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017-08-25李恒霞

速读·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初中语文教学

李恒霞

摘 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般是主动地向学生讲解所有的语文知识,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从而提升学习成绩。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指导学生学会解题,因为解题并不是简单地完成某个问题的回答,还包括规范学生的答题格式,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些都不是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具体讲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解题能力;方法和途径

针对于初中语文的题目,一般是综合考察学生的读写能力、思维方式以及感情分析能力。学生的读写能力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题目意思和要求,并且用正确的、规范的语言层次分明地将答案写出来,让改卷老师能更清楚地理解学生的意思,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度;缜密的思维方式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挖掘题目的内涵,全面地掌握题目的出题点;感情分析能力则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阅读理解当中人物的感情、写作题当中要求对人和事物的情感,让学生可以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使得答案显得更加切实可靠,而非泛泛空谈。所以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当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不是让学生疯狂地练题,掌握所有题目的套路,而是要加强对于学生读写能力、思维方式、感情分析能力等方面能力的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让学生能更加轻松地去解答题目。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对于语文学习,听、说、读、写这四方面一直都是必须掌握的四项能力,特别是其中的读写能力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写能力不单单是指阅读课文和题干,书写答案,而是指深刻理解文章所蕴含的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将其表达出来。想要提高初中生的读写能力,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课文中的每个段落、每个句子的意思都深入地向学生剖析,而是正确地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对于文章的某些重要句子,重要段落以及整体框架的把握,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分析一篇文章,获得自己的感悟。这种方式首先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也能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首先采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舒缓的音乐,营造离别的伤感氛围,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教师要对《背影》当时的写作背景、人物生平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当时的写作情感。最后让学习自己首先依据自己的理解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再要求学生分析某些重要的句子,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整体感情,体会如果自己是出题老师,可能针对哪些方面设置题目,相应的解题答案又是什么。

二、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看待问题的个性看法,扩张学生解题的思维方式

初中生刚刚告别小学阶段,稚气未脱,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仍然很重。所以教师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很多独特的新奇的想法。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不能让学生受到教师个人思维模式或者参考答案的影响,逐渐形成固定化思维,丧失对于某些题目的应变思路。语文教师应当在学生遇到某些问题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自己的理解,而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自己感悟挖掘问题的本质,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例如,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自行分析文章,老师听完学生的理解后,可能其中会出现一些偏差或者有些地方还没有理解到,老师不能一概而论直接认定学生的理解是错误的。而是对于某些独特的看法,同全班同学一起探讨,让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把握文章的内涵与外延,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设置相应的课堂实践,以实践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语文教师要注意自己并非的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想要突出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在教学实践当中真正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课堂教学实践并非只是单纯的课堂活动,课堂实践的设置必须要从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明确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目的,课堂实践的整体内容还要贴合全体学生的实际生活、个体成长需求,更要在原有的课堂实践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只有满足以上几点的要求,才能真正发挥课堂教学实践的效用,从根本上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时,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把握文章内容。首先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对于“长妈妈”总体有五个情感变化,那么可以将班级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析一个情感态度,并且最后派一位代表向同學们介绍为什么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是这样的态度,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全体同学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又能层次分明地介绍整片课文,让学生对于课文理解更加深入。最后由语文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分析一些同学们没有讲解到的内容。在课堂最后,还可以设置一个开放性问题:假设阿长现在还活着,读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她会对鲁迅先生说什么?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因为没有固定答案,有利于学生发挥更多奇思妙想,感觉到语文的趣味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调动了课堂学习氛围,深化了教学主体,也在实践当中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分析文章,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唐绪明.试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5).

[2]牟安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商情,2013(18).

[3]白云琴.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能力技巧[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21).

[4]张兴信.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上旬刊),2014(6).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