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滴水岩水库大坝上游重力墙加固典型方案探讨

2017-08-28周永斌

地下水 2017年4期
关键词:砌石安全系数坝体

周永斌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水利局水资站,陕西 紫阳 725300)

滴水岩水库大坝上游重力墙加固典型方案探讨

周永斌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水利局水资站,陕西 紫阳 725300)

滴水岩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和供水等效益的Ⅴ等小(2)型水库工程,大坝为浆砌石防渗斜墙堆石坝,上游为重力防渗墙,大坝自运行以来,由于上游重力墙边坡太陡抗滑稳定不足,坝体不稳定,导致防渗墙多处裂缝、水库渗漏严重等问题,影响其正常运行及坝体安全和下游防洪保安。针对大坝存在问题,对滴水岩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施工方案加厚重力墙外加防渗面板、抛石和预应力锚固重力墙三种方案进行论证和比较,最终采取加厚重力墙外加防渗面板方案。经3年高水位运行,坝体原渗点未出现漏水,坝体稳定,加固质量可靠,达到了预期效果。

大坝;重力墙加固;施工方案;滴水岩水库

1 工程概况

滴水岩水库位于汉江北岸汉江一级支流蒿坪河的滴水岩沟,行政区域位于蒿坪镇的双胜村,距下游蒿坪镇4 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5.65 km2,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供水等效益的Ⅴ等小(2)型工程,设计灌溉面积4 500亩。枢纽工程由大坝、卧管式引水涵洞、溢洪道等部分组成。水库总库容75万 m3,其中兴利库容52万 m3,死库容2.4万 m3,滞洪库容20.6万 m3。设计洪水20 a一遇洪峰流量68.8 m3/s,相应库水位596.40 m,校核洪水100 a一遇洪峰流量117 m3/s,相应库水位596.70 m,死水位578.3 m。大坝为浆砌石防渗斜墙堆石坝,即上游为浆砌石重力防渗墙下游为堆石体,坝顶高程597.9 m,顶长117 m,顶宽5.6 m,坝底高程568.3 m,宽58 m,最大坝高29.6 m,大坝迎水坡571.9 m以下坡比为1:0.6,571.9 m以上坡比为1:0.3,背水坡582.5 m以上坡比1:1.21,582.5~575.3 m之间坡比为1:1.24,575.3 m以下坡比为1:1.2,背水坡在575.3 m高程处设一戗台,宽1.5 m,在582.5 m处也设有戗台,宽3 m。上游坝面为浆砌石防渗斜墙,顶厚1 m,底厚5 m。引水洞进口卧管位于大坝右岸山坡,为台阶型,纵坡1:1.6,每台高0.5 m,孔径0.35 m,卧管下端通过消力池与涵洞相连。涵洞全长37 m,为浆砌石圆拱直墙型断面,宽1.2 m,直墙高1.6 m,纵坡1:50,在涵洞段进口设置排水闸一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为侧槽式,总长70 m,溢流堰采用梯形实用堰,堰顶高程593.9 m,堰顶长30 m,设计最大下泄流量117 m3/s,侧槽底宽由2 m渐变至8 m,长30 m,纵坡i=0.05%,侧槽后接泄槽,为梯形断面,平均底宽6 m,边坡1:0.5,纵向坡比i=0.024%,长40 m。

滴水岩水库保护下游蒿坪镇、大竹园镇、襄渝铁路、310省道、包茂高速公路、1.4万人和0.66万亩耕地。

2 区域工程地质

工程区位于大巴山北部,凤凰山东南部的中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500~1 200 m,河谷切割深度大于150 m,河流呈V字型发育,两岸山坡陡峻,植被覆盖良好。滴水岩水库位于蒿坪河中上游,河床两岸有断断续续呈条带分部的河流一级阶地,阶地堆积物二元结构清晰,上部粉质壤土,下部砂砾石。出露地层岩性以变质岩为主,局部有基性岩侵入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区域构造比较简单,主要有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Ⅱ7)、北部紫阳-中峰褶皱束(Ⅱ71),北部与月河断裂及南秦岭印支褶皱带(Ⅱ4)毗邻,南部与饶峰-麻柳坝-钟宝断裂、杨子准地台(Ⅲ)分开。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标准划分,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 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 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 大坝存在的主要问题

