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的冷漠与悲哀

2017-08-25魏明娟

速读·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围观者妇人蚯蚓

魏明娟

《告诫》是余笑忠先生在2010年7月完成的诗作,虽已过去七年,但现在读来,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引人深思。我将从内容、构思、哲思三方面进行分析。

内容·沉重

细读诗歌内容,发现整首诗更多的是一种反讽的荒诞,暴露在空气中的蚯蚓、被反绑的人和妇人、人群中的母亲和孩子……诗人只是描绘了这一幅幅破碎的画面,需要读者依靠想象把它们连接成完整的故事。

第一节,“从泥土里被刨出的蚯蚓/它们/从未见过世面的肉身/暴露出来”,蚯蚓的活动全部是在黑暗潮湿的地下世界进行,它们没见过世面,也不需要见我们所谓的“世面”。可现在,它们被刨出,“暴露”在阳光下,被动地进入陌生的环境。第二节写的是蚯蚓暴露在地面上的状态,相比于把它刨出的人,它力量弱小,但它没有甘于命运的安排,听从他人的摆布,虽然只有渺小的彈性,它也要尽全部力量去反抗,即使这反抗是徒劳无功的,还有可能加剧它死亡前的痛苦。

第三节,“他们推过来一个被反绑着的人/命令他:吃它”,这里的“他们”很显然是一群人,是他们刨出蚯蚓,现在又强迫这个被他们反绑的人把蚯蚓吃掉。一群人面前,个人总是无助的,不管对错,毫无理由和反抗可言。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犯了什么错,但他的命运是注定的,受他们的摆布。吃蚯蚓这个事情不人道,就算别人犯了什么错,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去惩罚,从这一点来看,“他们”这一群人是不人道的,不正义的;被反绑的“他”处于弱势地位,被压迫着。

第四节,“他们又推出一个人/一个妇人/他们笑道/要不就割下她的奶子喂你”,从这一节更加可以确定“他们”是一群面目可憎的坏人。妇人是新出现的,她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卷入到了这场风波中?描绘的场景更加暴力、血腥、惊悚,更加肆无忌惮。除了当事者,就是围观者,很显然,妇人本来是一个围观者,但被牵连之后,她变成了当事者,虽是牵连,但并不无辜。

第五节,“母亲叮嘱她的孩子:不管什么人盘问你/你都说/我和你们是同一个部分的”,但就这一节而言,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并且想保护孩子,所以叮嘱孩子,但她叮嘱的内容是:不管什么人问,你都说和他们是同一部分的,无论对方是好是坏,同属什么部分,只要他们的力量权势够大,母亲都让孩子去服从他们。虽是保护孩子的心,但却没有了底线。

最后一节蚯蚓再次出现,表现出了极大的反讽意味,母亲不是认为只要和他们是同一个部分就不会被牵连吗?蚯蚓有什么错呢,它没有得罪任何人,却被刨出,被人吃掉。在强势的坏人面前,没有道理可言,想作为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根本是不可能的,要么顺从他们也做个坏人;要么被他们欺负;要么反抗,没有围观这个选项。

诗歌通过“蚯蚓”这一意象,写了“他们”、“被反绑的人”、“妇人”、“母亲”、“孩子”之间发生的事,反映了强势与弱势、围观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诗人是如何让这首诗歌具有这么强的反讽意味,如何把直击心灵的拷问蕴含在每一句诗中?我想这要从诗歌形式进行分析。

形式·独特

从整首诗来看,第一、二节与第六节首尾呼应,“蚯蚓”贯穿始终,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

蚯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读者非常熟悉,理解这个意象的表面意思没有任何困难,为读者了解其深层意思扫清障碍;又因蚯蚓生活的黑暗潮湿的环境,这一意象最初带给读者的感觉是阴暗的、冷森的。随着其他意象、场景的叠加,又给人种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蚯蚓”在诗歌中不再是单纯地表示地下世界的动物,而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它象征着人性的弱点。

第一、二节中人性弱点被刨出,暴露在碎石、阳光中,它企图逃脱这样的暴露,它更加喜欢黑暗的地下世界,所以它奋力反抗,造成极大的视觉冲击力、震撼力。

第三、四、五节用对话的形式,描绘了三幅看似支离破碎、残缺的画面,分别是:强势的人命令弱势的人吃掉蚯蚓、强势的人从围观者中推出一个妇人让弱势的人吃妇人的奶子、围观的母亲叮嘱孩子要顺从强势的人。出现了许多人,看似混乱,却都是不可缺少的。“他们”指的是生活蛮横、暴力的强势的人,“被反绑的他”是弱势的人,“妇人”“母亲”“孩子”是围观者,“妇人”从人群中被推出去之后,由事不关己的围观者变成了被欺负被针对的弱者。

“母亲”这一形象,在传统诗歌、小说、散文中推崇为光辉伟大,但在这里,诗人将“母亲”的形象异化为一个猥琐、卑小、丧失独立人格的群流、群氓,是现实生活中、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千千万万个被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奴役、驯化的异化者。

第六节与前两节呼应,再一次提到了蚯蚓。前五节是诗人在客观地描述他所看到的事件,但在诗歌最后一节,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蚯蚓也和我们是同一个部分的”,表达了极强的反讽意味,让读者既想回避那本属于每个个体生命中本有的软肋、残缺的人性,又不得不正视、进行反省。

哲思·深刻

读者的经历不同,读出的东西也是不同的,解读没有对错,只有是否合理。以下是我对这首诗哲思的分析。

面对别人的遭遇,我们独善其身、冷漠对待,直到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又抱怨别人的冷漠态度。我们甘愿做一个围观者,置身其外,把它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千百年来好像都是这样,大家都是如此做的,长辈们对我们的教诲也是如此,就像诗中母亲告诫孩子那样,以至于我们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我们忽略了一点,正常的事情并不意味正确。

长辈尤其是母亲这样的告诫看似是保护孩子的行为,实际上是将这种接受奴役、驯化的心态再一次传承给下一辈,孩子对于母亲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她们即使意识到这么做的种种弊端,但却不想、不敢、不能对孩子们进行这种教育,她们冒不起这个险,出头冒尖的事情别人愿意就让别人家的孩子去做,母爱的伟大和自私就体现在这里,这也是人性的弱点。

诗人用冷静地笔触将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把人性的弱点一层层剥开,让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习惯于当围观者的我们,习惯于别人不反抗我也不反抗,习惯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灾难不降临到自己身上就可以了,等真正被欺压了,感受到切肤之痛了,才会毅然决然去反抗,即使提前反抗可能会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也不愿意去做,生怕行动得比别人早。围观者的可恨便在这里,长期的奴性让我们认为服从是一种美德,反抗不可思议,何其可悲!

这首诗就是诗人在告诫读者,告诫像妇人、母亲一样的围观者:面对集体,面对选择,没有无辜的人,没有人置身事外,每个人必须选择!

猜你喜欢

围观者妇人蚯蚓
空椅子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挖蚯蚓
围观者与行动派
多种方法解“妇人洗碗问题”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高僧与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