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2017-08-25陆春勇

速读·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学科

陆春勇

摘 要:大家都知道,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教育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课,有以综合主题形式为主的法制教育活动,如主题班队会,红领巾法制知识广播,也有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整合型法制教育。然而实施渠道纵然有许多条,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有必要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法制教育

小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通过语文学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被纳入我国根本大法《宪法》。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有关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统一,反对分裂是每个中国人必备的法律意识。如我在教学《小英雄雨来》《珍贵的教科书》《冀中的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等战争题材的课文时,让学生在了解了战争年代中人们的艰苦生活、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后,及时教育学生今天的安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形成“激励爱国之情,树立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成建国之才”的系列教育。又如在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历史英雄人物课文时,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就要维护民族统一,反对分裂,及时渗透《反对分裂国家法》的有关内容。《圆明园的毁灭》等文化古迹教材时,告诉学生战争给我们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和侮辱,从而激发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之情。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树立法制观念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学校教育也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生也不应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更要求他们具有生存能力,而语文教学在完成学校德育工作任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既注重情感的熏陶,又进行法制方面的引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让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懂法守法的习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结合,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

三、语文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可向课外延伸

法制教育的渗透不能只限于语文教材中规定的课文中去渗透,我们要因课利导,不能刻意追求。平时可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这些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法律知识。然后再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这样的法制教育就不会枯燥无味了。语文教学中,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也可进行法制教育。在合作、探究中学习,不仅对教学过程的知识学习有效,也可进行法制教育,这是一种无声的法制教育,合作学习本身就向学生传授合作的价值观,让他明白帮助他人是该做的一件好事,有了为他人做贡献的机会,就是关心他人;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关心,可以减少相互间的矛盾冲突;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知识技能得到运用和充实,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在语文教学中進行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一箭双雕。

四、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处理好这个“统一”,是语文教师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依据作文教学自身的特点,可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全面的法制教育,因此,应该把作文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课堂。正如一位同学在学完《钓鱼的启示》一课时谈到:我敬佩文中那位父亲。他用很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我无时无刻不在受父亲的影响,慢慢地拿他的行为准则来衡量自己,我不会在无人看管的信号灯前违规,不会随手丢掉一张纸屑,不会把多找回的零钱据为己有……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写日记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促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学生写日记是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作为语文教师,我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选择渗透点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有一条原则是共同的,即寻找和探求课文中思想火花的迸发点,只要我们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实事求是,结合学生思想进行教育,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教育学生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

[2]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J].1997,10,29.

[3]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J].1999,12,2.

[4]关于《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通知[R].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法制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超学科”来啦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