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坝县太白河江口镇防洪工程治理浅析

2017-08-28吕永乐郑云云

地下水 2017年4期
关键词:白河江口防洪

吕永乐,郑云云

(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18)

留坝县太白河江口镇防洪工程治理浅析

吕永乐,郑云云

(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18)

通过分析留坝县太白河江口镇河道治理现状,理清河道治理存在防洪体系不完善、设施不配套、治理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充分考虑现状已成工程及高岸坎,结合河道特点,提出尽量利用已有工程,沿河道天然岸坎进行防洪治理,共修建防洪工程3.67 km。工程建成后在保证设计洪水安全下泄的基础上,改善工程区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保护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太白河;防洪工程;治理;浅析

1 河流概况

留坝县位于陕西省西南,汉中市北部。属陕西省扶贫开发重点县、陕西省财政直管试点县、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和陕西省7个旅游示范试点县之一。本次设计的工程区江口镇位于秦岭南麓、留坝县北部,北与宝鸡市太白、凤县相邻,南接城关、武关驿镇,东临太白河镇,西连玉皇庙镇,面蜀汉而背秦川,古为褒斜栈道的咽喉要塞,今为由关中经姜眉公路进入汉中的北大门,历为毗邻三县五镇的文化中心和商贸汇集地。区域交通便捷,物产丰富,环境优雅,历史资源沉积深厚,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太白河是褒河的右岸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太白县嘴头镇磨房沟村大干沟附近的鳌山南麓,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太白县磨房沟、苟家河,太白河镇、留坝县桑园坝镇,于留坝县江口镇附近注入褒河,全长60.0 km,流域面积642.1 km2,平均比降26.0‰。工程区段河床最宽处为110 m,最窄处为58 m,河床质主要为砂砾石层,河道的天然比降为6.9‰,水流流速较大,而该河段两岸大部分为天然岸坎,很难抵御太白河洪水的冲刷。

留坝县江口镇目前为留坝县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近年来,大力发展“菜、果、药、菌、鱼”等主导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县的比重大,而该区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太白河洪水造成淹没损失严重,太白河的洪水成了困扰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迫切需要得到有效治理。所以,做好太白河江口镇防洪治理不仅可以保证设计洪水的安全下泄,而且改变了工程区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工程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美化。

2 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防洪工程现状

褒河及太白河洪水对江口镇的威胁较大,洪水经常泛滥成灾,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治理资金,洪水灾害问题未得到系统治理,尚处于修修补补临时应付的状态。截止2012年底,太白河江口镇共修建堤防5段,总长10.65 km,分别位于柘梨园街左岸长3 km,右岸长2 km;锅厂右岸长3 km;磨坪右岸长1 km;庄房右岸长1 km;江口镇江口大桥上游左岸河堤0.65 km,防洪工程标准均按20 a一遇洪水设防,已成工程统计详见表1。

表1 留坝县江口镇已成堤防工程统计表

2.2 存在问题

现有防洪工程提高了该河段防洪能力,在保障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工程是因险设防,缺乏整体规划,此外防洪工程布设长度不够,未形成完整封闭的防洪体系,致使已成防洪工程难以发挥更大作用。

(1)防洪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洪安全保护区。工程区右岸上、下游段没有形成有效衔接,且已成的护岸与天然岸坎只是各自为保护区,无有机结合,一旦干流发生洪水,支沟洪水或干流洪水倒灌,形成灾害。

(2)太白河干流镇区延伸段以及粮食主产重点村段因没有防洪工程而成为镇区防洪体系的薄弱节点,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3)河道没有统一规划,受城镇无序建设影响,严重缩窄河道,影响行洪安全。如:褒河汇流口左岸下游顶冲段堤防受右岸已成工程限制,现状堤距仅有90 m,严重缩窄了河道过水断面,对左岸堤防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4)管理设施不配套,群众防汛意识差。现有堤防缺乏必要的维护与管理,群众违章侵占河道、河势恶化,洪水隐患加重。

3 防洪治理思路与措施

3.1 治理思路

(1)从防护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危害性角度,对其进行彻底整治,使之形成封闭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工程区的防洪能力,确保区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从新农村建设及环境治理的角度,以人水和谐的理念对太白河洪水进行治理,对河道进行清理疏浚,对岸坡进行有效防护,不仅可以保证设计洪水的安全下泄,而且改变了工程区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工程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要因地制宜,本着经济节约的原则,采取系统的治理措施,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工程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2 治理标准

