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有效观课为旨归的观课工具设计

2017-08-26耿春龙马欣

中国教师 2017年14期
关键词:观察点量表框架

耿春龙 马欣

有效的课堂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适宜的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记录、分析和研究,进而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才能使课堂观察变得更加有效呢?

一、完整的观课流程是有效课堂观察的重要保证

授课教师针对教学设计肯定存在着期待关注的内容,也会有一些期待得到客观检验的内容。但这些困惑如果没有在课前向观课者提出,观课的一方就不会针对这个困惑进行有意注意,提供给授课教师的帮助就会有限。另一方面,观课教师往往没有具体的观测点,每个人的观课、记录、思考的视角等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观课效能差异很大。同时,观课如果没有聚焦点,就不会形成有针对性的信息梳理,更没有内化为弥补自身专业缺陷的储备材料。

课堂观察不只是发生在课堂上,而是与课前、课后相互衔接,组成有机的整体。

第一,课堂观察需要课前讨论。课前讨论是课堂观察的起点。目的是根据所观课程,通过对观察框架的分析,确定观察的目的、重点和方法。这将便于观课教师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观察点、寻找观课伙伴、制定观课工具等,为下一环节的课堂观察奠定基础。

第二,课堂观察的主体是课中观察。有了前期的准备,观课合作体就能够依据自己的观察点,运用适宜的方法,迅速进入观课状态。课中观察的状态和效率是整个课堂观察中关键的一环,所记录的信息资料是课后研讨时进行分析与讨论的基础。

第三,课后研讨是对课中观察的梳理和分析,是课堂观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针对课上记录的观察点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在平等对话、互惠共赢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反思、剖析,通过对话寻求改进建议和对策。这样的研讨意在使察者和被观察者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讨论,在不同视角、不同维度上真正获得专业上的思考和提升。

二、合理的观课工具是有效课堂观察的重要支撑

有效的课堂观察要借助合理的观课工具。工具的设计,需要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上考量教学的目的、环节、内容和意义。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搭建起观课的初步框架,再在框架的基础上细化出具体的观察点,使观课行为有目的性、针对性,真正促进教学专业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造成低效观课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缺乏可操作的观课框架,而框架的建立需要根据课堂活动的要素去搭建可观察的维度。观课维度给观课团队提供了一个大体的观课方向。 “清晰有价值的学习目标”“明确的任务”“学生参与的可行性”这三个要素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尝试从这三个维度入手搭建观课框架。

观课视角从上述三个维度出发,各自伸展出不同的分支,给观课团队提供了多种具有针对性的可观测的指标。观课者可以透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这一维度发生的各个活动,使观课层次清晰、目的明确。观察点给观课团队提供了具体的可借鉴、可使用的内容点。有了具体的观察点,能够使课堂观察细化到具体的问题上,观课教师和授课教师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获取实证、分析不足、改进教学。

三、三维度观课框架的建构探索

基于课堂教学要素,借鉴若干研究,我们搭建出基于“清晰有价值的学习目标”“明确的任务”“学生参与的可行性”三个维度的观课框架(见表1)。此框架以维度、视角为基点,明确了观课的目的和方向,提高了课堂观察的有效性,并促进参与研讨的教师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在这个观课框架下,我们还研发了不同维度下的观课视角。现列举“清晰有价值的学习目标”这一维度,透过“促成对于学科知识技能的提问,探究、体验、反思”“学习效果或成果的评分标准”和“达成目标的任务设计或问题链,以及相关策略”三个视角,选取感兴趣的具体观察点,教师在观课过程中针对所选的观察点进行的观察、记录和思考,具体内容见表2。

当然,观课工具并不是唯一的。对于一个观课团队来说,在维度和视角这一框架稳定的条件之下,如果哪位观课教师对所选观察点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则可以针对所选观察点与同伴自行设计便于使用的观课工具,如量表、图表、问卷等。表3就是我们在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中,在“清晰有价值的学习目标”这一维度下,透过“达成目标的任务设计或问题链以及相关策略”这一视角,具体观察“教学策略是否能加深学生对于重要事实、概念的理解”这一点所做的观课记录。

此表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框架元素与观课记录。横轴的框架元素包括教学策略与教学任务的关系、具体的教学策略。纵轴以教学任务为主要元素。框架元素依托于观察点,需要在观课的前期会议中确定下来。观课记录是对这一觀察点感兴趣的教师或合作伙伴在观课过程中做出的记录和思考。

对观课团队来说,这一观课量表细化了“教学策略是否能加深学生对于重要事实、概念的理解”这一观察点,为观课教师提供了有力的抓手,更为其在观课过程中进行逻辑清晰、内容明确的记录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观课量表的使用可以为授课教师提供具体而明确的反馈,解决其备课和研究中的困惑。当然,同一个教研组或备课团队应该有针对不同观察点设计的观察量表。这些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观察量表可以成为授课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证资料,为其梳理教学特点、提升教学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在讲述一个观点的时候也像作者这样有一定的结构安排,就会把观点讲得很清楚。 从文中的内容出发,引发实际中科学给生活带来变化的思考。

学习写法 为了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观点说清楚、说明白,用文中的语言启发学生谈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1.将课前查阅的资料上的内容用例句说一说。

2.要把观点说具体,这篇课文还有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借鉴的? 1.______

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引用诗句:标红

3.排比: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

4.“千里眼”(电视)“顺风耳”(电话)等图片。 讲解重点:

①修辞方法:作比较、排比(理解哪些内容)

②特定称谓:如“千里眼”“顺丰耳”,给例子

③引用诗句:

在观课工具的辅助下,每一位参与观课的教师拥有了可操作的观课流程和可借鉴的观课框架,形成了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的观课方式,促进课堂观察从经验型走向专业型,更促进学校形成具有相同目的性、针对性的专业合作观课模式与合作共赢的观课文化,使每一次课堂观察都实实在在地走进心里,成为教师们专业发展道路上扎实、稳定的积淀。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猜你喜欢

观察点量表框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框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民众达1338.7万人次
博士丁在线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