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一勋章”获得者韦昌进:保家卫国的铁血勇士

2017-08-28通讯员熊永岭舒启东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8期
关键词:干休所敌人

□ 本刊记者 邢 华 通讯员 熊永岭 舒启东

“八一勋章”获得者韦昌进:保家卫国的铁血勇士

□ 本刊记者 邢 华 通讯员 熊永岭 舒启东

2017年7月8日,在枣庄市薛城区征兵办公室,一位戴着眼镜、清秀儒雅的军人,正与准备应征入伍的青年们交流国防教育的话题。他时而解读有关政策,时而引用典型事例,又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曾经的战斗故事。现场不时响起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位一身正气、血性犹在的军人,就是山东省枣庄军分区政治委员韦昌进。他1965年出生于江苏,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3月至7月参加边境自卫防御作战,被媒体和部队官兵誉为“20世纪80年代活着的王成”,1991年被国家和军队表彰为“全国自强模范”,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2017年7月28日,荣获全军最高荣誉“八一勋章”。

“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1985年3月,韦昌进随部队参加边境自卫防御作战。7月19日凌晨,敌军以两个营加强一个连的兵力,向韦昌进所在排坚守的阵地猛烈进攻。这个阵地是一个凸起的小山包,长约40米,宽约30米,是老山地区我军防御前沿的重要屏障,也是敌人进攻我军主阵地的必经之路。因为它的军事价值非常重要,敌人隔三岔五地向这里发起进攻,企图撕破我军防线。

激战中,韦昌进猛然感觉右锁骨和左大臂像是被什么猛刺了一下,一股热乎乎的液体直往下淌。韦昌进知道自己中弹了,但看到敌人就在眼前,他顾不上包扎伤口,狠狠扔出两根爆破筒,又甩出十几枚手榴弹。不到10分钟,韦昌进和班里其他战士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败下阵来的敌人恼羞成怒,立即进行火力报复,炮弹接踵而至。飞溅的弹片击中了韦昌进的左眼,穿透了他的右胸,还削去了他臀部的一块肉。韦昌进疼得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猛烈的爆炸声把他震醒了。他爬起来往猫耳洞外面一看,30多名敌人嚎叫着冲了上来。战友提着枪往外冲,相继壮烈牺牲。

韦昌进恨不能立即冲出去,但洞口被炮弹炸塌,他又身负重伤,想出去也出不去了。为了帮助炮兵指示目标,打击敌人、守住阵地,韦昌进艰难地爬到洞口,一边透过石缝注视敌人的动静,一边用报话机向排长报告。就这样,从上午9点多到下午3点多,我军炮兵根据韦昌进报告的敌情和方位,一连打退了敌人8次连排规模的反扑。

由于敌人的火力封锁,增援的同志一时上不来。韦昌进感到全身已没有多少气力,右胸还在流血,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不知过了多久,洞顶和洞口边传来碎石滚动声和敌人的说话声。韦昌进猛地意识到,敌人已经爬上了阵地。如果敌人找到了洞口,不仅他保不住性命,更重要的是阵地要失守。

在这危急时刻,韦昌进毅然拿起报话机,对排长大声喊道:“排长,敌人上来了,就在哨位周围。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啊!”

“那你呢?”排长心痛欲裂。“不要管我!快啊,向我开炮!”韦昌进用尽力气对着报话机喊道。

大约过了几分钟,如同狂风暴雨般的炮弹扑向阵地,将立足未稳的敌人彻底消灭。阵地保住了!万幸的是,炮弹像长了眼睛,没有炸到韦昌进所在的猫耳洞口。

晚上8点多,韦昌进听见洞口有扒石头的声音,又听到“昌进、昌进”的轻微喊声。他知道,增援的同志来了。由于负伤过重,韦昌进昏迷了7天7夜,被辗转送到后方医院治疗。

战斗结束后,韦昌进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

“只有时刻冲锋,才不愧对组织、荣誉和自己。”

