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分析

2017-08-28郭学彬

关键词:螺钉股骨髋关节

郭学彬

(四川省仁寿县龙正中心卫生院,四川 眉山 620562)

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分析

郭学彬

(四川省仁寿县龙正中心卫生院,四川 眉山 620562)

目的 分析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筛选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以不同手术疗法为依据分组:A组30例予以Recon钉内固定疗法,B组30例予以髋动力螺钉内固定疗法,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髋关节优良率90.0%、并发症发生率6.67%,与B组86.67%、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股骨近端骨折选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内固定疗法,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选取适宜的手术疗法。

Recon钉;髋动力螺钉;内固定;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近端骨折作为临床多发下肢骨折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2种,患病原因包括坠落伤、行走跌倒、交通伤等。目前,临床治疗股骨近端骨折首选手术疗法,不同手术疗法应用后,临床疗效均表现出差异性。为此,此次选6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6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分成2组:A组30例,男女例数比:18例/12例,45~80岁,年龄均值(68.5±5.6)岁;B组30例,男女例数比:19例/11例,42~85岁,年龄均值(70.0±3.5)岁。对两组患者以上临床信息展开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前,临床对入选的6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实行胫骨结节牵引,并做好各项检查,将手术禁忌证完全排除,且明确有无伴发脑部病变。对于Recon钉手术患者,术前需先拍侧股骨X线片,以对髓内钉直径做准备评估,方便手术。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把患者放在骨科牵引床实行牵引复位,对小转子大块纵裂 骨折患者进行复位,经重建其内侧支撑结构,准确摆放体位,尤其是骨盆水平摆放应内旋固定健侧下肢。

(2)手术需在C臂下展开,待复位后30例B组经外侧入路放入髋动力螺钉,30例A组于髋部内收情况下放入Recon钉,髓内钉需符合骨髓腔大小。针对稳定型骨折患者,术后6小时可鼓励其做适当的床上练习,主要训练半坐位、股四头肌、上肢肌肉、腓肠肌等,待术后14日可床边站、边坐或是适当负重;针对骨质疏松、骨折复杂患者,通常在10~14日后可在床上做适量的肌肉、关节功能训练,于6~8周行X片检查后,依靠助步器慢慢行走,以免负重过早。

1.3 观察指标

医务人员对两组展开3~6个月追踪随访,查看2组术后有无伴发深部感染、脂肪液化、继发骨折、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1.4 效果评估

选Harris法对两组髋关节改善情况进行评分,实行百分制:超过80分,即优;超过70分,低于80分,即良;超过60分,低于70分,即可;低于60分,即差[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对2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术后,A组髋关节优良率90.0%(27/30),B组86.67%(25/30),组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比对(n,%)

2.2 比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A组2例(6.67%)发生并发症:1例脂肪液化、1例深度感染;B组3例(10.0%)发生并发症:1例脂肪液化、1例继发骨折、1深度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股骨近端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骨折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治疗首选内固定手术疗法,该种疗法运用优势较明显,如术后创下、手术时长较短等,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此次选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内固定手术疗法,其中,髋动力螺钉的静、动力加压效果明显,且张力作用较强,在临床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中应用较多。有研究指出,牵引下维持远端与近端骨折直至骨折完全愈合的疗法,易造成髋内翻、骨不连,严重的会形成旋转畸形,但当前已有改良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其效果较明显[3]。和髋动力螺钉内固定比较,Recon钉内固定疗法的髓内中心性固定与生物力学原理更相符,可增强抗扭转稳定性,促进髓内固定愈合等,但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非常高。临床针对粗隆下骨折、脏器功能不全等患者,应用髋动力螺钉疗法的效果并不确切,所选手术疗法需按照患者病情变化选取。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A组髋关节优良率90.0%、并发症发生率6.67%,与B组86.67%、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股骨近端骨折选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均确切,临床需根据具体病情选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1] 朱新红,黄 飞,陶德刚,等.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14,10(11):1035-1037.

[2] 徐 沁,田守进,倪善军,等.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对比[J].河北医学,2014,26(11):1781-1784.

[3] 李盛龙,王 喆,汤 欣,等.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5):447-450.

本文编辑:李 豆

R683.42

B

ISSN.2095-6681.2017.17.30.02

猜你喜欢

螺钉股骨髋关节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