽的法界,也能看到刹那生灭的万法。佛经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佛陀问弟子一个问题,人的生命中,能够把握的时间究竟有多长?有的弟子说50年,有的说30年,有的说10年、1年,甚至有人说短短几分钟,佛陀认为都不对。直到有弟子回答“呼吸间”,佛陀才给予肯定:“出息不还则属后世,人命在呼吸之间耳!”(《佛说处处经》,《大正藏》第17册,No.730)

不仅是我们四大假合之身处于刹那的生灭中,一切法其实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从身体来说有“生老病死”,从心理来说有“生住异灭”,从物质世界来说则有“成住坏空”。以无常变化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看到人生真谛、世界真相。

有人说,思维无常会让人消极悲观,不如专注当下、享受现在。持这样观点的人无异于那些危险袭来时将头颅埋到沙子里的鸵鸟。危险不会因为鸵鸟将自己埋进沙子而消失,而鸵鸟势必会为自己怯懦付出更大的代价。事实上,“念死无常”一直是佛教的重要法门,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生命越是脆弱无常,超越生死、参透无常、救度众生的动力越强。看似悲凉的“无常”之手,能够最有效地拨开令人迷惑的人生面纱,令我们发现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从而能够对自我放下,对他人慈悲。

正视无常重塑生命

因此也可以说,人生无常正是通过它巨大的存在感,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行程,推动我们从身心分离的状态回归到身心合一的轨道上来。这对现代企业家及创新科技人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科技领域的代表者,他们身上肩负着更多的责任——既要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就业机会,又要在竞争中力争不败之地,还要为股东的投资保值增值,要为员工提供体面的薪金待遇……这些责任会带来数不清的名利光环,但同时意味着更高强度的挑战、竞争、风险和压力。若缺乏具有道德内涵和超越向度的价值观做支撑,那很有可能使人的生命趋向于物化和机械化,只关注利益增长和技术升级,却不追问人生的意义,不关心生命的价值。这种生命的机械化和身心分离会引发强烈的空虚感、被控制感和无意义感,甚至引发严重的精神危机。

有这样一则故事。2010年底,一位亿万富豪因抑郁症而突然死去,年仅45岁。查阅这位逝者生前的日记,人们发现,这位逝者的生活远非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风光无限,而是在巨大的压力下身心交瘁。他主管一个数百员工的企业,繁忙的事务使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同时要不断应对集团内部的人事争斗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多年来,他的生命就在各种交通工具和办公室、会议室中辗转奔波,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欣赏春花秋月、四季之美。在日记里,他最美好的回忆无关成功和富有,而是一次汽车在路上抛锚,自己一个人步行去公司,看到了路边金灿灿的迎春花。在他的记忆中,最后一次看见迎春花竟然还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同学们看到迎春花开了,一起相约去踏青……

一个人可能拥有种种的才学、荣耀、财富、成就,但最终每个人的生命都会静悄悄地离开——来这个世界时是一个人来,离开这个世界时也是一个人走。这种无常的真相对我们发出最尖锐的提问:“你的人生是有最后期限的,你在忙什么?它对你有价值吗?”

只有从生命终极意义的高度审视人生,我们才会更加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让生活在这世界上的每一秒都体现出生命的高贵、心灵的光辉;才会将正在忙碌的一切重新放到价值天平上来衡量,再也无法容忍自己像奴隶一样被困在名利的牢笼里;才有智慧和力量来超越身心失衡、自他矛盾,获得真正的安宁和深长的喜悦;也才会发现世界上所有生命的内在联系,因此谁也不敢轻视,谁也不能舍弃。

善观无常超越顺逆

死亡是无常最惊心动魄的形式,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各种顺境逆境、成功失败、荣誉屈辱、相聚别离、痛苦和欢乐之中,都始终贯穿着无常的主题曲。我们的心因之饱受煎熬,压力重重,难以解脱。佛法的智慧观照能够帮助我们透视无常,识破幻象,在无常突袭之时可以坐看云起、云淡风轻。

曾经有一个人,家里有一个非常珍贵的古董。可是有一次,却被他来访的朋友不小心碰到地上打破了。这个朋友吓坏了,心想这下麻烦了,古董价值连城,自己倾家荡产也赔不起啊。但没想到,主人却坐在那里如如不动,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朋友就觉得很奇怪,问道:“我把你这么重要的东西摔坏了,你怎么一点事也没有?”主人说:“因为我在修无常观。其实这个东西本来就不是永恒的,总有一天会坏掉,只是会坏到谁的手的问题。今天你运气不好,刚好坏到你的手上。所以,我再怨你、再苦恼也没用,这个世上本没有不坏的东西啊!”

用无常的智慧来观照、对待世间的一切,我们的人生就会别有一番境界和滋味。遇到顺心如意的事情,我们知道这不是永恒的,因此既不会恐惧顺境的消失,也不会在顺境真的失去时沮丧无比;遇到逆境、挫折的时候,我们同样会明白,现在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境界的提升恰恰是在痛苦之中的自强不息、奋力而起。更进一步来说,其实顺逆的界定是因人而异的,它取决于我们思想、习性、感受和作意。比如对爱吃辣椒的人来说,无辣不欢,越辣越香;而对不爱吃辣椒的人来说,吃辣椒就等同于受罪。那么,这个辣椒到底是一种顺境,还是一种逆境?拥有佛法智慧的人,能够从顺逆、好坏、高下、得失、成败、苦乐等种种境界中跳脱出来,勘破世间一切生灭现象的无常、无我本质。从此,不管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遇到什么,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会拥有一份泰然的力量、一片宁静的心境。

一个拥有无常、无我生命观的人会珍惜每一个当下,并能发现,我们来到世间是为大家服务的,是为众生服务的,我们的能力、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拥有、我们的身心都是为别人的幸福而存在的。了知了人生的真相和存在的真义,我们便不再惧怕时间的偷袭,更会倾听到内心的声音。当白发若隐若现、皱纹悄悄浮于眼角、入睡越来越困难……我们不会对之视若罔闻,继续埋头于会议、报表和应酬之中;也不会惊慌失措,急于用染发剂、除皱霜、保健品把它们赶快消灭,而是会把这些信号视作无常送来的善意提醒:“你的人生是有最后期限的。你在忙什么?它对你有价值吗?”这样的警策会让我们的人生之旅回归本心,从而真正走上身心合一、解脱自由之路。

猜你喜欢

顺境逆境身心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顺与逆
顺与逆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给身心降个温
完形填空Ⅳ
破碎的“豪门”梦让我身心俱损
人生三境遇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