滴水岩水库枢纽工程于1972年冬动工兴建,1975年4月竣工,同年投入运行,因工程多处未按设计施工,致使运行以来,病险不断。大坝迎水面浆砌石防渗墙斜墙太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足。在上游死水位情况下,对浆砌石防渗斜墙进行稳定复核,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1.16,抗倾安全系数为0.87,底部边缘拉应力1.45 Mpa,对墙体577.9 m断面以上按空库条件进行稳定复核,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仅为0.67,抗倾安全系数为0.65,底部边缘拉应力达1.801 Mpa,远小于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抗滑抗倾稳定不满足要求,浆砌石防渗斜墙处于危险状态。堆石体下游不稳,对大坝下游坝坡分别采用毕肖普法和瑞典弧法进行复核,其安全系数分别为1.16和1.131,均不满足规范要求,坝坡偏陡、不安全。浆砌石防渗墙,可见裂缝9条,其中纵缝6条,缝宽1~8 mm,最大缝长达60 m,分布于高程589.9~597.9 m之间。坝顶中部(桩号0+093.5 m)至右坝肩(桩号0+108.5 m)在堆石与浆砌石防渗墙之间有约15 m的纵向裂缝,张开宽度0.5~3 cm,且裂缝部位出现三处沉陷坑,长1.2~3 m,宽0.7~1.7 m,深0.5~0.8 m。坝体下游面坝脚处,出露渗水点6处,属大坝渗漏溢出点,现场流量观测表明,在库水位584.6 m情况下,总渗流量为363 m3/d。

4 大坝加固施工方案

滴水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中,大坝除险加固列出三种方案:加厚重力墙外加防渗面板方案;抛石方案;预应力锚固重力墙方案进行比较。

4.1 加厚重力墙外加防渗面板方案

首先清除坝前淤积泥沙至原设计坝底,以M10浆砌石培厚原M7.5浆砌石重力墙,在其表面按1:0.35坡比浇筑C25混凝土防渗面板,面板厚度为0.3 m。新修混凝土防渗面板在距两坝头5 m处各设竖向变形缝1条,期间每20 m设1条竖向变形缝,缝宽12 mm,设橡胶止水带。镶嵌材料为浸沥青木板。在上游浆砌石重力墙最不利工况即空库情况下,计算重力墙稳定安全系数: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3.69;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Ko=1.49。均满足规范要求。

4.2 抛石方案

由于重力墙在空库时不稳,施工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采用水中抛石方案,使重力墙上、下游土压力平衡,抛石坡比1:1.5,抛石完成后,进行底部碎石桩基施工,桩深15 m,间排距5 m,坝体防渗上部采用砼面板,下部为砼搅拌桩,砼面板底部厚1 m,顶厚0.5 m。对上游边坡进行稳定计算,分别考虑稳定渗流期、死水位情况和库水位降落等三种工况,其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毕肖普法1.292、1.275和1.27;瑞典圆弧法1.263、1.252和1.221,均大于规范值。该方案存在地基变形、工程量大、工期长及坝基处理施工难度大等问题。

4.3 预应力锚固重力墙方案

鉴于重力墙空库时不稳,施工安全难以保证,因此大坝除险加固首先解决重力墙的稳定问题,根据国内外预应力锚固在大坝加固中运用的成功经验,方案三采用水平预应力锚固重力墙的方法,即在坝体下游面浇筑框格梁,然后逐渐降低库水位,打孔安装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间排距8 m,将预应力锚索锚固于下游框格梁上,施加预应力35 t。待放空水库后,清除坝前淤泥至高程568.3 m,然后浇筑砼防渗面板,砼防渗面板底部厚1 m,顶部厚0.5 m。加固后在空库无淤积情况下,计算重力墙稳定安全系数,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1.35,抗倾稳定安全系数1.58,满足规范要求。该方案工期较长,锚索穿过坝体堆石难度大,施加预应力的大小、库水位消落幅度的大小、引起回弹量的大小等有诸多不定因素,无法确定加固效果。