从战场归来30多年,韦昌进拒绝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继续冲锋,不改本色。

他在连队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注重用战斗精神建连育人,连队党支部被济南军区表彰为优秀党支部;在院校当教员期间,他每年都要给新学员作报告,培育战斗精神,带出的学员一个个都像小老虎;在人武部任政委期间,他带领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深入厂矿企业、渔船码头、田间地头,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2009年9月,韦昌进提升为师职领导干部,有人劝他“歇歇脚”。对此,韦昌进有自己的考虑:个人的成长进步得益于组织的关心厚爱,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肩扛责任和使命干工作,不愧对组织,不愧对荣誉,更不能愧对“党员”这个称呼。2010年3月,韦昌进组织13名部队先进英模人物,成立了一支由他任团长的“革命传统宣讲团”。一年里,宣讲团先后到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巡回宣讲15次,受教育群众2万余人。

韦昌进不仅执着宣讲战斗精神,而且全力践行战斗精神。他视荣誉如生命,骨子里永远流淌着不屈不挠的军人热血,身上始终充满铮铮铁骨的英雄气概。一次,韦昌进与地方人员交谈。一个个体老板言谈中流露出对军人的不尊重:“现在是和平时期,要部队有什么用?”韦昌进拍案而起:“没有军人的流血牺牲,哪来的和平时期?!”

2014年12月,韦昌进到济南市各县市区考察“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人选。每到一个单位,他都要求汇报要讲干的、说实的,然后直奔现场查、看、问。考察某镇党委书记时,听汇报讲得不错,但在实地查看该镇武装部和民兵连全面建设时,发现有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有的文件资料不全。当场,韦昌进不顾情面地指出问题,并语重心长地说:“关心国防建设不能只挂在嘴上,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综合衡量后,他断然否定了这名候选人。

从2013年开始,重回济南警备区任职的韦昌进负责干休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并领导开展争创先进干休所活动,协调解决干休所住房清理、工程欠款、老干部生活服务保障等实际问题。在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下,干休所建设有了新起色,老干部的满意度达100%。2014年,济南警备区干休所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军区先进干休所”;2015年,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先进干休所”。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多,我要管好自己。”

“居功不傲、做事认真、淡泊名利、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曾经和韦昌进共过事的领导、机关干部和战士,几乎都这样称赞他。

2005年2月,因部队调整、精简,韦昌进从省城济南被平职交流到离家近千里的蓬莱市人武部任政治委员。妻子王萍劝他说:“你是战斗英雄,身体又不好,能不能让组织关照一下,留在济南?”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能因为我是战斗英雄,就向组织提条件。”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师职干部,韦昌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从没为个人调整交流、提升职务向组织开过口。韦昌进常讲:“比比牺牲的战友,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比比同时入伍的战友,能到今天,我很满足。人不要老考虑当多大官,要多考虑干多少事。”

走上领导岗位后,找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一位老领导因为亲戚当兵的事找到他,请他“关照关照”。结果,韦昌进坚持严把标准,不让一个体检不合格的人当上兵。事后,韦昌进亲自上门向老领导道歉、解释:“您是带我上前线打仗的老领导,我们都知道,身体不合格,怎么上战场?再说,如果让他当了兵,老百姓怎么说我们?”老领导也是通情达理的人,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样的!你没变,还是当年战场上那个有血性的韦昌进!”

下基层检查工作时,韦昌进坚持在部队内部食堂就餐,不收受纪念品,严禁司机打着他的旗号办事、代收礼品。韦昌进说:“当前社会上有一些不良风气,面对复杂环境,我要管好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像坚守阵地一样坚守党性,用一言一行树立共产党人的形象。”

2014年,韦昌进牵头组织开展济南警备区训风演风考风、基层风气、行业风气、清人清房清车等8个专项清理整治,正是他坚持原则,使清理整治取得较好成效:清退不合理住房60余套,纠治房地产租赁项目23个,整改超标办公用房24间。

这些小事远不如战场上的壮举惊天动地,可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折射出英雄本色,彰显出共产党员的风采。

青山耸立,绿水长流。那场战争的炮火硝烟虽已远去,但韦昌进敢打必胜的精神、忠诚报国的情怀亘古不变,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永远向前进!

猜你喜欢

干休所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加强军队干休所财务规范化管理的理性思考
敌人派(下)
直面内在的敌人
干休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探讨
足够是够的敌人
干休所的广播体操是一道风景
最后一个敌人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