留坝县太白河江口镇段防洪工程主要涉及留坝县江口镇。经计算统计,当工程区发生设计洪水时,江口镇总计洪水淹没面积为60亩,淹没影响范围为165亩,共计225亩,全部为临河耕地。涉及村庄1个,人口150余人,影响桥梁1座。按照《防洪标准》,工程区防洪标准可取太白河10~20 a一遇洪水标准,考虑到褒河汇流口以下左岸工程全部位于镇区段,对镇区影响较大,故设防标准取抵御褒河20 a一遇洪水,相应的洪峰流量为1 430 m3/s;褒河汇流口下游段右岸工程现状主要为农田防护,故设防标准取抵御褒河10 a一遇洪水,相应的洪峰流量为977 m3/s。褒河汇流口以上太白河段工程现状主要为农田防护,故设防标准取抵御太白河10 a一遇洪水,相应的洪峰流量为595 m3/s。

3.3 堤线布设及堤距确定

工程区现状两岸大部分为天然岸坎,受城镇无序建设影响有部分已成工程,本次为了和现状已成工程衔接、并结合现状地形,设计堤线(护岸线)布置基本沿河道天然岸坎进行布设,仅在局部“凸、凹弯”段进行了平顺连接。护岸线布设时按照适应河势及与大洪水流路的需要,设计堤线(护岸线)全部由圆弧和直线相切连接组成。另外,在太白河与支流河口的交汇处,堤线均断开布设。其中支流河口的堤线布设应满足支流河口水流的畅泄,同时,堤线应向支流上游稍作延伸,在现状地形高坎处闭合,以防止支流洪水对本工程的破坏。

工程区现状河道受已成工程及高岸坎的限制,河槽宽度太白河农防段河距为60~80 m之间,褒河干流段现状河距为90~110 m,根据现状河道设计洪水时的行洪宽度等基本原则并结合工程区地形现状及已成工程,本次设计太白河支流小河坝上游段采用不小于60 m堤距,太白河褒河汇流口上游至支流小河坝段采用不小于80 m堤距,褒河干流段采用不小于110 m堤距。

3.4 治理措施

从安全、经济、美观等要求考虑,治理措施的原则为(1)充分利用已成的工程;(2)新建工程尽量沿现状河道两岸高坎布设,共安排治理河段长4.35 km,修建防洪工程3.667 km,其中新修护岸工程3.028 km,新修堤防工程0.543 km,加固护岸工程0.096 km。

3.4.1 加固护岸工程

右岸桩号R0+722~R0+818段现状挡墙高度低于设计洪水位,本次设计在现状浆砌石挡墙顶部加设M7.5浆砌石防浪墙,墙宽0.6 m,墙顶高程按照设计洪水位加0.5 m确定。

3.4.2 新建堤防工程

右岸桩号R0+000~R0+543段河道现状岸坎较低,滩面坡度较缓,采用坡式护岸,设计护坡坡比为1:2.0,临水侧采用50 cm厚M7.5浆砌石护坡,护坡底部设置宽1.0 m,高1.5~2.0 m浆砌石基础,基础埋置在平均滩面以下2~3 m,新建堤防结构设计图见图1。

图1 新建堤防结构设计图

3.4.3 新建护岸工程

左岸桩号L0+000~L2+182、L3+980~L4+289、右岸桩号R0+680~R0+722、R0+818~R1+176段河道现状岸坎较高,现状背河侧均为耕地,考虑到该区耕地资源缺乏,从节约占地的角度出发,本次设计采用M7.5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将防洪堤高程与背水侧滩地齐平,设计墙高4.5~7.5 m,墙顶宽0.8 m,临水侧坡比1:0.35,背水侧直立,墙底宽2.70~3.75 m,墙趾宽0.55 m,高0.65 m,基础坐落在砂卵石上。新建护岸工程结构设计图见图2。

图2 新建护岸工程结构设计图

4 结语

(1)工程位于秦岭南麓区域范围,通过防洪工程治理可以为区域范围内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2)山区河段的治理要解决好因淘刷造成的基础悬空问题。

(3)在河道没有统一规划,受城镇无序建设影响,严重缩窄河道影响行洪安全的情况下,在保证河道安全泄洪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有地形,尽量利用已成工程及建筑物或现状高岸坎。

[1]留坝县太白河防洪工程规划报告(2009年).

[2]陕西省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2009年).

[3]陕西省留坝县太白河江口镇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西安: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2013.9.

2017-04-14

吕永乐(1983-),男,陕西咸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工作。

TV87

B

1004-1184(2017)04-0104-02

猜你喜欢

白河江口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鹿寨江口宝塔与柳宗元诗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江口沉银”的时代价值探析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桥”镇
专题
白河“五大工程”提升党建工作
白河: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久久为功改善山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