鉴于加厚重力墙外加防渗面板方案,工程量较小,工程质量易控制,推荐选用方案一,比选过程如表1所示。

5 施工方案实际选用

2012年10月,大坝上游重力墙加固,采用加厚重力墙外加防渗面板方案进行具体施工。首先灌注水泥浆处理原浆砌石防渗墙墙体裂缝,细砂砾石处理浆砌石面板与堆石体之间的裂缝,然后清除上游坝前淤积体,进行浆砌石挡墙加厚部分基础开挖,开挖至基岩以下0.5 m,最大开挖深度13.6 m。浆砌石挡墙基础采用C25砼浇筑,砼厚0.5 m,按1:0.35坡比用M10浆砌石培厚浆砌石挡墙,施工顺序从两坝头两个施工面向河床部分渐进,清除一部分淤泥,砌筑一部分挡墙,挡墙完成后,在新培厚的浆砌石挡墙表面按1:0.35坡比浇筑C25砼防渗面板,面板厚0.3 m。清淤施工是关键施工工序,施工单位配备了两台挖掘机从两侧向河床中部进站,每台挖掘机配合了3辆自卸汽车外运,由于淤积松软,施工队在库内施工道路上铺垫了一层厚1.5~2.5 m的石渣层,个别地段铺设了5 mm厚钢板,增加了路基承压面积,保证了清淤车辆的正常通行。按照坝前清淤和加固施工要求,淤积体开挖面下游坡脚距砼面板坡脚的距离为30 m。为了防止开挖后淤积体的坍塌或滑动,施工队在淤积体开挖成型的表面用编织袋装填泥沙,堆筑成护坡状,确保了淤积体的稳定。导流方式是通过0.8 m×0.8 m方形钢板引水槽,将围堰体外围的河水引到原引水涵洞,围堰内的渗水通过3台不同流量的潜水泵抽排至原引水涵洞,然后自流至下游,实现安全导流。建筑材料倒运方式采用了两种,在577 m高程以下,块石、砂浆、砼分别通过挖机、铲车配合垫高石渣层高度等措施送至施工仓面;在577 m高程以上,块石、砂浆、砼分别通过溜桶和溜槽从坝顶送至施工仓面。加固后坝顶宽度为6.4 m,为了检查上游坝面有无异常情况,在防浪墙外设检查小道一条,宽0.5 m,考虑巡视人员安全,在小道上游侧边沿设高0.5 m、宽0.3 m的浆砌石挡墙一道。

表1 上游重力墙加固方案对比分析表

6 结语

滴水岩水库大坝上游重力墙加固采用加厚重力墙外加防渗面板方案后,经过3 a高水位运行,坝体原渗漏点未出现渗漏水,坝体稳定,说明施工质量可靠。通过比较选择采用的加厚重力墙外加防渗面板方案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工程量小,质量可靠。

2017-03-14

周永斌(1971-),男,陕西紫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

TV698.2+3

B

1004-1184(2017)04-0100-02

猜你喜欢

砌石安全系数坝体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考虑材料性能分散性的航空发动机结构安全系数确定方法
周宁县滴水岩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处理
砌石双曲拱坝拱冠梁设计的探讨和实践
大石牛水电站浆砌石拱坝施工控制
重力式挡土墙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异性分析及经验安全系数方法
闸室桩基处理后水平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提高值的估算范围研究
水库砌石拱坝安全复核及坝体补强加固防渗处理
接近物体感测库显著提升安全系数
浆砌石挡墙排水体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